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 “一以贯之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重要窗口’”新闻发布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易炼红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主持。
人民日报记者:“八八战略”是省域发展的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它是如何诞生的?对浙江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易炼红:
本世纪之初,浙江发展面临“先天不足”和“成长的烦恼”。所谓“先天不足”,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土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左右,真正可开发的地方不多。所谓“成长的烦恼”是指,浙江的率先发展遭遇到了一些瓶颈制约,包括资源要素制约、生态环境制约等。
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针对浙江面临的突出矛盾问题,以调查研究开局,历时10个月,走遍全省11个市、69个县(市、区)和大部分省直部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系统谋划,2003年7月10日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出“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提出“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引领浙江开启了伟大变革之路。
“八八战略”是全面系统开放的理论体系,打开了浙江高质量发展之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新境界,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集中体现。具体来讲:
“八八战略”是引领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八八战略”开出的是从长远和根本上破解浙江高质量发展难题的良方,率先开启了浙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全方位提升了浙江的发展阶段、发展层面和发展水平。浙江每到改革发展的重大关口,只要用好“八八战略”这个制胜法宝,就能打开发展思路、找到突围出路、拓宽前进道路。对于浙江来说,不管形势怎么变、任务怎么变,都必须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
“八八战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总纲领”
“八八战略”就解决新形势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命题进行富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探索,深刻回答了怎样在省域层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怎样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等时代课题,为浙江谋划了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清晰路径,是管长远管全局管根本的。
“八八战略”是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大宝库”
“八八战略”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精神要旨上高度契合、战略指向上高度一致、实践要求上高度一贯。一方面,“八八战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丰富和发展了“八八战略”。
可以说,在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就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八战略”深刻改变了浙江、影响了中国、影响了世界,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历程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经济日报记者: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实现了从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跃升。在新征程上,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浙江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王浩: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实施“八八战略”20周年情况作出重要批示。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具体举措很多,这里介绍4个方面的重点举措:
以三个“一号工程”为总牵引,实施好“十项重大工程”;
以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战略方向,加快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
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推动山区26县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为工作导向,再创浙江民营经济新辉煌。
关于以三个“一号工程”为总牵引,实施好“十项重大工程”
围绕落实省委提出的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谋划实施10个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具体抓手,即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公共服务“七优享”等“十项重大工程”。
为确保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落地见效,我们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第一时间出台“8+4”经济政策体系,包括扩大有效投资、科技创新等“8大政策包”和财政金融、自然资源、能源、人才等“4张要素清单”。今年省本级安排财政资金1006.8亿元,目前已下达885亿元。
当前,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起步顺利、开局良好,有力推动经济稳进提质,全省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
关于以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战略方向,加快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
我们要打造的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是: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以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为动脉,以现代化基础设施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抓好5项工作:
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也就是大力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打造4个万亿级先进产业集群、15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一批百亿级新星产业集群,前瞻谋划布局引领发展的未来产业,到2027年,“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2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1/3左右。
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
也就是围绕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聚焦15大战略领域,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大力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建设高水平大学,推动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6%以上,取得重大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100项左右。
建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
也就是大力推动产业能级、创新模式、数字赋能、数据价值、普惠共享五大跃升,到2027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和核心产业增加值分别突破7万亿元和1.6万亿元。
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
也就是大力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打造高能级服务业平台100个左右,培育千亿级旗舰服务业企业10家以上,完成服务业重大项目投资1万亿元以上,培育高素质服务业技术人才10万名以上。
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和高水平交通强省
5年计划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到2027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4000万标箱,集装箱海铁联运量、江海河联运量分别达到300万标箱和320万标箱以上;省域、市域、城区1小时交通圈人口覆盖率达到97%。
关于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推动山区26县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26县是重点、也是难点。
缩小地区差距,重点是深化山海协作工程,壮大生态工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形成“落户一个项目、兴起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局面,着力夯实山区县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缩小城乡差距,重点是实施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促进山区县城乡共兴共荣、相得益彰,加快提高山区县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让山区县群众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缩小收入差距,重点是拓宽山区县群众的就业增收渠道,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让山区县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获得高质量就业岗位、高水平劳动报酬。
关于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为工作导向,再创浙江民营经济新辉煌
这里通报两组数据:一是浙江拥有市场主体990万户,其中民营市场主体占97%,平均7个浙江人就有1个老板,20个浙江人就有1家企业,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67%的GDP、71.7%的税收、82.8%的出口、87.5%的就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二是目前共有600多万浙商在省外创业,200多万浙商在境外创业,形成了7万多亿元的“浙江人经济”,相当于在省外再造了一个浙江经济总量。
浙江将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健全具有浙江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同时,精准高效出台落实各项助企惠企政策,助力各类企业站稳脚跟、轻装上阵,让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广。
总之,浙江一定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新闻社记者:浙江连续几年发布“八八战略”年度综合评估报告,今年还全面组织开展了20年综合评估,请问易书记能否介绍一下评估的有关情况?
易炼红:
省委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这样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点,部署开展20周年综合评估,具有重大意义。用四个词概括评估过程:
访实地
深入开展调研,循着总书记当年的足迹,广泛邀请“八八战略”制定和实施的见证者、亲历者、参与者,分享所见所闻所感;
建体系
实行牵头部门面上评、省级部门分领域评、地市分区域评;
集众智
组织国家级和省级团队开展第三方评估,邀请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反复研讨论证;
问民意
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
在这些工作基础上,形成了综合评估报告。
通过评估,收到了五个方面的效果:
增强了政治定力
全面梳理“八八战略”从系统提出、到丰富发展、再到深化升华的全过程,在循迹溯源中更加深刻感悟总书记的高瞻远瞩、战略擘画、思想风范和为民情怀,进一步锤炼了政治定力。
感悟了实践伟力
系统总结20年“八八战略”引领浙江发生的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精彩蝶变,提炼“三个一批”标志性成果,包括“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等一批浙江首创走向全国的成果,民营经济、制造业“专精特新”等一批传统优势巩固放大的成果以及数字经济、美丽浙江等一批与时俱进再塑优势的成果,以评估实证了“八八战略”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深化了理论认识
全面梳理“八八战略”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系统化、理论化、特色化提炼了规律性认识,理清“八八战略”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间的学理哲理联系,总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理论贡献。
找准了短板弱项
聚焦“示范引领”,对标先进、保持警醒,在创新、改革、开放、现代化产业体系、社会建设等方面,查找出问题短板,明确发力重点。
明确了奋斗坐标
谋划了新征程上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思路举措,提振了“勇敢立潮头、永远立潮头”的奋斗精神,以奋进之姿塑造新优势、锻造新能力。
下一步,省委将部署做好评估成果转化,持续完善抓落实机制,着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八八战略”认识再深化实践再提升,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实践探索取得新的更大成果。
新华社记者:“八八战略”二十年给之江大地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征程上,浙江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关键之举是什么?
易炼红:
总书记要求浙江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走深走实”与“示范引领”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才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示范引领”不仅要求浙江大胆探路、闯出新路,当好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更要努力形成更多具有深层意义、普遍示范作用和复制推广价值的成果,让实践经验走出浙江、走向全国、影响世界,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总书记在浙江时强调,要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开放图强作为实施“八八战略”的关键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又反复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改革是关键一招、开放是必由之路。走深走实、示范引领,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以创新破难、以改革破题、以开放破局,发扬优势、再塑优势、放大优势,为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下一步,浙江将着力构建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整体推进的新体系、新优势、新格局。
构建贯通一切的战略体系,把各项工作都放到创新、改革、开放的轨道上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在整体大框架中找准切入点,鼓励基层探索、基层首创,不断激发新活力、增添新动力、抢占新赛道。
强化一体推进的战略优势,坚持系统观念,推动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举措一体部署,形成“1+1+1>3”的集成效应、裂变效应、倍增效应。
形成三个“一号工程”突破带动的战略格局,聚焦关键领域、关键环节,集中火力、持续发力,充分释放出三个“一号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强大作用。
近段时间以来,浙江先后对三个“一号工程”进行了系统部署。
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
重点是往“高”攀升、向“新”进军、以“融”提效,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超常力度一体建设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实施“315”省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深入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
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
重点是推动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赋能服务的全面升级,加快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大胆探索有利于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打造高质效改革先行省。
大力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
重点是推动开放型经济水平、双循环战略枢纽地位、制度型开放体系“三个再提升”,实现浙江经济、国内浙江人经济、海外浙江人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提质,打造高能级开放大省。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八八战略”实施20年以来,浙江不断深化开放发展。今年正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能否具体介绍一下浙江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关情况?
王浩:
这些年来,浙江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方位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全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在具体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5个方面:
聚焦“政策沟通”,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浙江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承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规则试点任务,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努力打造更多接轨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制度型开放成果。截至目前,仅浙江自贸试验区就形成了477项制度创新成果。
聚焦“设施联通”,全力锻造世界一流强港硬核力量
宁波舟山港被总书记誉为服务国家战略的硬核力量。近年来,浙江统筹推进港航设施建设、港口集疏运体系构建、现代航运服务业培育、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等重点任务,加快建设千万级集装箱泊位群、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嘉兴长三角航空物流枢纽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全面增强港口核心竞争力、聚合支撑力和辐射带动力。
2022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6亿吨、集装箱3335万标箱,稳居世界第1、第3位;其中“一带一路”航线集装箱量达1308万标箱,占比达39%。“义新欧”班列开行2269列、增长18.7%,辐射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和160多个城市。
聚焦“贸易畅通”,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在稳住欧盟、美国、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大力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2013年至2022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从6272亿元增至17259亿元,占全省比重从30.1%提升到36.9%,占全国“一带一路”进出口份额从9.7%提升到12.5%。
聚焦“资金融通”,扎实推动高质量“引进来”与高水平“走出去”有机统一
一方面,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强化外资服务保障,积极招引重大外资项目特别是制造业外资项目,累计设立外资企业7.7万家,其中20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浙江设立企业681家。
另一方面,打造高层次对外投资策源地。实施“丝路领航”行动,引导企业主动“走出去”参与国际产业合作。2013年至2022年,浙江累计对外投资1152亿美元,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593亿美元,占浙江对外投资比重达51.5%。
聚焦“民心相通”,持续深化人文领域交流合作
高质量参与智力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等建设,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比如,从2020年起,浙江每年举办“丝绸之路周”活动,吸引全球20多个国家200多家文化机构联动参与,有效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下一步,浙江将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服务“国之大者”与促进省域开放相结合,奋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大省,为实现“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开辟新空间、增添新动力。
浙江日报潮新闻记者:“八八战略”实施20年来,浙江涌现了“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等一批省域治理的典型经验,带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今年的主题教育中,浙江提出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主要出于什么考虑?下一步还有哪些深化举措?
易炼红:
省委在全省部署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目的就是发挥浙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的独特优势,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循迹溯源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八八战略”给浙江带来的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的巨大变化,从中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具体来讲,是出于4方面考虑:
这是浙江一体推进主题教育5项重点举措的重要载体,力求通过“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将学与悟、知与行、查与改有效贯通起来,落实落细各项任务,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这是用好宝贵资源、放大独特优势的必然要求,能够更好地用好总书记留下的宝贵财富,进一步归集梳理总书记走过的“足迹”、擘画的“印迹”、牵挂的“心迹”以及党员干部感恩奋进的“事迹”,加强理论溯源和研究阐释,为深入学思想提供生动、鲜活的教材。
这是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的现实需要,主要是通过探寻理论萌发源头,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对“八八战略”丰富内涵、实践要义的理解和把握,坚定深化“八八战略”新实践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这是纵深推进三个“一号工程”的强大动能,有利于推动党员干部将循迹溯源学思想领悟到的观点、理念、方法,转化运用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汇聚起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各单位深入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学出了感恩追随的忠诚信仰,学出了攻坚克难的本领能力,学出了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学出了勤廉并重的务实作风,全省党员干部进一步迸发出担当作为、实干争先的精气神。下一步,将继续深化这项工作:
聚焦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突出抓好“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科技特派员制度等重要经验做法的学习践行、深化实化。
充分用好前期循迹溯源成果系统学,通过集中自学、交流研讨、专题讲座、现场学习等方式,全面系统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
结合调研检视整改贯通学,将循迹溯源学思想中领悟到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调查研究、问题检视整改等工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领悟,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我们严格按照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主题教育中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发挥数字化优势常态长效学,迭代开发“循迹溯源学思想”数字应用,推动理论学习常态长效、融入日常。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今年浙江要举办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现在距离盛会的开幕不足百天,目前浙江准备的情况如何?浙江将会向世界展示一个怎样的亚运会?以及通过这样的一场亚运会,浙江又会向世界展示一个怎样的浙江、怎样的中国?
王浩:
杭州亚运会将于今年9月23日—10月8日举办,亚残运会将于10月22日—28日举办。这是总书记赋予浙江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光荣使命,是今年我国最重要的体育赛事活动,也是浙江发展的重要机遇。
本届亚运会有望创造亚运史上3个之最:
规模最大
运动员预计将超过1.3万名,加上随队官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等,总规模可能超过3万人。
项目最多
共设40个大项、61个分项、483个小项。
覆盖面最广
共有1个主办城市、5个协办城市,共设56个竞赛场馆、31个独立训练场馆、1个亚运村及5个亚运分村,赛事组织复杂程度远超往届。
浙江牢记总书记“相信杭州有能力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的殷殷嘱托,全面贯彻“简约、安全、精彩”理念,举全省之力做好各项筹办工作,确保办成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这里重点介绍4方面情况:
各项筹办工作已经就绪,浙江准备好了
所有竞赛场馆、训练场馆和亚运村、亚运分村均已竣工试运行,并成功开展53场全要素、全流程、满负荷测试演练。6月15日,成功举行了亚运会圣火火种采集仪式。9月上旬,将举行亚运火炬接力传递活动。礼宾、抵离、交通、食宿、医疗等赛时服务保障体系均已建立完善。5万名赛会志愿者、142万名城市志愿者已经招募到位。
城市环境品质全面提升,浙江颜值更靓了
按照以最佳风貌、最优环境迎接亚运和亚残运盛会的标准,全省域开展“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三大提升行动,城市门户区、主干道路全面优化,街景立面、背街小巷全面提质,市民文明素养全面提升,“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美好图景全方位呈现。
宣传展示有声有色,浙江关注度更高了
组织开展了“亚运线上火炬传递”、“亚运走十城”、“亚运梦想 圆梦行动”等主题活动,遍及国内外40多个城市,亚运公益互动超7.6亿人次,中央和省市媒体推出亚运报道3.8万多篇,以“浙江之窗”全面展示“中国之治”的重大成就。
亚运效应持续放大,浙江发展动能更强了
8年的亚运筹办历程,极大提振了浙江人民的精气神,全面提升了交通、环境、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发展壮大了体育、旅游、会展等产业。我们相信,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激励全省人民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必将推动浙江在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欢迎广大媒体朋友们继续关注、参与和支持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诚挚邀请大家到浙江来观摩指导杭州亚运、亚残运会。
编辑: 蔡嘉妮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