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黄银凤/文
海洋文明的火种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
8000年前的井头山遗址,表明这里曾是世界海洋文化的重要源头区域之一;
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证实了先民已经掌握了比较先进的航海和捕捞技术;
今天,我们要探访的是6000多年前到4000多年前,古宁波湾的先民创造的海洋文明遗迹,他们跟井头山和河姆渡的先民相比,又有哪些进步?
大榭遗址二期制盐陶器。(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
青铜鱼钩之谜
在食物匮乏的远古时代,象山男人何以长到1米8——
6000年前的海钓
“象山渔文化的渊源来自何处?从历史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她孕育于以塔山遗址为代表的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站在象山博物馆第二厅“海之民”主题陈列展现场,象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象山博物馆馆长史伟开宗明义地说。
从象山博物馆驱车6分钟,我们来到塔山遗址。遗址位于象山县丹东街道东侧塔山南麓缓和坡地上,目前已被回填,如今在原址上已改建成塔山遗址公园,面积约3万平方米。两年前,这里已经升级为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根据地质调查,这里离古海岸线不过几十米的距离,真是占尽了依坡濒海的绝好地利。正是初夏时节,绸绿如绘的峰崖,芳草萋萋的坡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塔山遗址出土的石网坠。(象山博物馆供图)
“靠天吃饭”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存原则。塔山先民的居住环境与河姆渡先民有很大的不同。
塔山遗址是我市最靠近海洋的滨海遗址之一,沿海的土地盐分较高,不利于农作物生长;遗址周围是山坡,不适宜大规模水稻耕种;遗址周围无大山脉,缺乏丰富的自然水资源。在原始生产力条件下,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原始农业经济得不到充分保障。怎么办?缘海而居的塔山先民,开始眼睛向外寻“奶酪”。
“海洋食物资源之丰富是人人皆知的,但要获取海洋食物资源,需要具备捕捞工具和捕捞技术。在这一点上,塔山人继承和发扬了河姆渡文化的渔猎经济。”史伟这样为我们解疑释惑,语气中充满了自豪感。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塔山遗址。(黄银凤 摄)
河姆渡文化是象山史前文化的源头之一。河姆渡人以他们的智慧,发明、掌握了先进的捕鱼工具和航海技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与捕捞工具有关的文物如木桨、独木舟、骨制的镖钩、陶网坠、石网坠等,以及大量的鱼类骨骼、蚌壳等水生动物标本,都是有力的物证。
作为继承河姆渡文化传统的塔山先民,也已经掌握了比较先进的航海和捕捞技术。在近海的自然环境中,塔山先民灵活地运用这些技术,从大海中获取食物原料。
塔山遗址出土的青铜鱼钩。(象山博物馆供图)
当走到展厅正中央陈列的两只商周时期的青铜鱼钩前时,史伟两眼放光,“这是海洋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初步推测它可能是用于海钓。”
记者现场看到,十几厘米长的青铜鱼钩保存十分完整,鱼钩形状为倒刺状,与现代鱼钩相差无几。看来,生活在海边的象山人祖先早已掌握了便捷的垂钓(包括海钓)技术,只是那时的人们绝不会像今天这样,把钓鱼当做一项休闲娱乐,而是为了生存所从事的一项生产劳动。
青铜鱼钩的发现,对研究渔文化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极大地丰富了象山历史文化的底蕴。
塔山遗址出土的鱼骨陶饰品。(象山博物馆供图)
史伟指着陈列在象山博物馆的塔山遗址墓葬出土遗物介绍说,塔山人尤其是男性形体壮实,骨骼较为粗大,人体高度一般为1.63米至1.80米,可见塔山先民钙质的摄食量较大,这应该是海生动物营养特点的体现。
海盐是怎样“炼”成的
良渚文化末期,大榭先民最早盯上了海水——
4000年前的煮海为盐
当时间的车轮驶入新石器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末期),宁波先民向海而生,开始了中国人最早利用海水加工制作海盐的探索。
不久前,我们采访小组来到大榭遗址探访。大榭遗址位于大榭岛上一座海拔60余米、名为涂毛洞山的南麓坡脚下,这里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向海,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是个宜居的好地方。如今遗址已经被回填。
雷少向记者介绍大榭遗址的盐业生产遗迹遗物。(黄银凤 摄)
在浩瀚宇宙中的这个星球上,大榭岛或许只是一个坐标点:北纬29.90°,东经121.95°,但坐标之下,这方“库存”总量达到2万平方米的史前遗址,正在“复活”中国最早制海盐手工业的鲜活场景——
距今约5000年前,来自宁绍地区的先民开始将目光投向隔海相望的大榭岛,越海而来,择榭北盆地涂毛洞山南麓定居生活,以岛为家,耕海牧渔,煮海成盐,点燃了这座僻远海岛上的第一缕文明星火,曾经渺无人烟的海岛自此拉开了开发的序幕。先民们的足迹几乎遍及岛内各地,他们向海而生,一手创造了“盐阜民丰”的盛景......
记者现场探访大榭遗址。(黄银凤 摄)
千百年来的文明积淀,集中埋藏在位居榭北盆地的大榭遗址中,因为考古发现,终让今人有幸目睹她的前世今生。
站在大榭剧院三楼的“海岛之光——大榭遗址考古成果展”陈列展厅,大榭遗址考古领队、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雷少一边给我们导览,一边讲述当年他们发现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海盐业遗存的场景——
成组排列、结构清晰的大量盐灶和一些卤水坑等盐业生产遗迹,齐刷刷映入眼帘;多处制盐废弃物堆积在一起,顺着土台边坡向下倾倒;同时出土的陶质盐缸、盐盆和支脚等盐业生产用具,以及陶、石器等日常生活用具,数量众多,极具特色,却十分简陋,让人难以联想到大榭先民4000多年前的那项创举——当时的大榭先民,就是利用这些简陋的工具取海作卤、煮卤成盐,开海盐业生产之先河。
大榭遗址发现的史前盐灶。(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
此外,在大榭遗址东面,还有至少9个商周时期的制盐遗址被陆续发现,说明海盐生产是大榭岛上一个持久的产业。
“商周时期遗存是大榭岛制盐文化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它进一步说明,因为有利的地理条件,海岛上的海盐业生产传统继续发扬光大,到了商周时期,大榭岛海盐手工业生产规模和产量有了显著提高。”雷少告诉记者,史前时期,大榭先民所生产的海盐,已不仅仅用来满足岛民的需求,而是供应给更大的人群。商周时期,盐业运输和贸易更加活跃,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已经有盐官,大榭岛盐业遗址群背后应该已经是由国家组织生产了。
盐业甚至可以成为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或者不同社会之间互动的媒介,促进城市化和早期复杂社会的形成。
大榭遗址考古成果展现场展出的一幅“商周时期大榭海盐制作与外运图”,以油画创作的形式,重点描绘了大榭岛海盐生产作坊、工艺流程、船运码头和运输船只等场景,还原了三千多年前大榭海盐业产销两旺的景象。
大榭遗址二期制盐工艺流程实验考古图示。(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点击图片看大图
古人云:“天生曰卤,人生曰盐”。此前,国内考古发现的我国先秦时期盐业遗址,主要分布于长江三峡地区和渤海湾南岸地区,均是利用地下卤水煮盐。而东海之滨的大榭遗址,是我国古代海盐业的最早实证,以大榭遗址为代表的海盐制作技术源远流长,并传承至今。今天,象山县大徐镇杉木洋村的老盐工还能复原出这种古法制盐技艺,可谓我国海盐制作工艺的“活化石”。
“千层饼”的剖面
海进人退、海退人进持续了2000年——
海洋文明在“沧海桑田”中生生不息
同一历史时期,除了象山塔山遗址、宁波大榭遗址,镇海鱼山、乌龟山、汶溪遗址等滨海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也证明了宁波是有着悠久海洋文明的区域。
比如,镇海汶溪遗址出土了陶网坠,鱼山、乌龟山遗址也出土了较多海洋鱼类骨骼,出土陶片上还附着牡蛎和蛤蜊壳痕迹,这些出土文物,都是镇海先民们利用海洋资源的例证。
而宁绍平原数千年来所经历的典型的“沧海桑田”式环境变迁,也能让人深切感受到海洋文明的精神特质。
走下探方零距离接触镇海汶溪遗址。(黄银凤 摄)
从事考古记者三年来,零距离接触史前考古现场的机会并不多见。记者第一次真实地感受到海洋文明的生生不息,是在去年底对镇海汶溪遗址考古现场的一次实地探访。
在考古领队雷少的带领下,记者走下深约3米的考古探方,“海侵”或者说“水灾”的历史在如“千层饼”一般的考古地层剖面前表现得非常清晰,现场场面令人震撼。
6600年前,这里曾被海水淹没,有一层淤泥层。后来海水退去,距今6600年—6400年间,河姆渡先民定居这里,靠种水稻、渔猎为生,几百年间生产生活得好好的,结果海水来了,这里被淹了,河姆渡先民被迫往山上走,或向别处迁徙。
大约100多年后,河姆渡先民回到这里生活,持续生活了1000年。
5000年前,海水又来了,这里再次被淹,河姆渡先民被迫再次搬迁。
再之后,这里还生活过良渚文化晚期、钱山漾文化早期人类。
海进人退、海退人进的故事就这样循环上演了2000多年。
塔山遗址考古队员清理墓葬。(象山博物馆供图)
一个个史前遗址表明,一代代宁波人在煮海、耕海、围海、御海、牧海、航海过程中,从陆地走向海洋,他们由恐惧海洋,到博弈海洋,到经略海洋,到与海洋共生共荣,与海结下了不解之缘。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宁波人独特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积累起了宁波独特的海洋文明。
“从全国沿海范围来看,在新石器时代,中国沿海东部一带是史前海洋文化起源最早、传承最丰富和最清晰的区域。宁波众多史前滨海遗址考古成果表明,海洋环境利用得好的时期,也是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得快、发展得好的时期。”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教授王张华感慨地说。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