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宋代宁波人如何过七夕? 苦槿树叶汁洗头 瓜棚下静听……
2022-08-04 06:56:12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说起这个节日,今天的人们大多将其理解为情人节,其实,古时候的七夕节爱情元素并不多,两宋时期,渐渐演变成一个全民参与的盛大节日。历史上,宁波人怎样过七夕,让我们听听民俗专家怎么说——

《东京梦华录》中关于七夕的描写

宋人过七夕内容很丰富

“古时候七夕其实是女儿节,也被称为‘乞巧节’。”文史专家、宁波开放大学教授王艳平告诉记者,过去的女儿家,都希望自己心灵手巧,日后能男耕女织、相夫教子。织女是巧星,也是传统女性的偶像。所以每到七夕,姑娘们要做各种奇巧小玩意儿,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正如唐代诗人林杰在《乞巧》诗中所写,“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祈祷之后,姑娘们还会互赠小手工艺品,送上美好祝福。

王艳平表示,七夕作为节日,可以追溯到汉代,但过得鼎盛热闹,却是在宋朝。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说,七月初七晚饭时分,全城的儿童、女子,不论家境贫富,一律穿上最漂亮的新衣服。富贵人家,就在高楼亭台安排筵席,一起欢度节日。同时在开阔的庭院中,摆放香案,案上罗列酒菜点心。姑娘们在月光下摆张桌子,桌子上安放茶果鲜花,焚香礼拜,穿针结线。用来乞巧的针是定制的,针孔较大,有的还不止一孔,有双孔、五孔、七孔,多的达到九孔,若能顺利穿针引线,就是“得巧”了。庭中瓜果整夜不撤,晚上如果蜘蛛在瓜果盘上结出圆整而细密的网,也是“得巧”的标志,值得喜庆。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中“宋代的乞巧宴”(资料图)

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因此七夕又是一个购物狂欢节。北宋汴京“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到了南宋,虽然偏安一隅,购买力仍未衰减,“内庭与贵宅皆塑卖‘磨喝乐’,又名‘摩睺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装襕座,用碧纱罩笼之,下以桌儿架之,用青绿销金桌衣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尤佳”。

这里提到的“磨喝乐”,是宋代最流行的泥娃娃,制作精美,还能套上迷你的服饰。有心灵手巧的匠人在里面设置了机械装置,让娃娃能够行动,堪称宋代“顶流”玩具。

“此外,宋人过七夕,还有晒书、拜魁星等习俗。总而言之,宋代人的七夕过得丰富且有趣。”王艳平说。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所绘宋代七夕,人们手中捧着“摩睺罗”

宁波七夕节老习俗不少

旧时尤其是宋代宁波人过七夕,又有哪些特殊习俗?我市民俗文化专家周静书提到了一位名叫吴潜的官员,曾任南宋庆元(宁波)知府的他,在其所写的词《鹊桥仙》中提到:馨香饼饵,新鲜瓜果,乞巧千门万户。

这句话证明,宋代宁波人在七夕有做西瓜灯的习俗。先把西瓜瓤肉挖去,再在西瓜的外皮上刻各种精美的浮雕图案,瓜内点上蜡烛,别具一格的观赏灯具就算制成了。

七月七(七夕)河边洗头插画(资料图)

此外还有用苦槿树叶汁洗头。女子们会在七夕前一日采集苦槿树叶,捣烂后放入面盆内,掺水,置于露天过夜。等过了一夜盆内滴入露水后,加入适量清水烧煮,水温合适就可以用来洗头。过夜的露水也有说法,据传这些露水是牛郎织女的相思泪水。苦槿树叶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功能,用苦槿树叶洗过的头发柔软滑顺,伴有清香,且泛着光亮。

在宁波乡村,到了七夕这一天,少女会独自一人去生长茂盛的南瓜、丝瓜棚下,敛声屏气,凝神谛听,依稀能听到织女的洗碗声,或许还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相会时的低声密谈。未婚少女在遐想双星的浓情蜜意之余,趁机乞求牛郎织女保佑自己日后嫁个如意郎君。

相传,宋朝时宁波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含“七夕乞巧”之意。这个“巧”和“桥”谐音,古人认为,在七月初七吃巧果,不仅能帮助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而且自己的心愿也能通过“巧”(桥)来实现。历经千百年,吃巧果的习俗被保留了下来。

周静书说,七夕节宁波姑娘当然少不了“卜巧”的传统。早在七月初一,太阳还没出来,姑娘们就会用碗、瓶等工具盛好小麦种子。白天将小麦种子放在家里,晚上则放到外面接露水。等到初七,种子长出麦芽,大家就拿来比较,看看谁的麦芽根系发达。谁的麦子根系又长又密,则预示着能够得巧。

还有一种习俗,等到七月初七那天,姑娘们会将自家种的豆荚摘下,放在水盆里,在阳光下映出豆芽的影子。若影子像花鸟鱼等,就寓意得巧。

木槿树叶汁可以用来洗头(记者 崔引摄)

宁波晚报记者朱立奇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宋代宁波人如何过七夕? 苦槿树叶汁洗头 瓜棚下静听……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8-04 06:56:12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说起这个节日,今天的人们大多将其理解为情人节,其实,古时候的七夕节爱情元素并不多,两宋时期,渐渐演变成一个全民参与的盛大节日。历史上,宁波人怎样过七夕,让我们听听民俗专家怎么说——

《东京梦华录》中关于七夕的描写

宋人过七夕内容很丰富

“古时候七夕其实是女儿节,也被称为‘乞巧节’。”文史专家、宁波开放大学教授王艳平告诉记者,过去的女儿家,都希望自己心灵手巧,日后能男耕女织、相夫教子。织女是巧星,也是传统女性的偶像。所以每到七夕,姑娘们要做各种奇巧小玩意儿,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正如唐代诗人林杰在《乞巧》诗中所写,“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祈祷之后,姑娘们还会互赠小手工艺品,送上美好祝福。

王艳平表示,七夕作为节日,可以追溯到汉代,但过得鼎盛热闹,却是在宋朝。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说,七月初七晚饭时分,全城的儿童、女子,不论家境贫富,一律穿上最漂亮的新衣服。富贵人家,就在高楼亭台安排筵席,一起欢度节日。同时在开阔的庭院中,摆放香案,案上罗列酒菜点心。姑娘们在月光下摆张桌子,桌子上安放茶果鲜花,焚香礼拜,穿针结线。用来乞巧的针是定制的,针孔较大,有的还不止一孔,有双孔、五孔、七孔,多的达到九孔,若能顺利穿针引线,就是“得巧”了。庭中瓜果整夜不撤,晚上如果蜘蛛在瓜果盘上结出圆整而细密的网,也是“得巧”的标志,值得喜庆。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中“宋代的乞巧宴”(资料图)

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因此七夕又是一个购物狂欢节。北宋汴京“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到了南宋,虽然偏安一隅,购买力仍未衰减,“内庭与贵宅皆塑卖‘磨喝乐’,又名‘摩睺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装襕座,用碧纱罩笼之,下以桌儿架之,用青绿销金桌衣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尤佳”。

这里提到的“磨喝乐”,是宋代最流行的泥娃娃,制作精美,还能套上迷你的服饰。有心灵手巧的匠人在里面设置了机械装置,让娃娃能够行动,堪称宋代“顶流”玩具。

“此外,宋人过七夕,还有晒书、拜魁星等习俗。总而言之,宋代人的七夕过得丰富且有趣。”王艳平说。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所绘宋代七夕,人们手中捧着“摩睺罗”

宁波七夕节老习俗不少

旧时尤其是宋代宁波人过七夕,又有哪些特殊习俗?我市民俗文化专家周静书提到了一位名叫吴潜的官员,曾任南宋庆元(宁波)知府的他,在其所写的词《鹊桥仙》中提到:馨香饼饵,新鲜瓜果,乞巧千门万户。

这句话证明,宋代宁波人在七夕有做西瓜灯的习俗。先把西瓜瓤肉挖去,再在西瓜的外皮上刻各种精美的浮雕图案,瓜内点上蜡烛,别具一格的观赏灯具就算制成了。

七月七(七夕)河边洗头插画(资料图)

此外还有用苦槿树叶汁洗头。女子们会在七夕前一日采集苦槿树叶,捣烂后放入面盆内,掺水,置于露天过夜。等过了一夜盆内滴入露水后,加入适量清水烧煮,水温合适就可以用来洗头。过夜的露水也有说法,据传这些露水是牛郎织女的相思泪水。苦槿树叶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功能,用苦槿树叶洗过的头发柔软滑顺,伴有清香,且泛着光亮。

在宁波乡村,到了七夕这一天,少女会独自一人去生长茂盛的南瓜、丝瓜棚下,敛声屏气,凝神谛听,依稀能听到织女的洗碗声,或许还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相会时的低声密谈。未婚少女在遐想双星的浓情蜜意之余,趁机乞求牛郎织女保佑自己日后嫁个如意郎君。

相传,宋朝时宁波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含“七夕乞巧”之意。这个“巧”和“桥”谐音,古人认为,在七月初七吃巧果,不仅能帮助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而且自己的心愿也能通过“巧”(桥)来实现。历经千百年,吃巧果的习俗被保留了下来。

周静书说,七夕节宁波姑娘当然少不了“卜巧”的传统。早在七月初一,太阳还没出来,姑娘们就会用碗、瓶等工具盛好小麦种子。白天将小麦种子放在家里,晚上则放到外面接露水。等到初七,种子长出麦芽,大家就拿来比较,看看谁的麦芽根系发达。谁的麦子根系又长又密,则预示着能够得巧。

还有一种习俗,等到七月初七那天,姑娘们会将自家种的豆荚摘下,放在水盆里,在阳光下映出豆芽的影子。若影子像花鸟鱼等,就寓意得巧。

木槿树叶汁可以用来洗头(记者 崔引摄)

宁波晚报记者朱立奇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