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网编前语
全民阅读,四季书香。在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甬派客户端与天一阁博物院联合推出“晒晒你家书香味”活动,充分展示宁波书藏古今的文化品位和城市格调。请广大网友“晒晒”自家的书香味,可以是珍品古籍,也可以是手稿信札,还可以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藏书。
书香传承人简介:
周山涓,宁波籍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采茶舞曲》的作者周大风的侄女,宁波市北仑区周大风故居主理人。自2007年大风先生回北仑故乡,开始参与大风先生的书籍档案整理工作,坚持至今。
中国宁波网记者 张芯蕊 通讯员 王伊婧
周大风的侄女周山涓。
初春,位于北仑大碶牌门村127号的一幢米黄色小楼前,一株百年黄杨冒出绿芽。2007年,5辆大货车载着书籍、音像资料、乐器等上千件物品随周大风先生一同隐归此处,让宁静优美的乡村多了一隅书香。
一晃十余年过去,大风先生斯人已逝,但这里的氤氲书香从未消散。
“老一辈人学音乐条件很艰苦,历尽曲折,深知书籍的宝贵与得来不易,所以大风先生对我嘱托,务必将这里的书籍守护好。”只要一有时间,周大风的侄女周山涓便会来到这里整理书籍,擦拭乐器,她笑言,这是她的“业余”爱好。
位于北仑的周大风故居。庄钒/摄
一篇写在书里的随笔
“整理大风先生的书籍,总能发现惊喜。”周山涓说,“大风先生喜欢在看过的书籍上做笔记,有时是眉批,有时是旁注。每每看到,都倍感亲切。”
书柜夹层里,一本由英国帕劳特著作、贺绿汀翻译的《和声学理论与实用》的书籍让周山涓印象格外深刻,“这本书的最后几页里,大风先生洋洋洒洒手写千字,用一篇《旧物归赵有感》记录了这本书的前世今生,也让我看到了先生对书籍的爱惜。”
就着书上的笔迹,周山涓说:“1940年,17岁的大风先生还在上海的工厂里做工徒,每月工资只有3银元,却以4.5银元购得此书,可见大风先生艰苦求乐。”
笔记里记叙着,战乱年代,藏书不易,大风先生辗转香港、广州、上海多地,只能将这本书贴身保管。“甚至有一次,他在经过江西赣州时在鄱阳湖不慎落水,什么都不管不顾,先把这本书从水里打捞出来。”
周大风先生手写稿《旧物归赵有感》。
周山涓指着书页间发霉的黄斑讲起,“你看这本书现在都已泛黄起皱,很不平整,因为那次落水对它侵蚀很大。”
虽躲过战乱、落水,但这本书几经亲友借阅,最终还是不知所终。直到1961年,在上海的一家旧书铺里,周大风再次见到这本书的时候,喜出望外,感慨万分,“旧物璧还,大风先生随手写下这些文字,也就有了关于这本书的有趣故事。”
每每看到这些笔记,再看看这些书,周山涓常常感慨老一辈人对书籍的珍惜,非寻常可比。而这样的笔记、故事在周山涓眼里,更是大风先生留下的“音像资料”,与书籍一般珍贵,“那是一种见字如面的感觉。”
大风先生旧照。
让这里书香依旧
“整理大风先生的书,又何尝不是在分享他的故事,感受他的情感,体验他的生活。”
周山涓说,书是大风先生最宝贵的东西。“当初在设计这幢小楼的时候,大风先生不仅将温度、湿度、光线最适宜的房间留作书房,还反复叮嘱书柜一定要多。”
可没想到浩浩荡荡的几车藏书搬过来,还是有很多书籍无处安放。“没有办法,只好在卧室、客厅、音响间都加装了书柜,每个房间的角落都不放过。”周山涓说。
在大风先生居住在北仑的5年多时间里,伯父侄女俩经常在书房里交流。“书房里这张特别大的书桌深得先生喜欢,因为它面对面坐下两个人也不拥挤,常常是他口述,我记录。有时候他写好文字,我来校对。有时候我也请教他好些问题,他真的是有问必答,还带给你很多启发。”
渐渐地,两个人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我们一起整理书籍,不仅仅是分类归纳,更是去填补这些书籍、文稿背后的故事与经历。”
大风先生的音乐书籍。庄钒/摄
“我也会采访他,听他讲许多在我们眼里已经非常遥远的人和事,如毛泽东、周恩来等,大风先生都见过面。而像《采茶舞曲》与周恩来的故事,大家都已耳熟能详。”周山涓说,在一段段口述的历史中,保存下来的也是时代的记忆。
大风先生离开后,这份艰巨的工作便留给了周山涓。也许是为了大风先生的嘱托,也许是周山涓自己与这一屋子的书有了深厚的情谊,不知不觉间,她已经守护在这里10多年了。
“我要把这批庞杂的书按照不同门类整理编码,再珍贵一点的就扫描做电子化,珍贵的音像资料送去转录……”尽管忙活了这么久,周山涓坦言,“可能也就完成了一半。”
接下来的目标,周山涓想让大风先生故居里的书“活”起来,“大风先生的藏书是这座故居的灵魂,但藏而不读,大风先生积累一生的书籍也就失去了意义。”
“老一辈音乐家学习不易,更愿意用自己的‘余热’去帮助更多热爱音乐文化的人。”周山涓说,“将这些宝贵的书籍、资料传承下去,也是大风先生的初心。”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