中国宁波网记者 崔小明
香江奔流,紫荆花开。
今天是香港回归25周年的日子。在宁波帮博物馆,有一件藏品特别引人注目——金紫荆星章。宁波帮博物馆原馆长王辉说:“它见证了宁波帮为促使香港回归做出的特殊贡献。”
金紫荆星章
金紫荆星章是香港宁波帮人士范徐丽泰捐赠给宁波帮博物馆的。她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主席和立法会主席超过10年,成功带领立法会按照新的宪制秩序顺利走过香港的过渡期,对香港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望历史,穿越时空。我们看到,在香港回归过程中,一大批香港宁波帮人士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1年7月6日,邓小平与包兆龙、包玉刚父子会面。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频频约见香港人士,向他们了解香港的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阐述国家关于香港问题的政策。这期间,邓小平与包玉刚、王宽诚、安子介、马临等香港宁波籍人士的联络频繁。仅1981年至1984年,邓小平7次会见包玉刚,香港问题是他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包玉刚坚决拥护“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以爱国爱港的立场积极参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为此,他经常奔波于北京、伦敦和香港之间。特别是在中英谈判陷入僵局之际,与两国领导人均有良好关系的包玉刚奔走其间,发挥了他人难以发挥的作用。
包玉刚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与此同时,安子介、王宽诚、马临等宁波籍人士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多次赴京访问,向中央政府反映香港的社情民意,提出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建议,成为沟通北京与香港的重要桥梁。
20世纪80年代后,王宽诚、安子介分别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常委,他们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为祖国统一大业献计献策。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联合声明。王宽诚、包玉刚、安子介等宁波帮人士应邀出席这一历史性的会议。次日,邓小平单独会见包玉刚,对船王为中英谈判成功所发挥的作用予以充分肯定。
1985年,王宽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委会成立大会上致词。
1985年6月,安子介、包玉刚被全国人大任命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宁波帮人士邬维庸、马临等为成员。同年12月,安子介、王宽诚又分别担任了基本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宁波帮人士在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和咨委会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随后,他们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基本法的起草工作中。包玉刚主动把旗下的中环连佛大厦八层全部让出来给咨委会工作使用,还与李嘉诚等人一起为咨委会筹集活动经费。对此,时任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秘书长鲁平说:“香港基本法记载着包玉刚先生一份不可磨灭的功劳。”
香港进入过渡期后,不少人出于对1997年后香港前途的担忧,纷纷撤离香港,一度导致香港社会经济的震荡。包玉刚、王宽诚、安子介、马临等宁波籍人士不仅始终看好香港前途,还利用各种机会宣传“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理念,坚定人们对香港前途的信心。
包玉刚、曹光彪、陈廷骅、邵逸夫等工商巨子纷纷加大在香港的投资。包玉刚出巨资收购老牌英资企业会德丰,曹光彪与包玉刚联手创办港龙航空公司……香港宁波帮人士以实际行动为香港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稳定贡献力量。
1992年以后,宁波帮人士安子介、邵逸夫、邬维庸、董建华、曹光彪、郑维健、吴光正、包陪庆、李宗德等相继被中央政府聘为港事顾问。
1993年、1996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相继成立时,邬维庸、范徐丽泰等一批宁波籍人士均名列其中。安子介则成为这两个委员会的副主任,董建华被推举为筹委会副主任。
1993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安子介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继续为香港平稳过渡贡献力量。董建华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范徐丽泰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立法会主席。(本文依据宁波帮系列丛书——《宁波帮研究》有关内容整理而成)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