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以"小支点"撬动治理"大格局" 创新提效共绘乡村善治新画卷
2024-01-07 06:59: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专题】争创乡村振兴市域样板之县域解法

【专题】一步一履总关情

  记者 孙吉晶陈朝霞

  海曙区委报道组孙 勇

  走进位于城乡接合部的海曙区高桥镇藕缆桥村,公寓、商铺、厂房林立,人来车往,热闹却不失秩序。

  然而,曾经的藕缆桥村环境差、交通堵、纠纷多,被不少人吐槽“乱”。

  蝶变的背后,是海曙从薄弱处、细微处入手,开展零星房屋管理优化工作。“藕缆桥村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流动人口最多时有近3.5万人。人口密度高、商业形态杂,大拆大建不现实。”高桥镇纪委书记、藕缆桥村联村干部余伟曙说,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治共享,逐步破解“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三大难题,以物业“小支点”撬动治理“大格局”。

  海曙在藕缆桥村开展基层治理破难的创新实验,是我市持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的生动写照。

  乡村治理水平和效能是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加快打造乡村振兴市域样板的重要支撑。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强调,要在促进乡村善治上创样板做示范,聚力实施“百镇平安、千村善治、万个网格”基层治理提效工程,建强基层组织,重塑治理体系,强化多元共治,塑造充满活力、治理有效、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近年来,随着常住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率持续攀升,基层治理碎片化等难题接踵而至。为祛除固有治理体系中存在的“顽疾”,海曙制定党建联建导则,全面激活党建资源和治理资源,打造“组织全域融合、资源全景亮显、需求即时感知、问题靶向破解”的村社治理“活地图”。

  去年4月,海曙锚定群众需求,对藕缆桥等一批城郊村实施改造优化。区里专门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区级部门整理资源清单与试点单位对接,为其赋能。目前,海曙已在高桥、古林、石碶等12个镇(街道)实施零星房屋管理优化提升工程。经过治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社会管理有序,村民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

  海曙有164个建制村,城中村、城郊村与山区村并存,地域分布广。如何精准回应群众诉求,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海曙探索构建“1+X”党建联建体系,即1个镇街村社党组织+“X”个机关、企事业单位。针对山区村资源薄弱、设施条件不足的现状,该区首创区村联营全域党建联建。党建联建在乡村“薄弱处”发挥作用,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投,推进乡村整片建强。

  海曙还将新乡贤作为微网格长、民情联络员、矛盾调解师等,纳入网格,发挥“柔治理”优势。到目前为止,海曙已在乡村构建572个网格、2229个微网格,新组建的139个党建联建带动332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村社治理。

  海曙区14名区政协委员与洞桥镇20个村社签约结对,一年多来帮助解决村共富工坊加工品类单一、村民就业技能欠缺等十余个难题,让网格真正成为“采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民生难题”的前沿阵地。在龙观、章水等地,群众就医不便。海曙组建高山巡回医疗队,为18个高山村的7300余名群众提供医疗问诊等各类服务,平均一年解决需求1.6万个。

  乡村治理,需要创新汇智,提升治理效能。海曙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区有800多项发生频率高、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执法事项,赋权给镇、街道实施,同时用大数据做好“微治理”。

  古林镇通过开发“智治大脑”,打造数据贯通、智能检测、高效流转、可视可感的统一指挥体系,去年前10个月上报1.6万余条各类事件信息,处理率100%。“古林流动人口多,社会矛盾易发。”该镇党委书记王光阳说,通过数字赋能,全镇在最前沿处有了发现矛盾问题的“火眼金睛”,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交叉执法、重复执法、监管缺位等难点痛点,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乡村善治,凝聚人心,激发干群建设村庄、发展经济的动力。集士港镇深溪村大力盘活资源,飞鸟骑行公园、南山自然营地等文旅项目相继落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300万元,是20年前的26倍,曾经的困难村蝶变为如今的“网红”村。

  激发乡村治理高效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近年来,我市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依靠数字赋能,实现乡村整体智治,推动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升。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完善党建统领治理机制、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深化乡村治理品牌创建推广,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以"小支点"撬动治理"大格局" 创新提效共绘乡村善治新画卷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4-01-07 06:59:00

  记者 孙吉晶陈朝霞

  海曙区委报道组孙 勇

  走进位于城乡接合部的海曙区高桥镇藕缆桥村,公寓、商铺、厂房林立,人来车往,热闹却不失秩序。

  然而,曾经的藕缆桥村环境差、交通堵、纠纷多,被不少人吐槽“乱”。

  蝶变的背后,是海曙从薄弱处、细微处入手,开展零星房屋管理优化工作。“藕缆桥村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流动人口最多时有近3.5万人。人口密度高、商业形态杂,大拆大建不现实。”高桥镇纪委书记、藕缆桥村联村干部余伟曙说,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治共享,逐步破解“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三大难题,以物业“小支点”撬动治理“大格局”。

  海曙在藕缆桥村开展基层治理破难的创新实验,是我市持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的生动写照。

  乡村治理水平和效能是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加快打造乡村振兴市域样板的重要支撑。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强调,要在促进乡村善治上创样板做示范,聚力实施“百镇平安、千村善治、万个网格”基层治理提效工程,建强基层组织,重塑治理体系,强化多元共治,塑造充满活力、治理有效、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近年来,随着常住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率持续攀升,基层治理碎片化等难题接踵而至。为祛除固有治理体系中存在的“顽疾”,海曙制定党建联建导则,全面激活党建资源和治理资源,打造“组织全域融合、资源全景亮显、需求即时感知、问题靶向破解”的村社治理“活地图”。

  去年4月,海曙锚定群众需求,对藕缆桥等一批城郊村实施改造优化。区里专门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区级部门整理资源清单与试点单位对接,为其赋能。目前,海曙已在高桥、古林、石碶等12个镇(街道)实施零星房屋管理优化提升工程。经过治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社会管理有序,村民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

  海曙有164个建制村,城中村、城郊村与山区村并存,地域分布广。如何精准回应群众诉求,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海曙探索构建“1+X”党建联建体系,即1个镇街村社党组织+“X”个机关、企事业单位。针对山区村资源薄弱、设施条件不足的现状,该区首创区村联营全域党建联建。党建联建在乡村“薄弱处”发挥作用,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投,推进乡村整片建强。

  海曙还将新乡贤作为微网格长、民情联络员、矛盾调解师等,纳入网格,发挥“柔治理”优势。到目前为止,海曙已在乡村构建572个网格、2229个微网格,新组建的139个党建联建带动332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村社治理。

  海曙区14名区政协委员与洞桥镇20个村社签约结对,一年多来帮助解决村共富工坊加工品类单一、村民就业技能欠缺等十余个难题,让网格真正成为“采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民生难题”的前沿阵地。在龙观、章水等地,群众就医不便。海曙组建高山巡回医疗队,为18个高山村的7300余名群众提供医疗问诊等各类服务,平均一年解决需求1.6万个。

  乡村治理,需要创新汇智,提升治理效能。海曙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区有800多项发生频率高、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执法事项,赋权给镇、街道实施,同时用大数据做好“微治理”。

  古林镇通过开发“智治大脑”,打造数据贯通、智能检测、高效流转、可视可感的统一指挥体系,去年前10个月上报1.6万余条各类事件信息,处理率100%。“古林流动人口多,社会矛盾易发。”该镇党委书记王光阳说,通过数字赋能,全镇在最前沿处有了发现矛盾问题的“火眼金睛”,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交叉执法、重复执法、监管缺位等难点痛点,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乡村善治,凝聚人心,激发干群建设村庄、发展经济的动力。集士港镇深溪村大力盘活资源,飞鸟骑行公园、南山自然营地等文旅项目相继落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300万元,是20年前的26倍,曾经的困难村蝶变为如今的“网红”村。

  激发乡村治理高效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近年来,我市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依靠数字赋能,实现乡村整体智治,推动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升。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完善党建统领治理机制、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深化乡村治理品牌创建推广,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