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当传统中医药遇上现代“黑科技” 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2024-03-06 08:37:53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九为健康与华为的工作人员联合推动大模型落地。记者严瑾摄

当前,刷屏全网的ChatGPT和Sora,让AI大模型走进大众视野。除了聊天和视频应用外,AI大模型也正在走进千行百业,掀起垂直行业的革命。在宁波镇海,有一家互联网科技企业,正试水“中医药+AI大数据”,走出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之路。它就是浙江九为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为健康)。2月28日,该公司与华为联合建设的九为盘古中医药大模型项目正式启动,旨在借AI和大数据提升中医药研发效率,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探索更多可能性。

当传统中医药遇上现代“黑科技”,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记者来到九为健康一探究竟。

当中医药邂逅大数据

“来,尝尝我们的参精气血茶!”记者刚走进九为健康的大厅,工作人员便端来一杯热腾腾的饮品,他告诉记者,“这是我们根据中医药大数据自主研发的药食同源产品,里面的人参、枸杞、黄精、玉竹等药材配比是在AI辅助下独家生成的。”

中医药与AI大数据,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概念,为何能“梦幻联动”?

九为健康总经理王巍回应了记者的好奇:“诚如我们所知,中医理论主要表现为哲学思想,难以被科学论证。传统中草药成分不明确、作用机制不清晰、毒副作用难评估,给中药研发带来巨大挑战。而我们通过产学研合作,联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得主、西北大学王永华教授及其团队,破解了这一痛点。”

王巍介绍,王永华团队搭建的国内首个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能够对中药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靶点预测、疾病诊断适配,颠覆了传统的药物研发模式,使之提质增效。该平台已进入国内100多所院校,成功应用于1500多个新老药物的开发和研究。

“有了这款‘神器’,广大药企可以搭建中药‘虚拟人’,模拟不同配方药物的治疗效果。比如,甘草能止咳,但究竟剂量多少合适、搭配哪些药引,都能经平台测算而得出数据。基于TCMSP,我们在短短半年内研发出100多款药食同源食品,即将投入市场。”王巍称。

用AI大模型为行业赋能

仅有大数据还不够,AI的“大力出奇迹”,能够让各行各业“跑”出更快加速度。

去年,ChatGPT“走红”,激发了业内人士对大模型的关注,而事关民生、场景丰富的医疗行业,恰是垂直大模型落地的最佳领域之一。九为健康投入超1000万元“牵手”华为云,联合创新打造九为盘古中医药大模型,预计今年5月底正式对外发布。

“我们将TCMSP平台里10余万种中医药的名称、疗效、病例等数据,导入大模型进行训练,再由AI快速计算出最合适的药物配方。原本需要挨个检索数据库的工作,将被AI的‘大脑’取代,得以大幅缩短中药研发周期,加快新药上市,并辅助医生诊断,为患者推荐处方。”王巍表示。

在企业端,按照王巍的设想,该模型的落地将带动宁波医药产业链协同发展。比如,宁波海曙的贝母、黄精等药材种植商,可借助AI获得精加工的配方,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在镇海,从事脉诊仪等医疗设备的制造商,能通过AI诊疗数据延伸服务链。

在消费端,王永华教授指出,盘古大模型有望更好地挖掘中医药治疗复杂疾病的潜力,“通过收集、整合、分析大量病历和个人健康信息,AI大模型有望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甚至成为‘专属医疗顾问’,有助于预防疾病发生、提升健康水平。”

●记者手记

近年来,ChatGPT的“狂飙”,拉开了AI大模型时代的序幕。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曾说:“AI大模型,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最有力的工具。未来属于会正确使用大模型的人。”

九为健康瞄准“大健康”赛道,联合专家团队从中医药入手,打造垂直行业大模型,既体现宁波企业拥抱前沿科技的前瞻视野,又在生物医药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补上了一块为传统医学融入现代科技的“拼图”。

有业内人士认为,AI大模型只有从通用进入到垂直,转到产业落地,才能证明真正的价值。除了中医药外,宁波的绿色石化、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相关企业,同样可以考虑借AI大模型提升研发和制造效率。这也是九为健康作为“先行者”带来的启示。

记者严瑾 通讯员李世研 陆之麟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当传统中医药遇上现代“黑科技” 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4-03-06 08:37:53

九为健康与华为的工作人员联合推动大模型落地。记者严瑾摄

当前,刷屏全网的ChatGPT和Sora,让AI大模型走进大众视野。除了聊天和视频应用外,AI大模型也正在走进千行百业,掀起垂直行业的革命。在宁波镇海,有一家互联网科技企业,正试水“中医药+AI大数据”,走出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之路。它就是浙江九为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为健康)。2月28日,该公司与华为联合建设的九为盘古中医药大模型项目正式启动,旨在借AI和大数据提升中医药研发效率,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探索更多可能性。

当传统中医药遇上现代“黑科技”,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记者来到九为健康一探究竟。

当中医药邂逅大数据

“来,尝尝我们的参精气血茶!”记者刚走进九为健康的大厅,工作人员便端来一杯热腾腾的饮品,他告诉记者,“这是我们根据中医药大数据自主研发的药食同源产品,里面的人参、枸杞、黄精、玉竹等药材配比是在AI辅助下独家生成的。”

中医药与AI大数据,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概念,为何能“梦幻联动”?

九为健康总经理王巍回应了记者的好奇:“诚如我们所知,中医理论主要表现为哲学思想,难以被科学论证。传统中草药成分不明确、作用机制不清晰、毒副作用难评估,给中药研发带来巨大挑战。而我们通过产学研合作,联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得主、西北大学王永华教授及其团队,破解了这一痛点。”

王巍介绍,王永华团队搭建的国内首个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能够对中药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靶点预测、疾病诊断适配,颠覆了传统的药物研发模式,使之提质增效。该平台已进入国内100多所院校,成功应用于1500多个新老药物的开发和研究。

“有了这款‘神器’,广大药企可以搭建中药‘虚拟人’,模拟不同配方药物的治疗效果。比如,甘草能止咳,但究竟剂量多少合适、搭配哪些药引,都能经平台测算而得出数据。基于TCMSP,我们在短短半年内研发出100多款药食同源食品,即将投入市场。”王巍称。

用AI大模型为行业赋能

仅有大数据还不够,AI的“大力出奇迹”,能够让各行各业“跑”出更快加速度。

去年,ChatGPT“走红”,激发了业内人士对大模型的关注,而事关民生、场景丰富的医疗行业,恰是垂直大模型落地的最佳领域之一。九为健康投入超1000万元“牵手”华为云,联合创新打造九为盘古中医药大模型,预计今年5月底正式对外发布。

“我们将TCMSP平台里10余万种中医药的名称、疗效、病例等数据,导入大模型进行训练,再由AI快速计算出最合适的药物配方。原本需要挨个检索数据库的工作,将被AI的‘大脑’取代,得以大幅缩短中药研发周期,加快新药上市,并辅助医生诊断,为患者推荐处方。”王巍表示。

在企业端,按照王巍的设想,该模型的落地将带动宁波医药产业链协同发展。比如,宁波海曙的贝母、黄精等药材种植商,可借助AI获得精加工的配方,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在镇海,从事脉诊仪等医疗设备的制造商,能通过AI诊疗数据延伸服务链。

在消费端,王永华教授指出,盘古大模型有望更好地挖掘中医药治疗复杂疾病的潜力,“通过收集、整合、分析大量病历和个人健康信息,AI大模型有望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甚至成为‘专属医疗顾问’,有助于预防疾病发生、提升健康水平。”

●记者手记

近年来,ChatGPT的“狂飙”,拉开了AI大模型时代的序幕。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曾说:“AI大模型,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最有力的工具。未来属于会正确使用大模型的人。”

九为健康瞄准“大健康”赛道,联合专家团队从中医药入手,打造垂直行业大模型,既体现宁波企业拥抱前沿科技的前瞻视野,又在生物医药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补上了一块为传统医学融入现代科技的“拼图”。

有业内人士认为,AI大模型只有从通用进入到垂直,转到产业落地,才能证明真正的价值。除了中医药外,宁波的绿色石化、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相关企业,同样可以考虑借AI大模型提升研发和制造效率。这也是九为健康作为“先行者”带来的启示。

记者严瑾 通讯员李世研 陆之麟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