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全程站立!77岁的诺奖得主切哈诺沃在甬分享
2024-03-17 21:05: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活动现场

中国宁波网记者黄合 通讯员李九伟

我们能永远保持年轻吗?我们能治愈所有疾病?代价是什么?……3月17日下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阿龙·切哈诺沃教授受邀来到宁波,分享关于医学领域的重大革命和前沿变革。

此次活动为“科学咖啡馆”对话诺奖暨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第230讲,由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宁波大学主办。在近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和问答过程中,切哈诺沃教授带来了干货满满的“精神食粮”,让与会者直呼“受益良多”。

关于专业

基因测序,医学史上的重要飞跃

在人类和疾病斗争的漫漫征途中,人类一次次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比如抗生素、疫苗、X射线等等手段,对抗疾病、延长寿命,努力靠近关于“永葆青春”的美好梦想。

但是,即使是诺奖获得者,切哈诺沃教授面对“我们能否治愈所有疾病”的问题,依旧选择了“不知道”的回答。

现场,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人类发现药物的进程。一开始,药物的发现是依靠“机缘巧合”,比如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化学的长足发展,人类开始建立大型化合物库,建立系统化的筛选机制。

不过,因为年龄、身体状况、发病时间、病症阶段、外在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人的情况更为复杂。21世纪后,医学进入到个性化、预测、预防和参与的阶段。“我们借助DNA测序的工具,根据每个人的基因开发匹配和个人更为‘适合’的药物——我认为这是医学史上最重要的飞跃。”切哈诺沃教授说。

在这个场景里,现代医学甚至可以直接“预判未来”。切哈诺沃教授举了个例子,比如,你因为胸痛到医院看病,医生可以直接通过基因测序,告诉你未来十年心脏的变异情况和存在问题。“同时,医学教育也在发生改变,计算机科学深入参与的基因库也成了医学院里的重要课程。”他说。

“当然,我们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基因隐私。但作为研究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问题、界定问题,再提出解决方案。我们要相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切哈诺沃说,目前自己的实验室正通过这一工具开发药物,希望通过药物和疾病的精准匹配,尽可能减少对患者金钱、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和浪费。

活动现场

关于做事

保持好奇心,学会面对失败并克服它

“在具体研究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挫折?”“为什么会选择从外科医生成为科学研究者?”“如何让学生始终保持做研究的热情?”……

面对这些来自现场的提问,77岁的切哈诺沃教授作为“过来者”,坦率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作为外科医生,我只能一个一个治疗具体的患者;但作为研究者,一个医学的突破就可以影响上百万人的生活。比如,一个抗癌药物的发现,就可以让世界上更多的患者提升生活品质。”切哈诺沃教授说。

在他看来,科学的魅力,也是在于遇到挑战,然后以一种固执、耐心的态度去对待,最终克服它。“没有人是百分百成功的,要学会面对失败。如果你一直成功,可能是你目前从事的领域门槛太低,你需要挑战自己。”

2004年,切哈诺沃教授因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其实,在此之前,他所在的团队早在1976年就关注到这一现象,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想到这可能是个有用的发现。

“我们花了整整20年时间才揭秘这一机制,就像在沙漠中一样,一直在黑暗中探索,向着未来前进,努力去改变医学的面貌。”切哈诺沃教授说。

他也表示,好奇心是基础。“我的研究,一开始也是很小的东西,只是因为好奇,跟着直觉走,后来才知道这很重要。所以,大家要先有好奇心,从问问题开始,然后在不断展开的过程中,发现其‘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关于做人

一堂分享,是一次对年轻人的启迪

活动现场,大多是脸上还带着青涩稚气的大学生、高中生。他们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一堂来自诺奖获得者的面对面分享,带来的成长和收获或许更为深远。

记者注意到,主办方虽然准备了椅子,但切哈诺沃教授选择全程站立,跟同学们互动交流,体现了大家和师者的气度和风范。

切哈诺沃教授与师生代表们合影

今年才高一的龚谊是镇海中学的学生,也是我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团队的优秀学员。目前,他正在镇中的支持下,在宁波市农科院凌建刚研究员团队指导下,开展关于食品加工领域科研项目的探索研究。

从“长大要当科学家”的许愿到如今即将做出人生职业选择,他坦言在切哈诺沃教授身上,学到了何为科研精神。“做科研,不能很功利。要做好历经很长周期的研究、而不是迅速意识到研究成果重要性的准备。”龚谊说。

切哈诺沃教授为镇海中学签名

江珂欣则是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的学生,也是现场被选中提问的“幸运儿”:“因为学科上有一些相关性,所以特意来现场面对面听课。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于我们的提问,教授回答得非常具体详细,一点都不敷衍。”

据悉,“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于2001年设立,目前已邀请国内外200余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前来分享。讲座以“院士名家、引导人生”为主旨,深受师生欢迎,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是浙江省首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项目,也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宁波大学)的重要项目。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全程站立!77岁的诺奖得主切哈诺沃在甬分享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03-17 21:05:00

活动现场

中国宁波网记者黄合 通讯员李九伟

我们能永远保持年轻吗?我们能治愈所有疾病?代价是什么?……3月17日下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阿龙·切哈诺沃教授受邀来到宁波,分享关于医学领域的重大革命和前沿变革。

此次活动为“科学咖啡馆”对话诺奖暨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第230讲,由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宁波大学主办。在近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和问答过程中,切哈诺沃教授带来了干货满满的“精神食粮”,让与会者直呼“受益良多”。

关于专业

基因测序,医学史上的重要飞跃

在人类和疾病斗争的漫漫征途中,人类一次次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比如抗生素、疫苗、X射线等等手段,对抗疾病、延长寿命,努力靠近关于“永葆青春”的美好梦想。

但是,即使是诺奖获得者,切哈诺沃教授面对“我们能否治愈所有疾病”的问题,依旧选择了“不知道”的回答。

现场,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人类发现药物的进程。一开始,药物的发现是依靠“机缘巧合”,比如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化学的长足发展,人类开始建立大型化合物库,建立系统化的筛选机制。

不过,因为年龄、身体状况、发病时间、病症阶段、外在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人的情况更为复杂。21世纪后,医学进入到个性化、预测、预防和参与的阶段。“我们借助DNA测序的工具,根据每个人的基因开发匹配和个人更为‘适合’的药物——我认为这是医学史上最重要的飞跃。”切哈诺沃教授说。

在这个场景里,现代医学甚至可以直接“预判未来”。切哈诺沃教授举了个例子,比如,你因为胸痛到医院看病,医生可以直接通过基因测序,告诉你未来十年心脏的变异情况和存在问题。“同时,医学教育也在发生改变,计算机科学深入参与的基因库也成了医学院里的重要课程。”他说。

“当然,我们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基因隐私。但作为研究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问题、界定问题,再提出解决方案。我们要相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切哈诺沃说,目前自己的实验室正通过这一工具开发药物,希望通过药物和疾病的精准匹配,尽可能减少对患者金钱、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和浪费。

活动现场

关于做事

保持好奇心,学会面对失败并克服它

“在具体研究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挫折?”“为什么会选择从外科医生成为科学研究者?”“如何让学生始终保持做研究的热情?”……

面对这些来自现场的提问,77岁的切哈诺沃教授作为“过来者”,坦率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作为外科医生,我只能一个一个治疗具体的患者;但作为研究者,一个医学的突破就可以影响上百万人的生活。比如,一个抗癌药物的发现,就可以让世界上更多的患者提升生活品质。”切哈诺沃教授说。

在他看来,科学的魅力,也是在于遇到挑战,然后以一种固执、耐心的态度去对待,最终克服它。“没有人是百分百成功的,要学会面对失败。如果你一直成功,可能是你目前从事的领域门槛太低,你需要挑战自己。”

2004年,切哈诺沃教授因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其实,在此之前,他所在的团队早在1976年就关注到这一现象,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想到这可能是个有用的发现。

“我们花了整整20年时间才揭秘这一机制,就像在沙漠中一样,一直在黑暗中探索,向着未来前进,努力去改变医学的面貌。”切哈诺沃教授说。

他也表示,好奇心是基础。“我的研究,一开始也是很小的东西,只是因为好奇,跟着直觉走,后来才知道这很重要。所以,大家要先有好奇心,从问问题开始,然后在不断展开的过程中,发现其‘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关于做人

一堂分享,是一次对年轻人的启迪

活动现场,大多是脸上还带着青涩稚气的大学生、高中生。他们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一堂来自诺奖获得者的面对面分享,带来的成长和收获或许更为深远。

记者注意到,主办方虽然准备了椅子,但切哈诺沃教授选择全程站立,跟同学们互动交流,体现了大家和师者的气度和风范。

切哈诺沃教授与师生代表们合影

今年才高一的龚谊是镇海中学的学生,也是我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团队的优秀学员。目前,他正在镇中的支持下,在宁波市农科院凌建刚研究员团队指导下,开展关于食品加工领域科研项目的探索研究。

从“长大要当科学家”的许愿到如今即将做出人生职业选择,他坦言在切哈诺沃教授身上,学到了何为科研精神。“做科研,不能很功利。要做好历经很长周期的研究、而不是迅速意识到研究成果重要性的准备。”龚谊说。

切哈诺沃教授为镇海中学签名

江珂欣则是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的学生,也是现场被选中提问的“幸运儿”:“因为学科上有一些相关性,所以特意来现场面对面听课。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于我们的提问,教授回答得非常具体详细,一点都不敷衍。”

据悉,“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于2001年设立,目前已邀请国内外200余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前来分享。讲座以“院士名家、引导人生”为主旨,深受师生欢迎,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是浙江省首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项目,也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宁波大学)的重要项目。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