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建筑“双碳”背后的杭甬“双城”智慧
2024-06-28 14:49: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杭甬"双城记"

中国宁波网记者 严瑾

“明湖南区、光储直柔、社区(园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6月25日上午,宁波诺丁汉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在读博士生汪小芃,向记者展示她的工作文档。前一天,她刚为项目加班到深夜,次日又准时出现在实验室,一边忙着建模仿真,一边指导本科生工作。

汪小芃从事的项目,和“双碳”行动有关。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而她正是宁波首个超低能耗“光储直柔”建筑——宁波明湖南区项目的电气负责人。

为汲取科研灵感,她时常往返于杭州与宁波之间,结合浙江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的理论与实践优势,为中国建筑业的“双碳”目标贡献学术智慧。

汪小芃正对着电脑桌工作。记者 严瑾/摄

由杭返甬的“技术宅”

汪小芃是一名“90后”注册建筑电气高级工程师。2013年,她从重庆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大院”)工作。之后她又带着在浙大院收获的工程技术经验,从杭州回到家乡宁波,在宁波诺丁汉大学(以下简称“宁诺”)深造,以获得提升自我的机会。

“许多人一听说建筑,就会想到建筑设计。如果说建筑设计师的工作是提升建筑的‘颜值’,那么,我们建筑设备工程师的职责,则是保障建筑的‘器官’运转和‘血液’通畅。”汪小芃打开办公桌上的电脑,向记者展示让她“奋战”到凌晨的工程图纸,上面满是电缆、配电箱、接线图等符号,还有仿真模拟和机器学习的代码,以及“硬核”的实验数据。

作为一名和工程“打交道”的“技术宅”,汪小芃选择在杭州开启职业生涯,“在浙大院工作的时候,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全省各地的项目,并在行业前辈们指导下,从入门的‘菜鸟’成长为能独立完成项目的工程师,参与设计的项目曾多次获得省部级奖项。”

建筑“零碳”的技术路径。受访对象供图 点击看大图

在杭州打拼5年后,汪小芃决定回到父母身边。回宁波后,她仍和“老东家”保持合作,共同研究建筑能源相关课题。后来,她承接宁波明湖南区项目,并因此结识宁波诺丁汉大学建筑系主任邓武教授。她了解到宁诺在可持续建筑领域的研究经验,便决定申请直博,加入邓武的团队。

“此前,我在业界承接的工程项目,只需按部就班地遵循工艺流程,满足业主需求,很难有创新突破。而我和宁诺的导师交流后,意识到‘双碳’目标将倒逼建筑业转型,需要科研人员探索‘如何让建筑节能减排’,让建筑更灵活地与城市能源系统进行柔性互动。这正是我感兴趣的方向。”汪小芃说。

来到宁诺后,汪小芃很快被开放的学术氛围吸引,“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包括建筑低碳设计、能源系统柔性优化、综合能源系统建模,涉及到交叉学科。而我们团队的成员,恰是来自被动式建筑、电气、暖通不同背景。在这个平等友好的‘大家庭’中,学生与老师并非传统的师生关系,更像是为同一目标奋斗的伙伴。”

杭甬互补的“智囊团”

汪小芃的实验要和这些“硬核”的设备“打交道”。记者 严瑾/摄

在汪小芃看来,建筑节能,远不止“给屋顶装上光伏板”这么简单,还得考虑大量“系统性工程”——

比如,怎样储存或使用光伏发电的能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怎样设计能精准估算空调能耗的算法;如何根据人们用电的“峰谷期”,规划合理的电力调配;如何减少直流电和交流电互相转换时的能源损耗……这些技术方案,都要经过反复的实验测试和虚拟仿真论证,再花至少2-3年的时间,才能走向产业化。

这一研究过程,正是在杭州和宁波两地互补的“智慧”加持下完成

“我们从事的课题和项目,也会和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相互交流。许多从业30余年的教授级高工,会高屋建瓴地为我们提炼理论框架,并提供技术经验。同时,浙江大学还会举办研讨会,集聚建筑领域的顶尖大咖,为科研人员提供难得的交流机会。”汪小芃说,她基本每2个月就会去次杭州,并和杭州的专家保持线上联络。

宁波,则依托宁诺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提供承接项目的载体

宁诺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的一角。记者 严瑾/摄

汪小芃介绍,宁诺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CSET),本身就是一座教研结合的“实验室”——它是国内首座“零碳”节能楼,其多年运行积累的数据,不仅能用于科研教学,还为中国的“零碳”建筑事业提供宝贵的经验,“除了宁诺外,目前,国内鲜有其他高校具备这样的场地条件。一些杭州的同行来我们学校参观,都会羡慕不已。”

“在工作之余,我也会随时买一张高铁票去杭州,和老朋友碰面,或者去浙大开学术研讨会,和天南地北的同行们‘头脑风暴’;也有浙大的老师受邀来宁诺参加研讨会,在知识的碰撞中触发灵感。”汪小芃说,至少在建筑行业,杭甬两地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建筑“双碳”背后的杭甬“双城”智慧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06-28 14:49:00

中国宁波网记者 严瑾

“明湖南区、光储直柔、社区(园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6月25日上午,宁波诺丁汉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在读博士生汪小芃,向记者展示她的工作文档。前一天,她刚为项目加班到深夜,次日又准时出现在实验室,一边忙着建模仿真,一边指导本科生工作。

汪小芃从事的项目,和“双碳”行动有关。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而她正是宁波首个超低能耗“光储直柔”建筑——宁波明湖南区项目的电气负责人。

为汲取科研灵感,她时常往返于杭州与宁波之间,结合浙江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的理论与实践优势,为中国建筑业的“双碳”目标贡献学术智慧。

汪小芃正对着电脑桌工作。记者 严瑾/摄

由杭返甬的“技术宅”

汪小芃是一名“90后”注册建筑电气高级工程师。2013年,她从重庆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大院”)工作。之后她又带着在浙大院收获的工程技术经验,从杭州回到家乡宁波,在宁波诺丁汉大学(以下简称“宁诺”)深造,以获得提升自我的机会。

“许多人一听说建筑,就会想到建筑设计。如果说建筑设计师的工作是提升建筑的‘颜值’,那么,我们建筑设备工程师的职责,则是保障建筑的‘器官’运转和‘血液’通畅。”汪小芃打开办公桌上的电脑,向记者展示让她“奋战”到凌晨的工程图纸,上面满是电缆、配电箱、接线图等符号,还有仿真模拟和机器学习的代码,以及“硬核”的实验数据。

作为一名和工程“打交道”的“技术宅”,汪小芃选择在杭州开启职业生涯,“在浙大院工作的时候,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全省各地的项目,并在行业前辈们指导下,从入门的‘菜鸟’成长为能独立完成项目的工程师,参与设计的项目曾多次获得省部级奖项。”

建筑“零碳”的技术路径。受访对象供图 点击看大图

在杭州打拼5年后,汪小芃决定回到父母身边。回宁波后,她仍和“老东家”保持合作,共同研究建筑能源相关课题。后来,她承接宁波明湖南区项目,并因此结识宁波诺丁汉大学建筑系主任邓武教授。她了解到宁诺在可持续建筑领域的研究经验,便决定申请直博,加入邓武的团队。

“此前,我在业界承接的工程项目,只需按部就班地遵循工艺流程,满足业主需求,很难有创新突破。而我和宁诺的导师交流后,意识到‘双碳’目标将倒逼建筑业转型,需要科研人员探索‘如何让建筑节能减排’,让建筑更灵活地与城市能源系统进行柔性互动。这正是我感兴趣的方向。”汪小芃说。

来到宁诺后,汪小芃很快被开放的学术氛围吸引,“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包括建筑低碳设计、能源系统柔性优化、综合能源系统建模,涉及到交叉学科。而我们团队的成员,恰是来自被动式建筑、电气、暖通不同背景。在这个平等友好的‘大家庭’中,学生与老师并非传统的师生关系,更像是为同一目标奋斗的伙伴。”

杭甬互补的“智囊团”

汪小芃的实验要和这些“硬核”的设备“打交道”。记者 严瑾/摄

在汪小芃看来,建筑节能,远不止“给屋顶装上光伏板”这么简单,还得考虑大量“系统性工程”——

比如,怎样储存或使用光伏发电的能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怎样设计能精准估算空调能耗的算法;如何根据人们用电的“峰谷期”,规划合理的电力调配;如何减少直流电和交流电互相转换时的能源损耗……这些技术方案,都要经过反复的实验测试和虚拟仿真论证,再花至少2-3年的时间,才能走向产业化。

这一研究过程,正是在杭州和宁波两地互补的“智慧”加持下完成

“我们从事的课题和项目,也会和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相互交流。许多从业30余年的教授级高工,会高屋建瓴地为我们提炼理论框架,并提供技术经验。同时,浙江大学还会举办研讨会,集聚建筑领域的顶尖大咖,为科研人员提供难得的交流机会。”汪小芃说,她基本每2个月就会去次杭州,并和杭州的专家保持线上联络。

宁波,则依托宁诺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提供承接项目的载体

宁诺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的一角。记者 严瑾/摄

汪小芃介绍,宁诺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CSET),本身就是一座教研结合的“实验室”——它是国内首座“零碳”节能楼,其多年运行积累的数据,不仅能用于科研教学,还为中国的“零碳”建筑事业提供宝贵的经验,“除了宁诺外,目前,国内鲜有其他高校具备这样的场地条件。一些杭州的同行来我们学校参观,都会羡慕不已。”

“在工作之余,我也会随时买一张高铁票去杭州,和老朋友碰面,或者去浙大开学术研讨会,和天南地北的同行们‘头脑风暴’;也有浙大的老师受邀来宁诺参加研讨会,在知识的碰撞中触发灵感。”汪小芃说,至少在建筑行业,杭甬两地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