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首页精彩图片
年度法治人物黄文娟:十四年如一日,要做与法治共成长的追梦人
2022-12-15 17:05: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年12月10日晚,由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社教节目中心承办的《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2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举行。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邱隘人民法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黄文娟从央视舞台捧回了“2022年度法治人物”的奖杯。

  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黄文娟获得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政法系统“双百政法英模”、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等荣誉,并当选为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代表。伴随着这些荣誉,她许多次出现在聚光灯下,出现在镜头前,出现在宣讲台上。

  “恭喜你啊黄法官!”这句话,黄文娟今年听了好多次。

  但离开镜头,熄灭聚光灯,走下宣讲台,她依旧是那个自己口中的“一名普通法官”,是那个十四年如一日默默俯下身去,用自己的专业去温暖别人的黄文娟。

黄文娟通过“小巷法官e站”小程序与“文娟驿站”连线,为社区居民答疑解惑

  引领在线诉讼新常态

  2020年春节,黄文娟回老家湖北天门探亲,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使这趟旅途变得不再寻常。

  居家期间,宁波暂时回不去了,可那么多排好庭的案子却不能因疫情而“停摆”。

  “如果因为我的原因,使这些案子一拖再拖、一延再延,那么当事人的失落感也会越来越多。”

  好在有移动微法院(现为“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她在没有电脑、没有案卷、没有宽带网、没有制服的困境下,从柜子里翻出仅有的一套西服,用借来的旧电脑、同事拍摄的案卷、自制的手机支架以及手机热点,组成了一套特殊的“办公设备”,开始了居家办案的时光。

  一晃50天过去,黄文娟开完了60多个庭审,记录写满了两个笔记本,结案50余件,没有一起案件因法官居家而取消或延期开庭。

  黄文娟在无意间引领了在线诉讼的风尚。现在,线上办案在宁波两级法院已经实现常态化。那个用烟花纸筒改造的“文娟牌手机支架”,成为了流行于宁波法院人之间的“网红”支架,其背后蕴藏的“工具可以简易,但正义不能迟到”的理念,也在宁波法院人之间不断传递。

黄文娟2020年居家办案

  黄文娟本人与移动微法院也越来越不可分。在参加完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返程的大巴上,她用三个小时顺利完成了5个庭审;在全国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现场的会议室旁,她用十五分钟开了一起简单的公告案件;在参加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大会期间,她见缝插针在北京的宾馆里,先后开了十几个庭……

  湖北天门的小山村、浙江杭州的大巴车、北京的宾馆……由北至南,由南至北,黄文娟推动“移动微法院”便民利民的“宁波实践”走向全国。

  “我在移动、出差的过程中,案件的办理地点也在移动,但是当事人的期待和需求却不会被迟延。”

  诉讼由线下到互联网再到指尖,这是她十四年间亲历并实践的法治变革。

  探索立审执一体化

  2021年5月27日,鄞州法院“文娟工作室”挂牌成立。在启动仪式上,黄文娟代表工作室全体成员表态发言。她承诺,工作室会坚持“四不”原则,“不让群众等太久、不让案件转多手、不让百姓跑远路、不让纠纷留后患”,让当事人的一件事在一个地得到快速解决。

  和以往的法官工作室不同,“文娟工作室”专设立案窗口、审判团队、执行团队,是集立案、审判、执行职能于一体的“全科工作室”。这一做法突破了传统案件在不同部门、多个法官之间流转的壁垒,打通了调解、立案、送达、审判、执行环节,让当事人在工作室就能完成案件的全流程处置。

  黄文娟是一个外表和内心都很柔和的人,她说话声音平和,爱笑,待人接物很细心又很耐心。工作室“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的服务理念,和她本人的气场非常相合,这也让一些剑拔弩张的当事人在她的气场作用下变得心平气和。

  有一次,黄文娟收到了一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案件的被告是驾驶电动车的未成年人和他的母亲。原告表示被告撞了人还态度恶劣,一点不知悔改。被告则觉得轻轻蹭了一下就要赔2万多,原告就是在讹人。双方矛盾十分尖锐,都不给对方好脸。黄文娟先是耐心向被告释明原告有主张损害赔偿的权利,而后又细致对双方做调解工作,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握手言和,双双向黄文娟表示感谢。

黄文娟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办案

  截至2022年10月底,“文娟工作室”已接待群众立案、来访等3020余人次,在已审结的2261起案件中,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的仅有398件。

  随着办理的案件越来越多,工作室的口碑也逐渐在老百姓之中发酵。有70多岁的老人拿着报道“文娟工作室”事迹的《鄞州日报》,坐了两个小时的公交来法院找黄文娟。“文娟工作室”被誉为宁波法院审判领域“当事人一件事”集成改革的一张闪亮名片,获得浙江法院“十佳在线诉讼”荣誉,并登上了《人民日报》。

  立审执一体化的探索,正是宁波法院人不断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法治路上的追梦人

  “没进法院前,我没有想到我竟然还是一个工作狂。”黄文娟这样评价自己。

  做书记员的时候,她周末经常会在办公室装订案卷——整理材料、粘贴票据、用电锤打洞,最后穿线装订而成。档案封面划破手指是常事,钉锤还会一不小心锤到手。做法官后,她的周末有时候是在办公室字斟句酌地改判决书。

  而现在,费力装订案卷变成了无纸化的一键归档,依托大数据的类案检索制度高效助力判决书撰写。浙江“全域数字法院”建设,给作为法官的黄文娟带来了更多便利,也让她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我想做得更多,走得更远,和老百姓的需求贴得更近。”在年度法治人物的颁奖现场,黄文娟这样说。

  她是这样说的,也一直在这样做。

  除了奉法者的身份外,她还是视频普法专栏《文娟有约》的主讲人、文娟驿站的小巷法官、鄞州南部商务区“共享法庭”的负责法官、鄞州区德培小学的法治副校长。

黄文娟在德培小学和同学们互动

  “黄法官,他们拖欠工资,你得给我评评理。”这样的咨询,出现在“共享法庭”里。

  “黄法官,咱都是邻居,你又是法官,你说一句是非,我们都听你的。”这样的讨论,发生在黄文娟所住社区的“文娟驿站”里。

  “黄法官,如果有同学骂我,我怎么做才能算是正当防卫呢?”这样的提问,出现在学校里。

  “关于网络诈骗,上面的这些提示,大家都记住了吗?”这样的总结,出现在《文娟有约》普法视频里。

  得益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她可以用更多的方式,在更多的场景,为更多老百姓做更多的事,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

  线下一对一的普法变成了线上一对多的交谈,繁琐的案卷整理变成了无纸化归档,走街串巷的送达变成了智能联合送达机制……一桩桩一件件,正是法治中国建设日新月异的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时,黄文娟说:“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我们会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更显实效,引导大家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法院生涯十四年,黄文娟始终保持着真诚与热爱,法官是她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她是有温度的奉法者,也是有品格的普法者,还和众多法院人一样,是法治道路上的同行者,一起向着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稳步迈进。(通讯员:李波)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年度法治人物黄文娟:十四年如一日,要做与法治共成长的追梦人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12-15 17:05:00

  2022年12月10日晚,由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社教节目中心承办的《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2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举行。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邱隘人民法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黄文娟从央视舞台捧回了“2022年度法治人物”的奖杯。

  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黄文娟获得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政法系统“双百政法英模”、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等荣誉,并当选为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代表。伴随着这些荣誉,她许多次出现在聚光灯下,出现在镜头前,出现在宣讲台上。

  “恭喜你啊黄法官!”这句话,黄文娟今年听了好多次。

  但离开镜头,熄灭聚光灯,走下宣讲台,她依旧是那个自己口中的“一名普通法官”,是那个十四年如一日默默俯下身去,用自己的专业去温暖别人的黄文娟。

黄文娟通过“小巷法官e站”小程序与“文娟驿站”连线,为社区居民答疑解惑

  引领在线诉讼新常态

  2020年春节,黄文娟回老家湖北天门探亲,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使这趟旅途变得不再寻常。

  居家期间,宁波暂时回不去了,可那么多排好庭的案子却不能因疫情而“停摆”。

  “如果因为我的原因,使这些案子一拖再拖、一延再延,那么当事人的失落感也会越来越多。”

  好在有移动微法院(现为“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她在没有电脑、没有案卷、没有宽带网、没有制服的困境下,从柜子里翻出仅有的一套西服,用借来的旧电脑、同事拍摄的案卷、自制的手机支架以及手机热点,组成了一套特殊的“办公设备”,开始了居家办案的时光。

  一晃50天过去,黄文娟开完了60多个庭审,记录写满了两个笔记本,结案50余件,没有一起案件因法官居家而取消或延期开庭。

  黄文娟在无意间引领了在线诉讼的风尚。现在,线上办案在宁波两级法院已经实现常态化。那个用烟花纸筒改造的“文娟牌手机支架”,成为了流行于宁波法院人之间的“网红”支架,其背后蕴藏的“工具可以简易,但正义不能迟到”的理念,也在宁波法院人之间不断传递。

黄文娟2020年居家办案

  黄文娟本人与移动微法院也越来越不可分。在参加完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返程的大巴上,她用三个小时顺利完成了5个庭审;在全国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现场的会议室旁,她用十五分钟开了一起简单的公告案件;在参加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大会期间,她见缝插针在北京的宾馆里,先后开了十几个庭……

  湖北天门的小山村、浙江杭州的大巴车、北京的宾馆……由北至南,由南至北,黄文娟推动“移动微法院”便民利民的“宁波实践”走向全国。

  “我在移动、出差的过程中,案件的办理地点也在移动,但是当事人的期待和需求却不会被迟延。”

  诉讼由线下到互联网再到指尖,这是她十四年间亲历并实践的法治变革。

  探索立审执一体化

  2021年5月27日,鄞州法院“文娟工作室”挂牌成立。在启动仪式上,黄文娟代表工作室全体成员表态发言。她承诺,工作室会坚持“四不”原则,“不让群众等太久、不让案件转多手、不让百姓跑远路、不让纠纷留后患”,让当事人的一件事在一个地得到快速解决。

  和以往的法官工作室不同,“文娟工作室”专设立案窗口、审判团队、执行团队,是集立案、审判、执行职能于一体的“全科工作室”。这一做法突破了传统案件在不同部门、多个法官之间流转的壁垒,打通了调解、立案、送达、审判、执行环节,让当事人在工作室就能完成案件的全流程处置。

  黄文娟是一个外表和内心都很柔和的人,她说话声音平和,爱笑,待人接物很细心又很耐心。工作室“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的服务理念,和她本人的气场非常相合,这也让一些剑拔弩张的当事人在她的气场作用下变得心平气和。

  有一次,黄文娟收到了一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案件的被告是驾驶电动车的未成年人和他的母亲。原告表示被告撞了人还态度恶劣,一点不知悔改。被告则觉得轻轻蹭了一下就要赔2万多,原告就是在讹人。双方矛盾十分尖锐,都不给对方好脸。黄文娟先是耐心向被告释明原告有主张损害赔偿的权利,而后又细致对双方做调解工作,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握手言和,双双向黄文娟表示感谢。

黄文娟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办案

  截至2022年10月底,“文娟工作室”已接待群众立案、来访等3020余人次,在已审结的2261起案件中,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的仅有398件。

  随着办理的案件越来越多,工作室的口碑也逐渐在老百姓之中发酵。有70多岁的老人拿着报道“文娟工作室”事迹的《鄞州日报》,坐了两个小时的公交来法院找黄文娟。“文娟工作室”被誉为宁波法院审判领域“当事人一件事”集成改革的一张闪亮名片,获得浙江法院“十佳在线诉讼”荣誉,并登上了《人民日报》。

  立审执一体化的探索,正是宁波法院人不断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法治路上的追梦人

  “没进法院前,我没有想到我竟然还是一个工作狂。”黄文娟这样评价自己。

  做书记员的时候,她周末经常会在办公室装订案卷——整理材料、粘贴票据、用电锤打洞,最后穿线装订而成。档案封面划破手指是常事,钉锤还会一不小心锤到手。做法官后,她的周末有时候是在办公室字斟句酌地改判决书。

  而现在,费力装订案卷变成了无纸化的一键归档,依托大数据的类案检索制度高效助力判决书撰写。浙江“全域数字法院”建设,给作为法官的黄文娟带来了更多便利,也让她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我想做得更多,走得更远,和老百姓的需求贴得更近。”在年度法治人物的颁奖现场,黄文娟这样说。

  她是这样说的,也一直在这样做。

  除了奉法者的身份外,她还是视频普法专栏《文娟有约》的主讲人、文娟驿站的小巷法官、鄞州南部商务区“共享法庭”的负责法官、鄞州区德培小学的法治副校长。

黄文娟在德培小学和同学们互动

  “黄法官,他们拖欠工资,你得给我评评理。”这样的咨询,出现在“共享法庭”里。

  “黄法官,咱都是邻居,你又是法官,你说一句是非,我们都听你的。”这样的讨论,发生在黄文娟所住社区的“文娟驿站”里。

  “黄法官,如果有同学骂我,我怎么做才能算是正当防卫呢?”这样的提问,出现在学校里。

  “关于网络诈骗,上面的这些提示,大家都记住了吗?”这样的总结,出现在《文娟有约》普法视频里。

  得益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她可以用更多的方式,在更多的场景,为更多老百姓做更多的事,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

  线下一对一的普法变成了线上一对多的交谈,繁琐的案卷整理变成了无纸化归档,走街串巷的送达变成了智能联合送达机制……一桩桩一件件,正是法治中国建设日新月异的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时,黄文娟说:“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我们会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更显实效,引导大家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法院生涯十四年,黄文娟始终保持着真诚与热爱,法官是她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她是有温度的奉法者,也是有品格的普法者,还和众多法院人一样,是法治道路上的同行者,一起向着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稳步迈进。(通讯员:李波)

编辑: 赖小惠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