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热点聚焦
热浪背后谁在推波助澜?浙江省气候中心专家这样说
2022-07-27 08:42:00 稿源: 钱江晚报  

  7月以来,高温持续盘踞浙江。不仅如此,热浪也正席卷全球。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启的“炙烤”模式,再次将全球变暖的议题,摆到我们面前。

  高温热浪的出现该归咎于什么?人类活动对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所依赖的气候环境,到底带来了哪些影响?它们又是如何发生的?记者邀请浙江省气候中心副主任、正研级高工李正泉作了解答。

  极端天气

  与气候变暖关联密切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暴雨、洪灾、飓风、高温热浪……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你我身边。

  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与全球气候变暖关联密切。李正泉说,地球上大气和海洋储存的热量越多,整个气候系统就会变得越不稳定。“就像拍皮球,拍力越大,施加给皮球的能量越多,皮球上下跳动得越厉害。”全球变暖使得气候系统能量增加,气候波动更为剧烈,偏离气候常态的极端事件也就更倾向于发生。

  二氧化碳浓度

  200万年来最高

  那么,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是谁?气候变暖成因复杂,但其中,人类活动不可忽视。

  人类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氢氟氯碳化物类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大量的温室气体就像给地球围裹上一层保温膜,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这些气体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温室气体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2021年8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报告指出,2019年,温室气体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推高至200万年来的最高点。该委员会监测发现,2021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仍在继续上升。

  温室气体的来源

  人类负有责任

  它们来自哪里?人类无疑对此负有责任。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是产生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当人类发挥聪明才智,将它们转化成电,用于工业生产、建筑材料锻造,提高生活便捷程度,让飞机与汽车代步、空调制冷、暖气加热的同时,在肉眼难以观测的大气中,更多的温室气体在聚集。

  比尔·盖茨撰写的《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指出,目前,全球每年一共有510亿吨的碳排放。

  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生产和制造在源于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占比排首位。

  在水泥、钢和塑料三类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达到31%。

  其次是电力生产与储存,占比27%;种植和养殖,占比19%;交通运输,占比16%。

  最后,就是我们的城市生活,取暖和制冷,占比7%。

  浙江这几组数据

  印证气候变化

  具体到浙江,浙江省统计局官网发布的几组数据足以印证我们身处的气候变化:

  电力需求突飞猛进——1990年,全省电力消费量为230亿千瓦小时;而2011年,这个数据增长了12.5倍,达到3117亿千瓦小时;2021年,浙江电网最高用电负荷首破1亿千瓦;到今年7月11日,浙江省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已达到10190万千瓦,创下历史新高。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年,全省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10600万至10700万千瓦,同比增长5.8%至6.8%。

  奔腾在大街小巷的汽车与日俱增——2002年,浙江省民用汽车拥有量为10.7万辆,而到2021年已飙升为1593万辆,翻了148倍;城镇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从2000年的0.5辆增至2021年的53.3辆。

  空调走进千家万户——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空调43.1台;到2021年,增长到217.9台。

  杭州金华等城区

  热岛更为明显

  同时,城市热岛效应会让居民在高温热浪发生时,感觉户外更热!

  《2021年浙江省生态遥感气象公报》指出,2021年8月,浙江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热岛现象。强热岛主要分布在宁波、杭州、金华等主城区的局部地区。其中,杭州、金华等主城区热岛更为明显。

  城市热岛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

  “如果做一个简单的测试,同一个高温时刻,去测量暴露在太阳下的水池、农田、柏油路的温度,一定是截然不同的。水池34度的时候,沥青路面可能已经70多度,这就是热容量带来的差异。”李正泉解释说,热容量指物体温度每升高1℃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同样的热量施加给不同物体,热容量越小的物体、温度升得越高。水体的热容量最大,森林、草地、农田下垫面的热容量其次,而钢筋水泥、玻璃幕墙、柏油沥青等建筑物的热容量很低。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硬化路面取代了农田与草地,植被覆盖率不断降低,城市通风条件也在减弱。

  何况,城市中还有更多人为热排放的加持。“比如,工业生产、机动车行驶、空调制冷等过程,都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加剧着城市热岛效应。”李正泉说。

  减少碳排放

  中国正在积极应对

  频频出现的高温天气,已然向人类发出预警信号。

  “气候变化是一个缓慢过程,但如果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发突变机制,造成不可逆转的人类灾害。”李正泉说。

  正是为了提早预防这种不可逆的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应对,减少各自的碳排放。

  中国也提出“碳达峰、碳中和”计划——即力争2030年前,使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

  应对这场“变暖危机”,每位普通人可以做什么?

  李正泉建议道,“厉行节约,减少用电,低碳出行,倡导绿色生活”。

编辑: 蔡嘉妮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热浪背后谁在推波助澜?浙江省气候中心专家这样说

稿源: 钱江晚报 2022-07-27 08:42:00

  7月以来,高温持续盘踞浙江。不仅如此,热浪也正席卷全球。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启的“炙烤”模式,再次将全球变暖的议题,摆到我们面前。

  高温热浪的出现该归咎于什么?人类活动对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所依赖的气候环境,到底带来了哪些影响?它们又是如何发生的?记者邀请浙江省气候中心副主任、正研级高工李正泉作了解答。

  极端天气

  与气候变暖关联密切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暴雨、洪灾、飓风、高温热浪……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你我身边。

  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与全球气候变暖关联密切。李正泉说,地球上大气和海洋储存的热量越多,整个气候系统就会变得越不稳定。“就像拍皮球,拍力越大,施加给皮球的能量越多,皮球上下跳动得越厉害。”全球变暖使得气候系统能量增加,气候波动更为剧烈,偏离气候常态的极端事件也就更倾向于发生。

  二氧化碳浓度

  200万年来最高

  那么,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是谁?气候变暖成因复杂,但其中,人类活动不可忽视。

  人类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氢氟氯碳化物类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大量的温室气体就像给地球围裹上一层保温膜,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这些气体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温室气体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2021年8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报告指出,2019年,温室气体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推高至200万年来的最高点。该委员会监测发现,2021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仍在继续上升。

  温室气体的来源

  人类负有责任

  它们来自哪里?人类无疑对此负有责任。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是产生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当人类发挥聪明才智,将它们转化成电,用于工业生产、建筑材料锻造,提高生活便捷程度,让飞机与汽车代步、空调制冷、暖气加热的同时,在肉眼难以观测的大气中,更多的温室气体在聚集。

  比尔·盖茨撰写的《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指出,目前,全球每年一共有510亿吨的碳排放。

  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生产和制造在源于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占比排首位。

  在水泥、钢和塑料三类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达到31%。

  其次是电力生产与储存,占比27%;种植和养殖,占比19%;交通运输,占比16%。

  最后,就是我们的城市生活,取暖和制冷,占比7%。

  浙江这几组数据

  印证气候变化

  具体到浙江,浙江省统计局官网发布的几组数据足以印证我们身处的气候变化:

  电力需求突飞猛进——1990年,全省电力消费量为230亿千瓦小时;而2011年,这个数据增长了12.5倍,达到3117亿千瓦小时;2021年,浙江电网最高用电负荷首破1亿千瓦;到今年7月11日,浙江省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已达到10190万千瓦,创下历史新高。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年,全省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10600万至10700万千瓦,同比增长5.8%至6.8%。

  奔腾在大街小巷的汽车与日俱增——2002年,浙江省民用汽车拥有量为10.7万辆,而到2021年已飙升为1593万辆,翻了148倍;城镇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从2000年的0.5辆增至2021年的53.3辆。

  空调走进千家万户——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空调43.1台;到2021年,增长到217.9台。

  杭州金华等城区

  热岛更为明显

  同时,城市热岛效应会让居民在高温热浪发生时,感觉户外更热!

  《2021年浙江省生态遥感气象公报》指出,2021年8月,浙江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热岛现象。强热岛主要分布在宁波、杭州、金华等主城区的局部地区。其中,杭州、金华等主城区热岛更为明显。

  城市热岛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

  “如果做一个简单的测试,同一个高温时刻,去测量暴露在太阳下的水池、农田、柏油路的温度,一定是截然不同的。水池34度的时候,沥青路面可能已经70多度,这就是热容量带来的差异。”李正泉解释说,热容量指物体温度每升高1℃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同样的热量施加给不同物体,热容量越小的物体、温度升得越高。水体的热容量最大,森林、草地、农田下垫面的热容量其次,而钢筋水泥、玻璃幕墙、柏油沥青等建筑物的热容量很低。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硬化路面取代了农田与草地,植被覆盖率不断降低,城市通风条件也在减弱。

  何况,城市中还有更多人为热排放的加持。“比如,工业生产、机动车行驶、空调制冷等过程,都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加剧着城市热岛效应。”李正泉说。

  减少碳排放

  中国正在积极应对

  频频出现的高温天气,已然向人类发出预警信号。

  “气候变化是一个缓慢过程,但如果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发突变机制,造成不可逆转的人类灾害。”李正泉说。

  正是为了提早预防这种不可逆的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应对,减少各自的碳排放。

  中国也提出“碳达峰、碳中和”计划——即力争2030年前,使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

  应对这场“变暖危机”,每位普通人可以做什么?

  李正泉建议道,“厉行节约,减少用电,低碳出行,倡导绿色生活”。

编辑: 蔡嘉妮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