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昔日"打工人"蜕变为百亿富豪 宁波这位“隐形富豪”藏不住了
2023-11-15 15:23: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中国宁波网记者 诸新民 见习记者 张恒

  近期,接连两则海外子公司增资公告,将上市公司科达利推到了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谁也没有想到,这家昔日给比亚迪做电池结构件的“配角”,如今已悄然做成了全球锂电池领域的“隐形冠军”,当前公司总市值已超250亿元。

  就在上个月揭晓的《2023胡润百富榜》上,科达利董事长励建立以100亿元身家位列第585位。

  不为人知的是,励建立是20世纪90年代从宁波慈溪滨海小村走出的一位“打工人”。

  时隔30年,这位昔日的“打工人”是如何蜕变为百亿富豪的?

  第一桶金

  励建立的家乡在慈溪市附海镇南圆村。这里毗邻杭州湾,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小家电生产基地,取暖器、电风扇、饮水机、洗衣机等工厂星罗棋布,中国慈溪家电科技园区(东区)就坐落于该村。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民营经济潮水般破闸而来,在慈溪农村遍地都是家庭“小作坊”。

  1972年出生的励建立耳濡目染,从小就对各种模具和机械制造有了浓厚的兴趣。中专毕业后,励建立在家乡塑料厂做了两年学徒。但这里的“小作坊”,显然容不下他的远大志向。

  1991年,踌躇满志的他背着行囊只身南下,来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

  “当时的深圳生机蓬勃,到处都在施工,我也充满了干劲。”多年后,励建立回想起这些,仍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

  “那时,公司的订单多得根本接不过来。”在港资公司做了3年模具设计的励建立,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1996年,24岁的他兜里揣着打工攒下的2万元积蓄,踏上了创业之路。科达利就此问世。

  而此时,在深圳莲塘的一个旧车间里,刚满30岁的王传福正领着20多个技术员,围着几张图纸捣鼓着手机电池。

  其时,励建立根本不会想到,这个人将会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当时,深圳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很快就有一批人先富起来了,手提“大哥大”成为那些“成功人士”的标配。手提电话快速发展,对充电电池的需求与日俱增。

  从1987年攻读硕士开始,王传福已在电池领域摸爬滚打了好几年,职业敏感让他察觉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

  1995年,王传福毫不犹豫辞职下海,在深圳创立了比亚迪。

  因为入行早又有深厚的技术背景,短短几年间,比亚迪便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

  起初,国内还很少有人涉足充电电池领域,比亚迪的电池结构件都是从日本买来的。但进口货价格高、周期长,供应完全跟不上比亚迪快速发展的需求。

  正是比亚迪的这个“痛点”,让励建立闻到了商机,也奠定了科达利日后的业务方向——电池结构件精密制造。 

  励建立带领技术人员,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攻克了锂电池结构件技术壁垒。产品开发出来后,质量基本与日本产品差不多,价格却只有日本产品的三分之一,很快就替代了进口产品。

  此后不到5年,科达利就包揽了比亚迪在日本的全部订单,挖到了真正的“第一桶金”。

  勇当“弄潮儿”

  随着手机快速普及,科达利的电池业务风生水起。

  2007年是科达利进阶赛道的关键年。这一年,励建立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从手机电池赚到的钱,一半以上投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的研发。

  “这是一场冒险,毕竟那会儿,手机电池结构件的订单不断涌入,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算得上一片空白。但我对它的未来充满信心。”励建立回忆说。

  从小在海边长大的励建立,骨子里自带逐浪前行的“弄潮儿”基因。

  其实,在国内,王传福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2003年,比亚迪宣布进军汽车行业时就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的初期布局。2006年,其首款新能源车型就已问世,只是受当时条件所限,大家都不看好而已。

  正所谓“英雄识英雄”。毋庸讳言,多年的深度合作,让励建立与王传福之间多了几分“惺惺相惜”。这或许也是励建立坚定转型的原因之一。

  2011年左右,科达利成为第一家成功研制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体系的公司。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很快,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呼啸而来,科达利的业绩随之迎来了几何级的爆发——

  2013年,科达利的动力电池结构件业务开始发力,当年营收仅6600万元;2014年便突破2亿元;2016年已达9.3亿元……

2017年,科达利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锂电池结构件企业。

  有了资本市场的加持,科达利更是如虎添翼。短短数年间,公司业绩翻了数番。

  财报显示,2022年,科达利实现营收86.54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今年前三季度,科达利营收合计77.68亿元,实现净利近8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0.12%、33.95%。

  掘金海外

  “把一米宽的市场,做到一百米深。”励建立深谙这个道理。

  目前,科达利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件上拥有200多项专利,已是全球电池结构件领域的“隐形冠军”。

  德邦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科达利锂电池结构件市占率达24.6%,在国内排名第一,定点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松下、LG等。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产业链崛起,并在国际市场实现弯道超车和技术输出,励建立的海外版图也在加速扩张。

  2020年,科达利成为第一家到欧洲建厂的中国锂电池结构件企业。

  为了能更好地为欧洲客户提供配套服务、降低成本,科达利根据客户需求,分别在德国、瑞典、匈牙利建设了3家海外基地。9月底以来,其两次宣布向欧洲业务增资,扩建产线。

  目前,科达利海外3个生产基地中,德国生产基地、瑞典生产基地处于配套客户试产阶段;匈牙利生产基地已实现满产。

  据东吴电新研报称,预计2024年科达利欧洲基地可全部扭亏,有望贡献5亿元至10亿元营收。

  科达利又一次走在了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前列。

  桑梓情深

  随着科达利发展壮大,励建立的身家也“水涨船高”。

  Choice数据显示,目前,科达利由励建立、励建炬实际控制,兄弟俩分别持有公司股份29.19%、9.26%。

  尽管受行业大环境影响,科达利目前股价较2021年顶峰时已“缩水”一半多,较今年年初也下跌近40%。但按其当前市值计算,励氏兄弟的财富仍接近100亿元。

励氏兄弟在家乡分享创业创新经验。来源:慈溪市委统战部

  虽是百亿身家,励氏兄弟依然保持着宁波企业家一向低调沉稳的行事风格。而且,他们对家乡建设饱含深情。

  据慈溪市委统战部的一篇文章中记载,2017年,得知南圆村在筹建文化礼堂,励建立和弟弟当场决定出资300万元;自2018年起,励氏兄弟每年出资20万元,委托村干部向70周岁以上老人送年货。

  除了乐善好施,励氏兄弟更关心家乡的发展,积极牵线搭桥,并成立股权投资基金,助力慈溪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弟弟励建炬还被聘为南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昔日"打工人"蜕变为百亿富豪 宁波这位“隐形富豪”藏不住了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3-11-15 15:23:00

  中国宁波网记者 诸新民 见习记者 张恒

  近期,接连两则海外子公司增资公告,将上市公司科达利推到了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谁也没有想到,这家昔日给比亚迪做电池结构件的“配角”,如今已悄然做成了全球锂电池领域的“隐形冠军”,当前公司总市值已超250亿元。

  就在上个月揭晓的《2023胡润百富榜》上,科达利董事长励建立以100亿元身家位列第585位。

  不为人知的是,励建立是20世纪90年代从宁波慈溪滨海小村走出的一位“打工人”。

  时隔30年,这位昔日的“打工人”是如何蜕变为百亿富豪的?

  第一桶金

  励建立的家乡在慈溪市附海镇南圆村。这里毗邻杭州湾,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小家电生产基地,取暖器、电风扇、饮水机、洗衣机等工厂星罗棋布,中国慈溪家电科技园区(东区)就坐落于该村。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民营经济潮水般破闸而来,在慈溪农村遍地都是家庭“小作坊”。

  1972年出生的励建立耳濡目染,从小就对各种模具和机械制造有了浓厚的兴趣。中专毕业后,励建立在家乡塑料厂做了两年学徒。但这里的“小作坊”,显然容不下他的远大志向。

  1991年,踌躇满志的他背着行囊只身南下,来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

  “当时的深圳生机蓬勃,到处都在施工,我也充满了干劲。”多年后,励建立回想起这些,仍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

  “那时,公司的订单多得根本接不过来。”在港资公司做了3年模具设计的励建立,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1996年,24岁的他兜里揣着打工攒下的2万元积蓄,踏上了创业之路。科达利就此问世。

  而此时,在深圳莲塘的一个旧车间里,刚满30岁的王传福正领着20多个技术员,围着几张图纸捣鼓着手机电池。

  其时,励建立根本不会想到,这个人将会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当时,深圳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很快就有一批人先富起来了,手提“大哥大”成为那些“成功人士”的标配。手提电话快速发展,对充电电池的需求与日俱增。

  从1987年攻读硕士开始,王传福已在电池领域摸爬滚打了好几年,职业敏感让他察觉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

  1995年,王传福毫不犹豫辞职下海,在深圳创立了比亚迪。

  因为入行早又有深厚的技术背景,短短几年间,比亚迪便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

  起初,国内还很少有人涉足充电电池领域,比亚迪的电池结构件都是从日本买来的。但进口货价格高、周期长,供应完全跟不上比亚迪快速发展的需求。

  正是比亚迪的这个“痛点”,让励建立闻到了商机,也奠定了科达利日后的业务方向——电池结构件精密制造。 

  励建立带领技术人员,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攻克了锂电池结构件技术壁垒。产品开发出来后,质量基本与日本产品差不多,价格却只有日本产品的三分之一,很快就替代了进口产品。

  此后不到5年,科达利就包揽了比亚迪在日本的全部订单,挖到了真正的“第一桶金”。

  勇当“弄潮儿”

  随着手机快速普及,科达利的电池业务风生水起。

  2007年是科达利进阶赛道的关键年。这一年,励建立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从手机电池赚到的钱,一半以上投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的研发。

  “这是一场冒险,毕竟那会儿,手机电池结构件的订单不断涌入,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算得上一片空白。但我对它的未来充满信心。”励建立回忆说。

  从小在海边长大的励建立,骨子里自带逐浪前行的“弄潮儿”基因。

  其实,在国内,王传福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2003年,比亚迪宣布进军汽车行业时就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的初期布局。2006年,其首款新能源车型就已问世,只是受当时条件所限,大家都不看好而已。

  正所谓“英雄识英雄”。毋庸讳言,多年的深度合作,让励建立与王传福之间多了几分“惺惺相惜”。这或许也是励建立坚定转型的原因之一。

  2011年左右,科达利成为第一家成功研制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爆体系的公司。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很快,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呼啸而来,科达利的业绩随之迎来了几何级的爆发——

  2013年,科达利的动力电池结构件业务开始发力,当年营收仅6600万元;2014年便突破2亿元;2016年已达9.3亿元……

2017年,科达利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锂电池结构件企业。

  有了资本市场的加持,科达利更是如虎添翼。短短数年间,公司业绩翻了数番。

  财报显示,2022年,科达利实现营收86.54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今年前三季度,科达利营收合计77.68亿元,实现净利近8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0.12%、33.95%。

  掘金海外

  “把一米宽的市场,做到一百米深。”励建立深谙这个道理。

  目前,科达利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件上拥有200多项专利,已是全球电池结构件领域的“隐形冠军”。

  德邦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科达利锂电池结构件市占率达24.6%,在国内排名第一,定点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松下、LG等。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产业链崛起,并在国际市场实现弯道超车和技术输出,励建立的海外版图也在加速扩张。

  2020年,科达利成为第一家到欧洲建厂的中国锂电池结构件企业。

  为了能更好地为欧洲客户提供配套服务、降低成本,科达利根据客户需求,分别在德国、瑞典、匈牙利建设了3家海外基地。9月底以来,其两次宣布向欧洲业务增资,扩建产线。

  目前,科达利海外3个生产基地中,德国生产基地、瑞典生产基地处于配套客户试产阶段;匈牙利生产基地已实现满产。

  据东吴电新研报称,预计2024年科达利欧洲基地可全部扭亏,有望贡献5亿元至10亿元营收。

  科达利又一次走在了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前列。

  桑梓情深

  随着科达利发展壮大,励建立的身家也“水涨船高”。

  Choice数据显示,目前,科达利由励建立、励建炬实际控制,兄弟俩分别持有公司股份29.19%、9.26%。

  尽管受行业大环境影响,科达利目前股价较2021年顶峰时已“缩水”一半多,较今年年初也下跌近40%。但按其当前市值计算,励氏兄弟的财富仍接近100亿元。

励氏兄弟在家乡分享创业创新经验。来源:慈溪市委统战部

  虽是百亿身家,励氏兄弟依然保持着宁波企业家一向低调沉稳的行事风格。而且,他们对家乡建设饱含深情。

  据慈溪市委统战部的一篇文章中记载,2017年,得知南圆村在筹建文化礼堂,励建立和弟弟当场决定出资300万元;自2018年起,励氏兄弟每年出资20万元,委托村干部向70周岁以上老人送年货。

  除了乐善好施,励氏兄弟更关心家乡的发展,积极牵线搭桥,并成立股权投资基金,助力慈溪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弟弟励建炬还被聘为南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