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社区共富咖啡屋正开展亲子做风筝活动。赵静 叶丛开 摄
中国宁波网记者 王博 通讯员 陆婧楠 凌沪琼 宓伊沛 文/摄
看书、闲聊,体验咖啡制作……今天中午,鄞州区东柳街道中兴社区共富咖啡屋内,一片其乐融融。
这个60平方米的小屋,本是一处闲置许久的社区配套用房。去年,中兴社区委托第三方对小屋进行装修升级,添置桌椅、吧台、咖啡机,悬挂精美手工艺品,让“闲置小屋”变身“浪漫满屋”。
长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社区配套用房虽然面积不大,却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为民服务、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的重要阵地之一。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社区配套用房存在闲置、利用率低等问题:有的因政策壁垒、管理权属不清,被私人长期占用;有的已打造为各类阵地、功能室,但长期闲置……
宁波有150多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的社区配套用房,少则上千平方米、多则几万平方米,且有相当比例处于闲置状态。
社区配套用房改造为居民会客厅。
为何要盘活这些社区配套用房呢?
宁波大学研究社会学博士王浩认为,盘活社区配套用房,除了避免资源浪费,还可以卸载政府部分压力,激活自治力量,更好地惠及百姓。
泰和社区开展便民活动。蓝卫明/摄
钟公庙街道位于我市中心城区,是一个年轻的街道,11.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93个住宅小区。今年3月,该街道组织17个社区上台“比武”,现场“晒”社区配套用房如何使用。以“比武”为契机,该街道共盘活室内闲置空间1.1万平方米,盘活架空层、口袋公园等户外闲置空间约2200平方米。
多年来,社区配套用房主要由各基层政府支配,无论是打造办事大厅、活动中心,还是各类党建、妇联、普法阵地,从设计到装修,再到后期管理,多为政府大包大揽。此举,给政府带来不小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社区配套用房的作用发挥。以某社区一处200平方米的社区配套用房为例,花十几万元装修升级后,常年大门紧锁,最长的时候两个月无人问津。
前不久,东柳街道收集了12个社区近3万平方米的闲置空间,围绕老年餐厅、共享客厅、图书室等居民需求,发布“心愿”榜,邀请社会组织前来“相亲”。最终,3个社区与3个社区组织达成合作意向。以安居社区为例,一处108平方米的挑高架空层已于去年被改造为百姓会客厅,但使用频率不高,运营也主要依托社区;双方“牵手”后,该会客厅将由社会组织进行自我造血式运作,适当收取一些成本,为广大居民开设书法、绘画、非洲鼓等课程。
社区与社会组织“联姻”。
关于如何盘活社区配套用房,记者连日来走访了多个乡镇(街道)。
鄞州区东胜街道泰和社区党委副书记蓝卫明在基层工作了十多年。他认为,盘活闲置的社区配套用房,首先应清产核资。有哪些社区配套用房、目前使用情况如何,逐一登记造册;对产权不清的,不要怕麻烦,必须前往政府部门调取底数。
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区配套用房,应有不同的盘活方案。“对于一些较大面积的,可考虑改建为文化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对于一些‘边角料’,可引进便利店、咖啡屋等,为居民提供更多生活便利。”鄞州区钟公庙街道长丰西片区党支部书记沈龙梅说。
长丰西片区开展手作香薰活动。
受访者普遍认为:社区配套用房如何盘活,需充分听取民意。
东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沈晓威希望依托社区配套用房,搭建“社企合力+公益补位+居民自治”平台,并利用该平台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的深度融合。同时,匹配链接专业力量打造全生命周期、可造血运营的社区生态,破解缺资源、缺空间、缺资金的难题。
钟公庙街道党工委书记郭琼颖认为,要通过党建联建,实现阵地联建、服务联抓、活动联办,探索“政府部门搭台+联建单位出力+群众参与”模式,有效延伸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等社区服务功能,确保盘活后的社区配套用房真正服务居民。
泰和社区将一处闲置用房改造为儿童之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眼下,各地正多措并举探索盘活社区配套用房:
海曙区白云街道丽雅社区将一处800平方米的社区配套用房改造为百姓健身房,科学布局羽毛球、乒乓球、力量器械及沐浴、更衣区域;
江北区盘活社区配套用房,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户外社区文化空间、全天候使用邻里共享空间、智慧卫生服务站、共享书房等生活空间;
鄞州区东胜街道泰和社区将一处闲置的水泵房改造为儿童之家,无偿提供托幼、亲子阅读服务,还鼓励孩子们发挥奇思妙想,助力社区治理。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