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如何读经典?
2024-04-23 15:34: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文化进万家

“我陪孩子读经典”2024年宁波市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上,孩子们诵读《三字经》。

中国宁波网记者黄银凤 张芯蕊

琅琅书声,走出翰林雅士;落笔生花,伴读诗书风雅。书香之城一年一度的阅读盛事在“南国书城开启。今年开始,“我陪孩子读经典”成为宁波全民阅读活动的主题。经典书单发布,走读点位出炉,特色活动层出不穷,首批12万册经典书籍免费发放……一时之间,四明大地书声琅琅,书香宁波馥郁芬芳。

如今,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前所未有的便捷,各类畅销书不断涌现,各种阅读指南、推荐书单时时刷新。但当繁荣热闹过后,掩卷沉思,我们发现,“书林”新叶催旧叶,却总有一类“长青”,那就是经典作品。

那么,什么是经典?如何读经典?为何要陪孩子读经典?谁来陪?怎么陪?今天,我们不妨从“我陪孩子读经典”这个视角重新进行解读。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什么是经典?

对于“经典”,很难给出一个最准确的定义。去年,围绕“经典与未来”,宁波图书馆举办了一场儿童阅读论坛,会上有学者提出,经典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完美的体现。

也有学者认为,经过时间检验的那些由卓越的心灵孕育出的伟大经典作品,是指引人类精神前行的灯塔。阅读经典,就是与人类历史上最高贵的灵魂和最智慧的头脑对话。

无论哪种定义,都能看到经典承载着人类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无论如何分类,我们都能看出经典具有耐读的特性,并且具有重读的价值。

对此,4月21日发布的“我陪孩子读经典”推荐书单,也给出了它自己的答案。

从中华民族国学经典、新时代经典、宁波乡贤经典著作中,组织中小学名师等专业人士进行汇总、整理、筛选,按照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分级分层推出的“我陪孩子读经典”推荐书单,共200本经典书籍,为孩子们开辟了一条“致敬经典”的宁波路径。

北仑区凤凰城市书房阅读角。

今天我们读经典,不是在复旧。

“读经典,尤其是古典诗词,能更好地建立我们跟民族文化的血脉关联,理解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来宁波参加第十一届宁波文学周并担任“储吉旺文学奖”评委的《诗刊》副主编霍俊明表示,“因为我在《诗刊》工作,所以我特别想推荐《唐诗三百首》和清代李渔所作的《笠翁对韵》给大家,这两本书从诗歌、诗词吟诵的角度特别适合孩子们。读这些经典,对改造语言也是有意义的,因为那些千百年前的作家,掌握着把握语言的力量。”

确实,今天强调重读经典,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为了走向未来。

方太集团十几年来一直在企业内部推广国学,甚至连清洁工家庭都读国学经典,每天每位员工花15分钟来诵读经典,《论语》《大学》《中庸》等各种经典作品都在诵读之列,如果你在工作日早上八点到公司各个办公室走一走,可以听到像在校园里一样的琅琅读书声。

“为什么我们的员工能十几年如一日坚持诵读经典?那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尽管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但智慧还得从经典中去寻找。”方太集团副总裁孙利明说,“经典当中蕴含了很多古圣先贤的思想和智慧,其实你在读的过程当中,就是和圣贤思想交流和连接的一个过程。只有智慧才能推动我们向更远、更高的地方前行。”

此次发布的经典书单中,有28本选自宁波乡贤的经典著作。

宁波这个书藏古今的文化名城,海洋文化、阳明文化、藏书文化等特色文化如江河汇流,古老的耕读传统、深厚的藏书底蕴和执着的求知精神,让宁波人文荟萃、人才辈出。

以《三字经》为例,大儒王应麟写给天下孩子的这封“公开信”,穿越800年的历史烟云,直到今天仍在唤醒我们与中华传统文学经典面对面的初次相遇,它早已成为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赠书仪式。

“宁波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有着很深远的文脉,比如圣人王阳明,也是中国诗词大家,他的诗写得既朴素又深刻,还包含许多人生哲理,是非常好的文学作品,这些经典不读,那你想要成为一个作家,是很难的。”《诗刊》编委、第十一届“储吉旺文学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得者林莽高度评价宁波文化典籍并申明重读它们的必要性。

今天我们怎样读经典?

经典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读经典,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在这方面,宁波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走读经典,用脚步丈量文化的力量。

今年,宁波市梳理了适合家长、老师带孩子们走读游学的138个传统文化点位,结合“百万学生走读宁波”活动,让孩子们走进宁波历史文化遗址、文化名人故居,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可及可感学经典,身临其境品经典。

“只要走进城市的历史文化古迹,经典便不再遥不可及,而是从平面的文字提升到了立体的生活体验。”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天一阁的传奇故事成为很多经典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从吟诵天一阁的上百首诗词,再到余秋雨、冯骥才等作家创作的名篇,莫不如此。也正因此,在这里阅读经典,才更能体会到经典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沉浸式诵读,是阅读经典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很多孩子说看了《长安三万里》喜欢上了李白,所以,声音的确能让文字一下子有了具体的形象。”在“我陪孩子读经典”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全国总征选评委、在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担任青年李白的配音演员凌振赫分享了经典诵读的技巧。

诵读经典。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火遍全国,孩子们该如何去阅读经典?凌振赫认为,孩子们在诵读经典时最好以他们理解的状态来,没必要过度的声情并茂。在凌振赫看来,孩子真正长大的那天,这些经典读本的核心内容他自然就明白了,千万不要让孩子去表演性的朗读。

作为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宁波站的推广人,凌振赫表示,让孩子诵读经典,才能让经典传承不息。他也期待这样的活动形式继续在宁波生根发芽,今后可以向全国进行推广。

动员全社会力量,用“小读本”撬动“大文明”。

宁波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市)和社会阅读组织、图书馆、书店等共同携手,一起“陪孩子读经典”,用“小读本”撬动“大文明”——

方太集团的“青竹简国学计划”,向社会广泛推广国学,14年的坚持和努力,已在全国建立了21个国学图书社,组织了500多场国学公益活动,越来越多的人被中华优秀文化魅力折服,并加入共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行列;

在宁波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分龄分类采购编目,阅读资源丰富多彩,根据“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曹文轩儿童文学奖”等权威奖项的获奖图书书单引入优质图书后,他们的阅读期待得到精准满足;

133个“我陪孩子读经典”阅读角铺设在全市各个角落,越来越多“小而美”的新型阅读空间绽放街头巷尾,市民群众和小朋友们可在家门口尽享书香。

重提经典,我们为何不再“孤读”?

曾几何时,阅读被认为是独处的、安静的、沉浸的,但在这样一场“陪读经典”的活动中,我们看到阅读又可以是共享的、交流的、互动的。

阅读经典,为何需要陪伴?

以“经典陪读”带动“全民阅读”,阅读习惯的良好养成,陪伴是关键。

2020年亲子帐篷阅读挑战赛(宁波图书馆供图)。

“亲子阅读,看起来是读书,其实是以阅读为载体,引导孩子找到适合他自己的文字,从而在文字的作用下,慢慢养成他自己的品格和品味,走进属于他的精神世界,爱上阅读。”全国十佳最具影响力的绘本馆馆主、宁波十佳阅读推广人陈菁菁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育儿经历和绘本馆的创办历程,她认为经典所传达出的价值观、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是共通且有代表性的。

“陪读经典,其实是进一步发挥了经典的‘带动引领’作用。”陈菁菁说,“好的故事会在几代人中流传,好的阅读习惯也在这个过程中延续。”

有着十多年“陪读”经验的阅读推广人俞燕微向记者讲述几个暖心的小故事——

“一个二胎爸爸,通过陪伴两个孩子阅读,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育儿经,这是一个父亲的‘成长’。”

“还有很多宝妈,看她们陪孩子读书总是让我很动容,因为她们会变得越来越有耐心、越来越温柔,眼里充满了对孩子的赏识。”

“再说回我自己,看着许多成年人重新找回阅读的乐趣,沉浸在书香中,对我又何尝不是一种治愈与学习。”

……

在俞燕微看来,这是“阅读”的魅力,也是“陪伴”的力量。“我们所说的‘全民阅读’,可能就是全民对阅读的渴望,并在阅读中共同成长。”俞燕微说。

以“书香伴读”创造“社会共读”,陪伴也是一种启发。

“‘陪伴阅读’的意义,更是一种引领。”被儿子“种草”“天一讲堂”的丁艳已经成为一名忠实的听众,“每周讲堂结束后,我们母子俩经常会一同去寻找主讲老师推荐的书单来看。从朱赢椿的《虫子书》《虫子诗》,再到金庸的经典名著,已经记不清一同阅读了多少本书了。”

在丁艳看来,每一堂课上名家教授的领读,更是一次意义深刻的“对话”,“这是属于我和孩子两个人共同的成长。”

宁波市鄞州书城“我陪孩子读经典”书籍申领现场。

琅琅伴读声,不仅是知识中的共鸣,也是生活中的共情。

“在‘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发布的书单里有一本《宁波童谣寻声》,‘乡音声声’系列活动就是做那个‘发声’的人。”作为“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之“乡音声声”阅读分享课的主讲人之一,宁波图书馆馆员朱红宇一直在探索在愉快的阅读活动中保护流传千年的宁波地方文化,传承‘石骨铁硬’的宁波方言。

“方言是一本口口相传的‘书籍’,而我们‘阅读’它的方式就是用方言读童谣、讲绘本。”朱红宇说,“如果可以用一堂课的微薄力量去影响、启发更多的人,挽救我们的‘乡音’,留下我们的‘乡情’。那我们作为‘领读人’的角色,就算再小,也是有意义的。”

春色恰如许,正是读书时。没有谁,能够享尽世间所有的芬芳。但,没有谁,能够拒绝这人间独有而万有的书香。

愿思想的芬芳源远流长,经典的薪火烛照未来。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如何读经典?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04-23 15:34:00

“我陪孩子读经典”2024年宁波市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上,孩子们诵读《三字经》。

中国宁波网记者黄银凤 张芯蕊

琅琅书声,走出翰林雅士;落笔生花,伴读诗书风雅。书香之城一年一度的阅读盛事在“南国书城开启。今年开始,“我陪孩子读经典”成为宁波全民阅读活动的主题。经典书单发布,走读点位出炉,特色活动层出不穷,首批12万册经典书籍免费发放……一时之间,四明大地书声琅琅,书香宁波馥郁芬芳。

如今,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前所未有的便捷,各类畅销书不断涌现,各种阅读指南、推荐书单时时刷新。但当繁荣热闹过后,掩卷沉思,我们发现,“书林”新叶催旧叶,却总有一类“长青”,那就是经典作品。

那么,什么是经典?如何读经典?为何要陪孩子读经典?谁来陪?怎么陪?今天,我们不妨从“我陪孩子读经典”这个视角重新进行解读。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什么是经典?

对于“经典”,很难给出一个最准确的定义。去年,围绕“经典与未来”,宁波图书馆举办了一场儿童阅读论坛,会上有学者提出,经典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完美的体现。

也有学者认为,经过时间检验的那些由卓越的心灵孕育出的伟大经典作品,是指引人类精神前行的灯塔。阅读经典,就是与人类历史上最高贵的灵魂和最智慧的头脑对话。

无论哪种定义,都能看到经典承载着人类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无论如何分类,我们都能看出经典具有耐读的特性,并且具有重读的价值。

对此,4月21日发布的“我陪孩子读经典”推荐书单,也给出了它自己的答案。

从中华民族国学经典、新时代经典、宁波乡贤经典著作中,组织中小学名师等专业人士进行汇总、整理、筛选,按照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分级分层推出的“我陪孩子读经典”推荐书单,共200本经典书籍,为孩子们开辟了一条“致敬经典”的宁波路径。

北仑区凤凰城市书房阅读角。

今天我们读经典,不是在复旧。

“读经典,尤其是古典诗词,能更好地建立我们跟民族文化的血脉关联,理解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来宁波参加第十一届宁波文学周并担任“储吉旺文学奖”评委的《诗刊》副主编霍俊明表示,“因为我在《诗刊》工作,所以我特别想推荐《唐诗三百首》和清代李渔所作的《笠翁对韵》给大家,这两本书从诗歌、诗词吟诵的角度特别适合孩子们。读这些经典,对改造语言也是有意义的,因为那些千百年前的作家,掌握着把握语言的力量。”

确实,今天强调重读经典,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为了走向未来。

方太集团十几年来一直在企业内部推广国学,甚至连清洁工家庭都读国学经典,每天每位员工花15分钟来诵读经典,《论语》《大学》《中庸》等各种经典作品都在诵读之列,如果你在工作日早上八点到公司各个办公室走一走,可以听到像在校园里一样的琅琅读书声。

“为什么我们的员工能十几年如一日坚持诵读经典?那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尽管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但智慧还得从经典中去寻找。”方太集团副总裁孙利明说,“经典当中蕴含了很多古圣先贤的思想和智慧,其实你在读的过程当中,就是和圣贤思想交流和连接的一个过程。只有智慧才能推动我们向更远、更高的地方前行。”

此次发布的经典书单中,有28本选自宁波乡贤的经典著作。

宁波这个书藏古今的文化名城,海洋文化、阳明文化、藏书文化等特色文化如江河汇流,古老的耕读传统、深厚的藏书底蕴和执着的求知精神,让宁波人文荟萃、人才辈出。

以《三字经》为例,大儒王应麟写给天下孩子的这封“公开信”,穿越800年的历史烟云,直到今天仍在唤醒我们与中华传统文学经典面对面的初次相遇,它早已成为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赠书仪式。

“宁波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有着很深远的文脉,比如圣人王阳明,也是中国诗词大家,他的诗写得既朴素又深刻,还包含许多人生哲理,是非常好的文学作品,这些经典不读,那你想要成为一个作家,是很难的。”《诗刊》编委、第十一届“储吉旺文学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得者林莽高度评价宁波文化典籍并申明重读它们的必要性。

今天我们怎样读经典?

经典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读经典,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在这方面,宁波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走读经典,用脚步丈量文化的力量。

今年,宁波市梳理了适合家长、老师带孩子们走读游学的138个传统文化点位,结合“百万学生走读宁波”活动,让孩子们走进宁波历史文化遗址、文化名人故居,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可及可感学经典,身临其境品经典。

“只要走进城市的历史文化古迹,经典便不再遥不可及,而是从平面的文字提升到了立体的生活体验。”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天一阁的传奇故事成为很多经典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从吟诵天一阁的上百首诗词,再到余秋雨、冯骥才等作家创作的名篇,莫不如此。也正因此,在这里阅读经典,才更能体会到经典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沉浸式诵读,是阅读经典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很多孩子说看了《长安三万里》喜欢上了李白,所以,声音的确能让文字一下子有了具体的形象。”在“我陪孩子读经典”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全国总征选评委、在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担任青年李白的配音演员凌振赫分享了经典诵读的技巧。

诵读经典。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火遍全国,孩子们该如何去阅读经典?凌振赫认为,孩子们在诵读经典时最好以他们理解的状态来,没必要过度的声情并茂。在凌振赫看来,孩子真正长大的那天,这些经典读本的核心内容他自然就明白了,千万不要让孩子去表演性的朗读。

作为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宁波站的推广人,凌振赫表示,让孩子诵读经典,才能让经典传承不息。他也期待这样的活动形式继续在宁波生根发芽,今后可以向全国进行推广。

动员全社会力量,用“小读本”撬动“大文明”。

宁波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市)和社会阅读组织、图书馆、书店等共同携手,一起“陪孩子读经典”,用“小读本”撬动“大文明”——

方太集团的“青竹简国学计划”,向社会广泛推广国学,14年的坚持和努力,已在全国建立了21个国学图书社,组织了500多场国学公益活动,越来越多的人被中华优秀文化魅力折服,并加入共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行列;

在宁波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分龄分类采购编目,阅读资源丰富多彩,根据“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曹文轩儿童文学奖”等权威奖项的获奖图书书单引入优质图书后,他们的阅读期待得到精准满足;

133个“我陪孩子读经典”阅读角铺设在全市各个角落,越来越多“小而美”的新型阅读空间绽放街头巷尾,市民群众和小朋友们可在家门口尽享书香。

重提经典,我们为何不再“孤读”?

曾几何时,阅读被认为是独处的、安静的、沉浸的,但在这样一场“陪读经典”的活动中,我们看到阅读又可以是共享的、交流的、互动的。

阅读经典,为何需要陪伴?

以“经典陪读”带动“全民阅读”,阅读习惯的良好养成,陪伴是关键。

2020年亲子帐篷阅读挑战赛(宁波图书馆供图)。

“亲子阅读,看起来是读书,其实是以阅读为载体,引导孩子找到适合他自己的文字,从而在文字的作用下,慢慢养成他自己的品格和品味,走进属于他的精神世界,爱上阅读。”全国十佳最具影响力的绘本馆馆主、宁波十佳阅读推广人陈菁菁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育儿经历和绘本馆的创办历程,她认为经典所传达出的价值观、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是共通且有代表性的。

“陪读经典,其实是进一步发挥了经典的‘带动引领’作用。”陈菁菁说,“好的故事会在几代人中流传,好的阅读习惯也在这个过程中延续。”

有着十多年“陪读”经验的阅读推广人俞燕微向记者讲述几个暖心的小故事——

“一个二胎爸爸,通过陪伴两个孩子阅读,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育儿经,这是一个父亲的‘成长’。”

“还有很多宝妈,看她们陪孩子读书总是让我很动容,因为她们会变得越来越有耐心、越来越温柔,眼里充满了对孩子的赏识。”

“再说回我自己,看着许多成年人重新找回阅读的乐趣,沉浸在书香中,对我又何尝不是一种治愈与学习。”

……

在俞燕微看来,这是“阅读”的魅力,也是“陪伴”的力量。“我们所说的‘全民阅读’,可能就是全民对阅读的渴望,并在阅读中共同成长。”俞燕微说。

以“书香伴读”创造“社会共读”,陪伴也是一种启发。

“‘陪伴阅读’的意义,更是一种引领。”被儿子“种草”“天一讲堂”的丁艳已经成为一名忠实的听众,“每周讲堂结束后,我们母子俩经常会一同去寻找主讲老师推荐的书单来看。从朱赢椿的《虫子书》《虫子诗》,再到金庸的经典名著,已经记不清一同阅读了多少本书了。”

在丁艳看来,每一堂课上名家教授的领读,更是一次意义深刻的“对话”,“这是属于我和孩子两个人共同的成长。”

宁波市鄞州书城“我陪孩子读经典”书籍申领现场。

琅琅伴读声,不仅是知识中的共鸣,也是生活中的共情。

“在‘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发布的书单里有一本《宁波童谣寻声》,‘乡音声声’系列活动就是做那个‘发声’的人。”作为“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之“乡音声声”阅读分享课的主讲人之一,宁波图书馆馆员朱红宇一直在探索在愉快的阅读活动中保护流传千年的宁波地方文化,传承‘石骨铁硬’的宁波方言。

“方言是一本口口相传的‘书籍’,而我们‘阅读’它的方式就是用方言读童谣、讲绘本。”朱红宇说,“如果可以用一堂课的微薄力量去影响、启发更多的人,挽救我们的‘乡音’,留下我们的‘乡情’。那我们作为‘领读人’的角色,就算再小,也是有意义的。”

春色恰如许,正是读书时。没有谁,能够享尽世间所有的芬芳。但,没有谁,能够拒绝这人间独有而万有的书香。

愿思想的芬芳源远流长,经典的薪火烛照未来。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