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今天迎来夏至节气 近期宁波多阵雨或雷雨天气
2024-06-21 06:51:24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今天我们迎来夏至节气,标志盛夏来临,也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

夏至,是夏天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无蝉不夏天。蝉,又名“知了”。骄阳酷暑里的声声蝉鸣,是生命活力旺盛的一种象征。蝉的形象曾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出名的吉祥纹饰,寓意多子多孙、人丁兴旺。

南宋诗人陆游在《夏日杂题》中说,“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夏至时节,处处能听到蝉声,它在告诉人们时光已走到了一年中的六月。

夏至里,不只有蝉,还有荷花。信步荷塘,摇曳的荷叶,像张开的绿伞一样,粉红的荷花点缀其中,有的含苞欲放,有的怒放盛开,皆亭亭玉立,让人在此感受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画美景。

荷花,承载了太多的文人雅士情结,有明志的,有抒情的,也有写景的。“诗仙”李白说,“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北宋诗人孔平仲说,“一花一叶自相连,待得花开叶已圆”。千百年后,散文家朱自清也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在这个酷热时节,喜食面条的人们,不妨吃上一碗色香味俱佳的面条,再到户外走走、停停、看看,听蝉鸣声声,赏荷叶田田,静享夏至后的悠闲时光。

6月21日,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

相比“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昼夜变化,大伙儿眼下更关心的是:淅淅沥沥的梅雨会下多大?要下多久?

夏至的雨下得“理所应当”

宁波有句民谚叫“夏至落雨做重梅,小暑落雨做三梅”,意思就是如果夏至这天下雨,那么就要有第二次黄梅;如果小暑那天还下雨,就会有第三次黄梅。

据市气象台6月20日预报,6月21日我市阴到多云,白天有阵雨或雷雨;接下来一直到6月26日,除了6月22日有短暂雨歇,其他时段我市均是阵雨或雷雨天气。

其实,夏至的雨下得“理所应当”。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出现的持续阴雨的气候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梅雨。梅雨出现的时间,恰好是在芒种到夏至两个节气内,因此就有了“芒种夏至边,正是涨水天”的说法。

从天气实况来看,从6月18日开始,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步增强北抬,其西部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向北延伸至江南北部至江淮地区,主雨带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带南北摆动。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刚好处于主雨带南缘,因此降水过程增多。

是否真的会“重梅”?

是否真的会像民谚说的“夏至落雨做重梅”?

其实,梅雨的“心思”还是挺难猜的。每年梅雨的长短、强弱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就像开盲盒一样,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敢拍胸脯说今年的梅雨到底是下得“盆满钵满”的“暴力梅”,还是“敷衍了事”走个过场的“枯梅”甚至“空梅”。

至于在民谚中被描述得很可怕的“重梅”“三梅”,大致指的是“二度梅”或者“倒黄梅”,通常要等到首个梅雨期结束后,再次出现持续多雨天气;或者在进入盛夏后,重新出现闷热潮湿且持续的多雨期。

换句话说,大家还是关注好眼下的天气变化,尤其是接下来的时段,多过程性降水,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最新的预报预警信息,加强防范山洪、滑坡、城乡积涝等灾害。

接下来的6月22日到6月23日,恰逢中考。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给考生“加油助威”,我市的最高气温直线飙升,预计可达34℃-35℃,或许还将“喜提”今年夏天第一个真正的高温日。

高湿又高温,这才是梅雨真正的“杀手锏”。考生和家长,除了要防范午后阵雨或雷雨可能给出行带来的不便,还要多关注气温直线飙升给体感带来的不适,做好防暑降温举措。

多知道点儿

梅雨季的潮湿、发霉、闷热是许多市民的烦恼。明明气温与夏季三伏天高温还有较大差距,但人体感觉却异常闷热。这其中的原因,据相关气象专家解释,主要是因为梅雨季的相对湿度较大。虽然气温不高,但空气湿度大,导致人体感受到的温度明显上升。

夏至养生

“入夏无病三分虚。”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龙霖梓说,夏至养生防病需注意保护阳气、调养心阳,补养心阴、清心宁神,清暑祛湿、益气生津。

夏至饮食

饮食宜清淡、多食杂粮;可多食苦味食物以清心祛暑,如苦瓜、苦菊、马齿苋等;适当食用酸味食物以开胃固表,如山楂、番茄、柠檬等;适当食用解暑利湿之品,如丝瓜、冬瓜、西瓜、黄瓜;不宜食用肥甘厚味,宜少食生冷以护中焦脾胃。

夏至起居

宜晚睡早起,保证睡眠质量以使气血恢复,中午宜小憩以顾护心阳。夏至人体阳气亢奋,需要心平气和、保持心情愉悦,使气机宣畅。运动不宜剧烈,尽量在清晨或傍晚天气相对凉爽时进行,可选择游泳、慢跑等,老年人可选择太极拳或八段锦;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切不可饮用冰水,更不能立即冷水冲淋。

夏至健体

拔罐可以祛除瘀滞、行气活血;穴位按摩可选择按揉神门穴、极泉穴等,以养心强心;刮痧可沿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的经络循行部位进行,发挥宣通气血、祛除湿热的功效。此外,通过艾灸任、督二脉可以升发阳气、调养气血、补充元气,贴敷三伏贴能够发挥冬病夏治、养生防病的作用。

记者 石承承 王晓峰 通讯员 徐莹莹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今天迎来夏至节气 近期宁波多阵雨或雷雨天气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4-06-21 06:51:24

今天我们迎来夏至节气,标志盛夏来临,也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

夏至,是夏天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无蝉不夏天。蝉,又名“知了”。骄阳酷暑里的声声蝉鸣,是生命活力旺盛的一种象征。蝉的形象曾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出名的吉祥纹饰,寓意多子多孙、人丁兴旺。

南宋诗人陆游在《夏日杂题》中说,“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夏至时节,处处能听到蝉声,它在告诉人们时光已走到了一年中的六月。

夏至里,不只有蝉,还有荷花。信步荷塘,摇曳的荷叶,像张开的绿伞一样,粉红的荷花点缀其中,有的含苞欲放,有的怒放盛开,皆亭亭玉立,让人在此感受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画美景。

荷花,承载了太多的文人雅士情结,有明志的,有抒情的,也有写景的。“诗仙”李白说,“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北宋诗人孔平仲说,“一花一叶自相连,待得花开叶已圆”。千百年后,散文家朱自清也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在这个酷热时节,喜食面条的人们,不妨吃上一碗色香味俱佳的面条,再到户外走走、停停、看看,听蝉鸣声声,赏荷叶田田,静享夏至后的悠闲时光。

6月21日,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

相比“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昼夜变化,大伙儿眼下更关心的是:淅淅沥沥的梅雨会下多大?要下多久?

夏至的雨下得“理所应当”

宁波有句民谚叫“夏至落雨做重梅,小暑落雨做三梅”,意思就是如果夏至这天下雨,那么就要有第二次黄梅;如果小暑那天还下雨,就会有第三次黄梅。

据市气象台6月20日预报,6月21日我市阴到多云,白天有阵雨或雷雨;接下来一直到6月26日,除了6月22日有短暂雨歇,其他时段我市均是阵雨或雷雨天气。

其实,夏至的雨下得“理所应当”。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出现的持续阴雨的气候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梅雨。梅雨出现的时间,恰好是在芒种到夏至两个节气内,因此就有了“芒种夏至边,正是涨水天”的说法。

从天气实况来看,从6月18日开始,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步增强北抬,其西部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向北延伸至江南北部至江淮地区,主雨带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带南北摆动。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刚好处于主雨带南缘,因此降水过程增多。

是否真的会“重梅”?

是否真的会像民谚说的“夏至落雨做重梅”?

其实,梅雨的“心思”还是挺难猜的。每年梅雨的长短、强弱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就像开盲盒一样,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敢拍胸脯说今年的梅雨到底是下得“盆满钵满”的“暴力梅”,还是“敷衍了事”走个过场的“枯梅”甚至“空梅”。

至于在民谚中被描述得很可怕的“重梅”“三梅”,大致指的是“二度梅”或者“倒黄梅”,通常要等到首个梅雨期结束后,再次出现持续多雨天气;或者在进入盛夏后,重新出现闷热潮湿且持续的多雨期。

换句话说,大家还是关注好眼下的天气变化,尤其是接下来的时段,多过程性降水,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最新的预报预警信息,加强防范山洪、滑坡、城乡积涝等灾害。

接下来的6月22日到6月23日,恰逢中考。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给考生“加油助威”,我市的最高气温直线飙升,预计可达34℃-35℃,或许还将“喜提”今年夏天第一个真正的高温日。

高湿又高温,这才是梅雨真正的“杀手锏”。考生和家长,除了要防范午后阵雨或雷雨可能给出行带来的不便,还要多关注气温直线飙升给体感带来的不适,做好防暑降温举措。

多知道点儿

梅雨季的潮湿、发霉、闷热是许多市民的烦恼。明明气温与夏季三伏天高温还有较大差距,但人体感觉却异常闷热。这其中的原因,据相关气象专家解释,主要是因为梅雨季的相对湿度较大。虽然气温不高,但空气湿度大,导致人体感受到的温度明显上升。

夏至养生

“入夏无病三分虚。”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龙霖梓说,夏至养生防病需注意保护阳气、调养心阳,补养心阴、清心宁神,清暑祛湿、益气生津。

夏至饮食

饮食宜清淡、多食杂粮;可多食苦味食物以清心祛暑,如苦瓜、苦菊、马齿苋等;适当食用酸味食物以开胃固表,如山楂、番茄、柠檬等;适当食用解暑利湿之品,如丝瓜、冬瓜、西瓜、黄瓜;不宜食用肥甘厚味,宜少食生冷以护中焦脾胃。

夏至起居

宜晚睡早起,保证睡眠质量以使气血恢复,中午宜小憩以顾护心阳。夏至人体阳气亢奋,需要心平气和、保持心情愉悦,使气机宣畅。运动不宜剧烈,尽量在清晨或傍晚天气相对凉爽时进行,可选择游泳、慢跑等,老年人可选择太极拳或八段锦;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切不可饮用冰水,更不能立即冷水冲淋。

夏至健体

拔罐可以祛除瘀滞、行气活血;穴位按摩可选择按揉神门穴、极泉穴等,以养心强心;刮痧可沿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的经络循行部位进行,发挥宣通气血、祛除湿热的功效。此外,通过艾灸任、督二脉可以升发阳气、调养气血、补充元气,贴敷三伏贴能够发挥冬病夏治、养生防病的作用。

记者 石承承 王晓峰 通讯员 徐莹莹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