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张凯凯 通讯员 庄源 徐彤
面朝公路背朝天,往往是“公路人”的劳动场景。7月11日入伏后,甬城的气温也节节攀升,室外温度直逼40℃。
然而对沥青摊铺作业的“公路人”来说,这点温度实在不值一提。他们不仅要头顶烈日奔赴各个修补点,脚下还是160℃左右的沥青热料。360度“环绕式炙烤”下,他们仿佛置身“烤箱”之中。
上午,在江北区荣吉西路上,养护工人赵建庆正带着他的班组组员开展路面坑洞修补作业。此前他们已经处理好了几处坑洞,连续作业下来,身上的橙色工作服在汗水浸透下也变成了深色。
荣吉西路是江北区一条重要县道,由于每天有几百辆工程车辆满载砂石、土方和混凝土经过,导致道路病害比较集中。
路障设置就位,滚烫的沥青热料很快被运送到指定地点,摊铺机、压路机也准备就绪。工人将破损处的沥青路面进行破除处理,随后装满沥青的工程车缓缓升起后车厢,滚烫到冒烟的沥青倾泻而下,接触地面后,又升腾起一股热浪,逼得人睁不开眼。守在一旁的工人顶着白烟挥起手中铁锹,将沥青补料均匀摊铺在坑洞内,让它们牢牢地黏合在路面表层。
“在热沥青摊铺时,高温既能保证铺摊过程中的质量,又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趁热’修路的原因。”赵建庆说。
记者了解到,沥青摊铺分为摊铺、初压、复压、终压多个流程,每个流程都要保证沥青达到足够的温度,至少在130℃以上。温度越高,沥青混凝土的抓地性就越好,修完的路面抗震性、防水性也更好。“经过新一轮改造提升,崭新的道路在接下来的汛期也能更加扛得住雨水、积水的侵袭。”赵建庆说。
烈日下,尽管“公路人”们都全副武装,但站在160℃左右“新鲜出炉”的沥青旁,只需三四秒,就会觉得脚底“冒火”。每修补完一处坑洞后,工人们就抓紧到路边喝水补充体力,准备赶赴下一处。
“我们每天早上6点钟就要开始干活了,哪里需要修补,我们就往哪里去!”赵建庆灌下一大口水,准备前往骆观线进行修补工作,而就在入伏后这短短一周时间里,他们班组填洞修补处理的坑洞就有近100平方米。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