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首页精彩图片
古村"活化石" 奉化藏了一座2200多年未改名的村子
2023-11-17 14:2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中国宁波网记者 鲁威

  地名本寻常,亦可窥沧桑。在宁波,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古村很多,但2200多年来,位置未变、地名未改、传承未断的古村落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奉化区莼湖街道鲒埼村。近日,央视《中国地名大会》王建富等专家走进鲒埼村,探寻古村的前世今生,和当地相关部门、村民一起研讨如何挖掘保护好这个传承了2200多年的古老地名。

  溯源——

  浙江地名历史最悠久的古村落 

  进入鲒埼村西首村口,一座汉代风格的村牌上“秦汉名亭 宋元巨镇”八个字吸引了访客的注意。看似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竟然能和“秦汉”“宋元”联系在一起?“这个鲒埼村地名历史的确不简单。2200多年前的秦末汉初,当浙东大地的许多地方尚处荒蛮无人之境时,古鄞县就在这里设置了‘鲒埼亭’。亭是当时的行政机构。鲒埼亭处于古鄞县南北方向的陆上要塞,又是象山港出海要道,地理位置十分显要,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是王建富第二次来鲒埼村探访,对“鲒埼亭”颇有研究的王建富边走边介绍。

村里的文化保护志愿者和王建富(蓝衣)走访鲒埼村古祠堂。

  根据《汉书·地理志》上卷,在“会稽郡”项下对古鄞县的全部记载:“鄞,有镇亭,有鲒埼亭。东南有天门水入海。有越天门山。莽(王莽,即新朝)曰谨。”王建富说,镇亭和鲒埼亭是浙江最为古老的一批地名。设亭那一年,为西汉之初的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也就是说“鲒埼”这个名字距今已有2224年历史。

  时光流转到宋代,北宋景德三年(1006)奉化设两镇,其一就是埼山之北的鲒埼镇,其二则是西部山麓的公塘镇,它们是奉化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两个自然镇。

  据南宋《宝庆四明志》所记:“奉化县管下地名战(鲒)埼、袁村,皆濒大海,商舶往来,聚而成市,十余年来,日益繁盛,邑人比之临安。”鲒埼辖区内的埼山上修筑了高耸雄伟的望海楼,在附近滨海地带(今元王邵、费家村一带),形成了三里之长的“星月街”。街上酒旗低垂,买卖兴旺;港湾樯帆高挂,穿梭往返。这一带曾被称为“小临安”。

  作为海防要地,宋元明清均在鲒埼设巡检司。鲒埼巡检司是奉化最早记录,并且保存时间最长的巡检司。“从地名历史的角度来讲,鲒埼村是浙江“唯一双千年古村”,纵观全国也非常少见。古往今来,这么一个处在海隅一角的弹丸之地,却备受关注,实为罕有。”王建富对鲒埼的前身今世非常感兴趣。

  拂去历史尘埃。1996年,浙江省邮电文史专家对“鲒埼”的历史进行了考定:“西汉鲒埼亭,为浙江省最早的几个官府传邮的邮亭之一”。2020年,经浙江省民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等部门派出的认定小组专家反复查阅史料、现场鉴别考证后认定,奉化区莼湖街道鲒埼村作为宁波市的2个千年古村落之一,入选第二批浙江省“千年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

  “《汉书·地理志》中记录了上千个地名,是最为古老的一批地名。到如今,位置未变、地名未改、传承未断,鲒埼已有2200多年的设亭建村史,纵观全国也是屈指可数。而地名文化遗产就是活着的优秀地名文化,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王建富补充道。

  寻迹——

  村里尚存不少文化遗迹

  走在鲒埼村的弄堂里,人们依旧可以感受到千年古村的气息。古庙、古井、古阊门、古墙……这些古物凝结着时光赠予的历史遗迹。

  村中还保留着众多的古井和形制各异的石水槽。202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殷芳为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评选一事,来村里现场鉴别考证。她经过多方对比,认为年代最久远的是村里的“张家井”。从形制看,这口古井的建造时间至少在隋唐时期或者更早。外沿四四方方,从井口向下望去,可以看到内壁由数十块六角石条有规则地堆叠,直通井底。张家井如今依然井水清澈。目前,当地村民仍在使用这口古老的井。

  古村保护志愿者张志统研究鲒埼古村已有十来年,他告诉记者,据旧志记载和民间相传,村里除张家井外,还有后沿井、小脚道地井、上吴家井、下吴家井、中墙弄庙后井、二房六角井、三房井等古井。

张家井内景。

  2005年,宫商井被奉化文保部门列为文物保护点。宫商井位于鲒埼村南部、星月街南端。明嘉靖《奉化县志》载:“宫、商井,县南五十里鲒埼星月街之北,泉甚甘冽,投之以石,声似宫、商,因名。”宫商两井,相距数十米,北为宫井,南为商井,井圈皆为六边形。宫井石栏高0.55米,井壁用条石砌就,井身比井口略大,直径约1.20米,形制规整。商井石栏高0.46米,井壁为毛石围砌,呈圆形,井身较大,直径约1.4米,井壁砌石不规整。

  让人感受颇深的是,鲒埼村有各式各样的老阊门,如吴家友房、五房阊门、龙房阊门、高房阊门、前堂前阊门、五马头山阊门、芝兰阊门、二房阊门、石板道照壁等,多为清代和民国时的建筑。此外,还有四房祠堂、五房祠堂、有尊无殿(真武殿)、三官殿道观、尊胜寺、仁應庙、辅顺庙、显佑庙,青山庙、悟空寺、登瀛书院等宗祠道观庙宇,可想而知当年居住的大多是书香门第或者大户人家。如今大部分虽已断墙残垣、破败不堪,但仍能看出曾经的辉煌。在村里还有一座元代文学家任士林的故居。据传任士林的墓志铭由大书法家赵孟頫所写,遗憾的是墓志铭已不知去向。

  鲒埼村还保留了古海塘。根据记载,鲒埼村古海塘在唐末五代时期就已存在,北宋时期曾多次修缮。海塘东起猢狲山嘴,西至虎口山嘴,长约800米,塘基宽8米。现存的原始海塘及塘基基本完整。

  鲒埼自古还是象山港内的商贸集散地和军事要地。汉代已成镇市。被奉化文保部门列为军事设施遗址的鲒埼巡检司城遗址,就位于鲒埼村八面埼山西面山脚。据清光绪《奉化县志》记载,鲒埼在宋时即设巡检司,有寨一座,经元、明至清康熙时裁撤。该遗址呈长方形,面宽约30米,进深约60米,背倚八面埼山,前面斜对史家塘,扼星月街咽喉。明朝时强化防倭寇功能,曾为明戚家军驻地。原系石城,城墙宽约4米,城门南向,城内后方有井。现城墙仅残留西边中段一截底脚,约10余米,其余已无痕迹。后部已成为水库,水井也已淹没。另一处鲒埼烽火台遗址也位于八面埼山。据清乾隆《奉化县志》卷四所载:“……顺治十八年,遣沿海边民,筑台瞭望,烽火相连。”台形正方,基部直径8米,台面直径5.4米,高2.2米。面对象山港。原系石砌,现四周石头已无,仅土墩尚存。此台也是了解张苍水等抗清事迹的一个重要实物资料。

  相传——

  全祖望的海鲜“情结”源于鲒埼

  那么‘鲒埼’这个古地名如何产生?奉化地方文化专家裘国松对此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鲒埼这个名字跟当地产的小海鲜有关。鲒埼之名,缘起当时盛产的一种寄生瓦螺——鲒。在西汉,埼山沿海出产的鲒酱,风味独异,一度列入贡品。为《汉书》释义,颜师古注曰:“鲒,音结,蚌也。长一寸,广二分,有小蟹在其腹中。埼,曲岸也,其中多鲒,故以名亭。”(《汉书》还记载:“汉律,会稽献鲒酱二升。蚌蜃之属。”)

  宋代诗人梅尧臣对奉化这种尤物有传神的描述:“一寸明月腹,中有小碧蟹。”清代著名藏书家、“月湖书生”徐时栋有一篇关于鲒的考证《鲒说》,他曾经找来奉化鲒埼村人,见识了传说中的“鲒”。于是,关于“鲒”的解释又多了一种:寄居在螺上的小蟹。

  清末民初,奉化宿儒孙表卿在《鲒埼岭道上》一诗中写景又状物,不过诗中最后喟叹“无人知鲒酱,唾弃竟朝朝。”很可能到清代中晚期,这品独异的海味已经灭绝。也难怪《现代汉语词典》对象山港这种古代特产含糊解释:“古书上说的一种蚌。”

  历代文人多有吟咏。北宋诗人舒亶《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记里俗耳》曰:“鲒埼千蚌熟,花屿一村香。”明代大臣奉化籍诗人宋琰也作《鲒埼亭》云:“厌将双屐踔红尘,百尺危楼跨蜃门。目纵洪涛心自洗,醉来豪气客能吞。舟帆去往浑无地,鱼鸟沉浮或有痕。尽日倚栏看不厌,一钩帘卷月黄昏。”最推崇奉化鲒埼小海鲜的当属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浙东学派代表人物全祖望。他的故里在鄞县沙港村(今海曙区洞桥镇沙港村),是奉化近邻。

  全祖望曾写下了大量赞美诗词。写汉代贡品鲒酱:“汉家选百物,玉食来海错。曲岸有孤亭,小鲒所依托”;写宋代贡品江瑶(珧)柱:“鲒埼亭下春光薄,坐叹江珧已过时”;写西施舌(沙蛤):“何时来此间,莫倾鲒埼亭”;写沙螺:“鲒埼亭下是侬家,雪后沙螺旧所夸”;写蛎黄(蛎房):“鲒埼蛎房最美,小山扈竹成蚝”。全祖望在《鲒埼土物杂咏》《再赋鲒埼土物》等组诗中把鲒埼的郞君鱼(黄鱼)、杨花社交(马鲛鱼)、桃花鲻、膏蟹、新妇臂(吹沙鱼)、海扇、海月、海蜒、霜孱(虾孱)、梅虾、土蛈(泥螺)、丁香螺(海蛳)、东海夫人(淡菜)、水母(海蜇)、沙蒜(沙噀)等都点赞了一遍。甚至直接夸鲒埼小海鲜胜过福建这一带:“吾乡鲒埼所产过闽种”,把奉化沿海鲒埼一带称为“吾乡”。后来全祖望自署鲒埼亭长,把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史学巨著也命名为《鲒埼亭集》。

  传承——

  数字复原让古村历史有迹可循

  鲒埼村虽有2200多年的历史,但因年代久远,真正保留下来的史料并不多。如何立足千年村韵,让历史文化有迹可循,成了当地最关心的事。

  据奉化区民政局区划地名科工作人员介绍,鲒埼是唯一一个在《新华字典》里能够查阅到的奉化地名。自鲒埼村入选浙江“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以来,奉化区民政局在鲒埼村开展树牌立碑、安装数字门牌、设置文化遗迹标志、拍摄宣传视频等工作,以增强村民古村保护意识。并持续指导村两委会,努力挖掘地名内涵,守住历史根脉,以特色文化符号助力乡村振兴。

  地名,记录着文化历史,不仅承载着风情乡愁,更是人们寻找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坐标。几年前,对家乡有深厚感情的热心人士张志统、胡远国、吴正尧、胡剑杰等人,自发成立了鲒埼古村保护志愿者队伍。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整理鲒埼有关的各种村史资料,向村民宣传古村保护理念,发动村民自发捐资和做义工参与古村保护、古迹修缮,全面排查村内现存的祠堂、闾门、阊门、古井等遗迹,参与做好文化遗迹设置标志工作。

  “鲒埼村这一地名是古人留给我们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传承保护好地名文化,留住历史人文记忆。目前古村的‘家底’排查初步完成。未来,我们将进行古建筑数字复原,并计划在新落成的村文化礼堂筹建奉化区地名文化馆(暂名),通过声电光影技术带领游客沉浸式浏览这个千年古村,领略古村风韵。”鲒埼村党支部书记胡校伦透露,“我们还打算邀请专业的乡村设计团队对村里的文化遗迹进行修缮,通过以旧修旧的方式逐步还原古村风貌。希望通过古村保护和传承,弘扬海洋文化,形成千年古村文化之旅路线,让古村留住大家的乡愁。”

  “地名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地名文化遗产更是一个地方的独特标记,每一个老地名都包含民俗史实或动人故事,能唤起人们对那段事件、人物、市井的记忆,升腾起对家乡故土的热爱。”王建富表示,鲒埼村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地名文化遗产,具有浓郁海洋气息的鲒埼不仅反映了奉化海滨区域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也反映出浙江古村古镇的发展历史。

  海风海韵是鲒埼村的地名特点。汉代的鲒酱、唐代的奉蚶、清代的埼山砚台都曾是鲒埼当地的贡品。这些内容显示了奉化的山川灵秀、人杰地灵的人文特征。王建富建议,鲒埼村具有浓郁的海洋特色,可以考虑在村落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方面做文章,从这里我们能够解读到奉化先人开拓创新,一步一步地走向繁荣的历史。

  鲒埼村想要蝶变成“未来生活美好村落”,重焕当年的生机活力。王建富说,最关键的就是传承与创新、坚守与改变、融合与互促。需要通过建设奉化区地名文化馆(暂名)等形式,将辖区内的古建筑、古遗迹等资源展示出来。不仅鲒埼要“活起来”,还要联合周边的村落共同挖掘历史文化,依托各村的历史文化特色,一起打造形成一条文化长廊。通过积聚的效益,让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奉化丰富的海洋文化。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古村"活化石" 奉化藏了一座2200多年未改名的村子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3-11-17 14:22:00

  中国宁波网记者 鲁威

  地名本寻常,亦可窥沧桑。在宁波,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古村很多,但2200多年来,位置未变、地名未改、传承未断的古村落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奉化区莼湖街道鲒埼村。近日,央视《中国地名大会》王建富等专家走进鲒埼村,探寻古村的前世今生,和当地相关部门、村民一起研讨如何挖掘保护好这个传承了2200多年的古老地名。

  溯源——

  浙江地名历史最悠久的古村落 

  进入鲒埼村西首村口,一座汉代风格的村牌上“秦汉名亭 宋元巨镇”八个字吸引了访客的注意。看似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竟然能和“秦汉”“宋元”联系在一起?“这个鲒埼村地名历史的确不简单。2200多年前的秦末汉初,当浙东大地的许多地方尚处荒蛮无人之境时,古鄞县就在这里设置了‘鲒埼亭’。亭是当时的行政机构。鲒埼亭处于古鄞县南北方向的陆上要塞,又是象山港出海要道,地理位置十分显要,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是王建富第二次来鲒埼村探访,对“鲒埼亭”颇有研究的王建富边走边介绍。

村里的文化保护志愿者和王建富(蓝衣)走访鲒埼村古祠堂。

  根据《汉书·地理志》上卷,在“会稽郡”项下对古鄞县的全部记载:“鄞,有镇亭,有鲒埼亭。东南有天门水入海。有越天门山。莽(王莽,即新朝)曰谨。”王建富说,镇亭和鲒埼亭是浙江最为古老的一批地名。设亭那一年,为西汉之初的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也就是说“鲒埼”这个名字距今已有2224年历史。

  时光流转到宋代,北宋景德三年(1006)奉化设两镇,其一就是埼山之北的鲒埼镇,其二则是西部山麓的公塘镇,它们是奉化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两个自然镇。

  据南宋《宝庆四明志》所记:“奉化县管下地名战(鲒)埼、袁村,皆濒大海,商舶往来,聚而成市,十余年来,日益繁盛,邑人比之临安。”鲒埼辖区内的埼山上修筑了高耸雄伟的望海楼,在附近滨海地带(今元王邵、费家村一带),形成了三里之长的“星月街”。街上酒旗低垂,买卖兴旺;港湾樯帆高挂,穿梭往返。这一带曾被称为“小临安”。

  作为海防要地,宋元明清均在鲒埼设巡检司。鲒埼巡检司是奉化最早记录,并且保存时间最长的巡检司。“从地名历史的角度来讲,鲒埼村是浙江“唯一双千年古村”,纵观全国也非常少见。古往今来,这么一个处在海隅一角的弹丸之地,却备受关注,实为罕有。”王建富对鲒埼的前身今世非常感兴趣。

  拂去历史尘埃。1996年,浙江省邮电文史专家对“鲒埼”的历史进行了考定:“西汉鲒埼亭,为浙江省最早的几个官府传邮的邮亭之一”。2020年,经浙江省民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等部门派出的认定小组专家反复查阅史料、现场鉴别考证后认定,奉化区莼湖街道鲒埼村作为宁波市的2个千年古村落之一,入选第二批浙江省“千年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

  “《汉书·地理志》中记录了上千个地名,是最为古老的一批地名。到如今,位置未变、地名未改、传承未断,鲒埼已有2200多年的设亭建村史,纵观全国也是屈指可数。而地名文化遗产就是活着的优秀地名文化,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王建富补充道。

  寻迹——

  村里尚存不少文化遗迹

  走在鲒埼村的弄堂里,人们依旧可以感受到千年古村的气息。古庙、古井、古阊门、古墙……这些古物凝结着时光赠予的历史遗迹。

  村中还保留着众多的古井和形制各异的石水槽。202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殷芳为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评选一事,来村里现场鉴别考证。她经过多方对比,认为年代最久远的是村里的“张家井”。从形制看,这口古井的建造时间至少在隋唐时期或者更早。外沿四四方方,从井口向下望去,可以看到内壁由数十块六角石条有规则地堆叠,直通井底。张家井如今依然井水清澈。目前,当地村民仍在使用这口古老的井。

  古村保护志愿者张志统研究鲒埼古村已有十来年,他告诉记者,据旧志记载和民间相传,村里除张家井外,还有后沿井、小脚道地井、上吴家井、下吴家井、中墙弄庙后井、二房六角井、三房井等古井。

张家井内景。

  2005年,宫商井被奉化文保部门列为文物保护点。宫商井位于鲒埼村南部、星月街南端。明嘉靖《奉化县志》载:“宫、商井,县南五十里鲒埼星月街之北,泉甚甘冽,投之以石,声似宫、商,因名。”宫商两井,相距数十米,北为宫井,南为商井,井圈皆为六边形。宫井石栏高0.55米,井壁用条石砌就,井身比井口略大,直径约1.20米,形制规整。商井石栏高0.46米,井壁为毛石围砌,呈圆形,井身较大,直径约1.4米,井壁砌石不规整。

  让人感受颇深的是,鲒埼村有各式各样的老阊门,如吴家友房、五房阊门、龙房阊门、高房阊门、前堂前阊门、五马头山阊门、芝兰阊门、二房阊门、石板道照壁等,多为清代和民国时的建筑。此外,还有四房祠堂、五房祠堂、有尊无殿(真武殿)、三官殿道观、尊胜寺、仁應庙、辅顺庙、显佑庙,青山庙、悟空寺、登瀛书院等宗祠道观庙宇,可想而知当年居住的大多是书香门第或者大户人家。如今大部分虽已断墙残垣、破败不堪,但仍能看出曾经的辉煌。在村里还有一座元代文学家任士林的故居。据传任士林的墓志铭由大书法家赵孟頫所写,遗憾的是墓志铭已不知去向。

  鲒埼村还保留了古海塘。根据记载,鲒埼村古海塘在唐末五代时期就已存在,北宋时期曾多次修缮。海塘东起猢狲山嘴,西至虎口山嘴,长约800米,塘基宽8米。现存的原始海塘及塘基基本完整。

  鲒埼自古还是象山港内的商贸集散地和军事要地。汉代已成镇市。被奉化文保部门列为军事设施遗址的鲒埼巡检司城遗址,就位于鲒埼村八面埼山西面山脚。据清光绪《奉化县志》记载,鲒埼在宋时即设巡检司,有寨一座,经元、明至清康熙时裁撤。该遗址呈长方形,面宽约30米,进深约60米,背倚八面埼山,前面斜对史家塘,扼星月街咽喉。明朝时强化防倭寇功能,曾为明戚家军驻地。原系石城,城墙宽约4米,城门南向,城内后方有井。现城墙仅残留西边中段一截底脚,约10余米,其余已无痕迹。后部已成为水库,水井也已淹没。另一处鲒埼烽火台遗址也位于八面埼山。据清乾隆《奉化县志》卷四所载:“……顺治十八年,遣沿海边民,筑台瞭望,烽火相连。”台形正方,基部直径8米,台面直径5.4米,高2.2米。面对象山港。原系石砌,现四周石头已无,仅土墩尚存。此台也是了解张苍水等抗清事迹的一个重要实物资料。

  相传——

  全祖望的海鲜“情结”源于鲒埼

  那么‘鲒埼’这个古地名如何产生?奉化地方文化专家裘国松对此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鲒埼这个名字跟当地产的小海鲜有关。鲒埼之名,缘起当时盛产的一种寄生瓦螺——鲒。在西汉,埼山沿海出产的鲒酱,风味独异,一度列入贡品。为《汉书》释义,颜师古注曰:“鲒,音结,蚌也。长一寸,广二分,有小蟹在其腹中。埼,曲岸也,其中多鲒,故以名亭。”(《汉书》还记载:“汉律,会稽献鲒酱二升。蚌蜃之属。”)

  宋代诗人梅尧臣对奉化这种尤物有传神的描述:“一寸明月腹,中有小碧蟹。”清代著名藏书家、“月湖书生”徐时栋有一篇关于鲒的考证《鲒说》,他曾经找来奉化鲒埼村人,见识了传说中的“鲒”。于是,关于“鲒”的解释又多了一种:寄居在螺上的小蟹。

  清末民初,奉化宿儒孙表卿在《鲒埼岭道上》一诗中写景又状物,不过诗中最后喟叹“无人知鲒酱,唾弃竟朝朝。”很可能到清代中晚期,这品独异的海味已经灭绝。也难怪《现代汉语词典》对象山港这种古代特产含糊解释:“古书上说的一种蚌。”

  历代文人多有吟咏。北宋诗人舒亶《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记里俗耳》曰:“鲒埼千蚌熟,花屿一村香。”明代大臣奉化籍诗人宋琰也作《鲒埼亭》云:“厌将双屐踔红尘,百尺危楼跨蜃门。目纵洪涛心自洗,醉来豪气客能吞。舟帆去往浑无地,鱼鸟沉浮或有痕。尽日倚栏看不厌,一钩帘卷月黄昏。”最推崇奉化鲒埼小海鲜的当属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浙东学派代表人物全祖望。他的故里在鄞县沙港村(今海曙区洞桥镇沙港村),是奉化近邻。

  全祖望曾写下了大量赞美诗词。写汉代贡品鲒酱:“汉家选百物,玉食来海错。曲岸有孤亭,小鲒所依托”;写宋代贡品江瑶(珧)柱:“鲒埼亭下春光薄,坐叹江珧已过时”;写西施舌(沙蛤):“何时来此间,莫倾鲒埼亭”;写沙螺:“鲒埼亭下是侬家,雪后沙螺旧所夸”;写蛎黄(蛎房):“鲒埼蛎房最美,小山扈竹成蚝”。全祖望在《鲒埼土物杂咏》《再赋鲒埼土物》等组诗中把鲒埼的郞君鱼(黄鱼)、杨花社交(马鲛鱼)、桃花鲻、膏蟹、新妇臂(吹沙鱼)、海扇、海月、海蜒、霜孱(虾孱)、梅虾、土蛈(泥螺)、丁香螺(海蛳)、东海夫人(淡菜)、水母(海蜇)、沙蒜(沙噀)等都点赞了一遍。甚至直接夸鲒埼小海鲜胜过福建这一带:“吾乡鲒埼所产过闽种”,把奉化沿海鲒埼一带称为“吾乡”。后来全祖望自署鲒埼亭长,把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史学巨著也命名为《鲒埼亭集》。

  传承——

  数字复原让古村历史有迹可循

  鲒埼村虽有2200多年的历史,但因年代久远,真正保留下来的史料并不多。如何立足千年村韵,让历史文化有迹可循,成了当地最关心的事。

  据奉化区民政局区划地名科工作人员介绍,鲒埼是唯一一个在《新华字典》里能够查阅到的奉化地名。自鲒埼村入选浙江“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以来,奉化区民政局在鲒埼村开展树牌立碑、安装数字门牌、设置文化遗迹标志、拍摄宣传视频等工作,以增强村民古村保护意识。并持续指导村两委会,努力挖掘地名内涵,守住历史根脉,以特色文化符号助力乡村振兴。

  地名,记录着文化历史,不仅承载着风情乡愁,更是人们寻找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坐标。几年前,对家乡有深厚感情的热心人士张志统、胡远国、吴正尧、胡剑杰等人,自发成立了鲒埼古村保护志愿者队伍。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整理鲒埼有关的各种村史资料,向村民宣传古村保护理念,发动村民自发捐资和做义工参与古村保护、古迹修缮,全面排查村内现存的祠堂、闾门、阊门、古井等遗迹,参与做好文化遗迹设置标志工作。

  “鲒埼村这一地名是古人留给我们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传承保护好地名文化,留住历史人文记忆。目前古村的‘家底’排查初步完成。未来,我们将进行古建筑数字复原,并计划在新落成的村文化礼堂筹建奉化区地名文化馆(暂名),通过声电光影技术带领游客沉浸式浏览这个千年古村,领略古村风韵。”鲒埼村党支部书记胡校伦透露,“我们还打算邀请专业的乡村设计团队对村里的文化遗迹进行修缮,通过以旧修旧的方式逐步还原古村风貌。希望通过古村保护和传承,弘扬海洋文化,形成千年古村文化之旅路线,让古村留住大家的乡愁。”

  “地名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地名文化遗产更是一个地方的独特标记,每一个老地名都包含民俗史实或动人故事,能唤起人们对那段事件、人物、市井的记忆,升腾起对家乡故土的热爱。”王建富表示,鲒埼村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地名文化遗产,具有浓郁海洋气息的鲒埼不仅反映了奉化海滨区域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也反映出浙江古村古镇的发展历史。

  海风海韵是鲒埼村的地名特点。汉代的鲒酱、唐代的奉蚶、清代的埼山砚台都曾是鲒埼当地的贡品。这些内容显示了奉化的山川灵秀、人杰地灵的人文特征。王建富建议,鲒埼村具有浓郁的海洋特色,可以考虑在村落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方面做文章,从这里我们能够解读到奉化先人开拓创新,一步一步地走向繁荣的历史。

  鲒埼村想要蝶变成“未来生活美好村落”,重焕当年的生机活力。王建富说,最关键的就是传承与创新、坚守与改变、融合与互促。需要通过建设奉化区地名文化馆(暂名)等形式,将辖区内的古建筑、古遗迹等资源展示出来。不仅鲒埼要“活起来”,还要联合周边的村落共同挖掘历史文化,依托各村的历史文化特色,一起打造形成一条文化长廊。通过积聚的效益,让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奉化丰富的海洋文化。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