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加速迈向全龄友好型社会 让幸福感触手可及
2024-05-19 06:40: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家住镇海区蛟川街道银凤社区的张女士昨日欣喜地发现,街道推出了面向0岁至12岁儿童的专属课程,孩子们想上什么课,点课就能预约。“现在啊,便民服务真是越来越暖心了,不仅家里老人有就近的老年食堂可去,就连我们的宝宝也有专属课程了!我和先生平时看个小病,也不用去大医院,家门口的卫生服务中心就能解决,生活更加顺心如意了!”张女士说。

  张女士提到的暖心服务是我市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所谓全龄友好,是通过规划和设计营造更高效、更积极的社会环境,服务和支持各年龄阶段的人口享受生活、保持身心健康、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强调,要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率先探索、系统设计“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完善生育、养育、教育、养老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一老一小”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保障,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结出更多成果。

  当下,宁波正向着儿童友好、青年向往、老年备受关爱的全龄友好型社会加速迈进。

  做小小“宇航员”、探索空间站的秘密、动手制作火箭模型,日前,在海曙区茂新村太空体验中心,来此研学的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奇妙有趣的太空之旅。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坚持以“一米高度”看世界,用孩子的眼光看待问题,充分尊重孩子的需求。镇海区连续培养社区治理“小主人”,以儿童视角看社区治理,定期开展议事活动,收到儿童“议案”30余个,近10个建议被采纳落实;北仑区坚持“像守护党章一样守护儿童成长”,打造人亚儿童友好馆,举办各种教育性、娱乐性和互动性的活动共计618场,服务来自全国24个省份的儿童约15万人次;鄞州区优化儿童上学路径,打造了全国首条“最美上学路”,2023年发布了全国首份“最美上学路”导则,惠及4万多个孩子和家庭……在四明大地,一米高度、儿童友好,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和行动,正成为推动宁波高质量发展的温情力量。

  首次来甬就业并缴纳社保的毕业3年内高校毕业生,可享受一年内免费不限次数乘坐地铁的优待服务;定期举办宁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全球青年人才来甬创业创新激情;青年人才租房补贴、硕博人才生活补助、基础人才购房补贴……青年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生力军,青年兴,则城市兴。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努力实现青年成长与城市发展双向赋能。“宁波,诚意十足!”作为“青年友好城”,宁波正让每位来甬大学生感受到这座城市惜才、爱才的诚意。

  “我家就在附近,走几步路就到这里,每天都能吃上热乎饭,非常方便!”家住北仑区霞浦街道山前村的吴大伯开心地跟记者说。2021年以来,我市连续四年把“建设标准化老年食堂”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今年的养老“暖心”服务民生实事项目提出要新增标准化老年食堂60家、老年共享餐厅40家,完善全市老年人助餐服务场景布局。吴大伯正是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受惠长者之一。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从老年人的日常饭碗里,我们便可以窥见宁波老年友好型城市发展的脉络。近年来,我市聚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推动普惠型养老服务人人可享可及,率先在全省实现长期护理保险、高龄津贴等全覆盖,助餐配送餐服务人次、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均居全省前列,初步建成“专业评估、机构照护、社区服务、照护培训、保险支持”的“五位一体”失能失智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累计设立专业养老机构257家、机构养老床位4.5万余张,其中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8%。

  全龄友好,兼顾特殊群体。家住鄞州区姜山镇的15岁女孩文文(化名),一直梦想能有个安静整洁的读书环境。妈妈常年患病、爸爸因在工地受伤休养在家,家里条件较为困难,懂事的文文从来没有向父母提过心底的想法。鄞州区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充分发挥“弱有所扶、助力首善”的枢纽平台作用,及时对接“鄞领护苗·筑梦空间”项目组,在了解、评估完文文家庭情况后,为文文送去了崭新的桌椅、台灯和一些课外书。

  近年来,聚焦让每一个宁波的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有温度、有质量,我市全力推进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新时代大救助体系建设,低保标准、特困供养标准、孤困儿童平均生活保障保持全国全省领先,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各类标准城乡一体、同城同标,同时充分发挥临时救助“雪中送炭”作用,全面推进社会救助向“物质+服务”“慈善+救助”转变,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织得更密、扎得更牢。2023年共为全市456户困难家庭完成居住环境改造,今年以来,全市发布常态帮扶项目294个,累计服务25993人次。

  让孩子们开心成长、青年人才充满向往、老年人舒心长寿、特殊群体暖心有尊严、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获得更多幸福感,宁波正在加速前进。(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记者 伍慧 通讯员 徐敏 黄小芸)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加速迈向全龄友好型社会 让幸福感触手可及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4-05-19 06:40:00

  家住镇海区蛟川街道银凤社区的张女士昨日欣喜地发现,街道推出了面向0岁至12岁儿童的专属课程,孩子们想上什么课,点课就能预约。“现在啊,便民服务真是越来越暖心了,不仅家里老人有就近的老年食堂可去,就连我们的宝宝也有专属课程了!我和先生平时看个小病,也不用去大医院,家门口的卫生服务中心就能解决,生活更加顺心如意了!”张女士说。

  张女士提到的暖心服务是我市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所谓全龄友好,是通过规划和设计营造更高效、更积极的社会环境,服务和支持各年龄阶段的人口享受生活、保持身心健康、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强调,要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率先探索、系统设计“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完善生育、养育、教育、养老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一老一小”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保障,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结出更多成果。

  当下,宁波正向着儿童友好、青年向往、老年备受关爱的全龄友好型社会加速迈进。

  做小小“宇航员”、探索空间站的秘密、动手制作火箭模型,日前,在海曙区茂新村太空体验中心,来此研学的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奇妙有趣的太空之旅。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坚持以“一米高度”看世界,用孩子的眼光看待问题,充分尊重孩子的需求。镇海区连续培养社区治理“小主人”,以儿童视角看社区治理,定期开展议事活动,收到儿童“议案”30余个,近10个建议被采纳落实;北仑区坚持“像守护党章一样守护儿童成长”,打造人亚儿童友好馆,举办各种教育性、娱乐性和互动性的活动共计618场,服务来自全国24个省份的儿童约15万人次;鄞州区优化儿童上学路径,打造了全国首条“最美上学路”,2023年发布了全国首份“最美上学路”导则,惠及4万多个孩子和家庭……在四明大地,一米高度、儿童友好,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和行动,正成为推动宁波高质量发展的温情力量。

  首次来甬就业并缴纳社保的毕业3年内高校毕业生,可享受一年内免费不限次数乘坐地铁的优待服务;定期举办宁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全球青年人才来甬创业创新激情;青年人才租房补贴、硕博人才生活补助、基础人才购房补贴……青年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生力军,青年兴,则城市兴。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努力实现青年成长与城市发展双向赋能。“宁波,诚意十足!”作为“青年友好城”,宁波正让每位来甬大学生感受到这座城市惜才、爱才的诚意。

  “我家就在附近,走几步路就到这里,每天都能吃上热乎饭,非常方便!”家住北仑区霞浦街道山前村的吴大伯开心地跟记者说。2021年以来,我市连续四年把“建设标准化老年食堂”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今年的养老“暖心”服务民生实事项目提出要新增标准化老年食堂60家、老年共享餐厅40家,完善全市老年人助餐服务场景布局。吴大伯正是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受惠长者之一。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从老年人的日常饭碗里,我们便可以窥见宁波老年友好型城市发展的脉络。近年来,我市聚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推动普惠型养老服务人人可享可及,率先在全省实现长期护理保险、高龄津贴等全覆盖,助餐配送餐服务人次、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均居全省前列,初步建成“专业评估、机构照护、社区服务、照护培训、保险支持”的“五位一体”失能失智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累计设立专业养老机构257家、机构养老床位4.5万余张,其中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8%。

  全龄友好,兼顾特殊群体。家住鄞州区姜山镇的15岁女孩文文(化名),一直梦想能有个安静整洁的读书环境。妈妈常年患病、爸爸因在工地受伤休养在家,家里条件较为困难,懂事的文文从来没有向父母提过心底的想法。鄞州区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充分发挥“弱有所扶、助力首善”的枢纽平台作用,及时对接“鄞领护苗·筑梦空间”项目组,在了解、评估完文文家庭情况后,为文文送去了崭新的桌椅、台灯和一些课外书。

  近年来,聚焦让每一个宁波的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有温度、有质量,我市全力推进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新时代大救助体系建设,低保标准、特困供养标准、孤困儿童平均生活保障保持全国全省领先,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各类标准城乡一体、同城同标,同时充分发挥临时救助“雪中送炭”作用,全面推进社会救助向“物质+服务”“慈善+救助”转变,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织得更密、扎得更牢。2023年共为全市456户困难家庭完成居住环境改造,今年以来,全市发布常态帮扶项目294个,累计服务25993人次。

  让孩子们开心成长、青年人才充满向往、老年人舒心长寿、特殊群体暖心有尊严、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获得更多幸福感,宁波正在加速前进。(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记者 伍慧 通讯员 徐敏 黄小芸)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