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浙与闽:两方水土养“一条鱼”
2024-07-13 07:31: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专题】蓝色脉动

象山黄避岙乡被誉为“浙江大黄鱼之乡”。(徐诚摄)

  夹起一块蒜瓣肉,口感细腻绵软,刺少而自带鲜甜……大黄鱼的味道,是浙闽两地居民舌尖上共同的记忆。作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口粮”,从野生到养殖,大黄鱼从未缺席。

  近些年,随着大黄鱼良种选育的不断推进,以及科学养殖技术的发展,渔民记忆中野生大黄鱼“满目游鳞万点黄”结群洄游的景象,已然“复制”到大黄鱼养殖的海洋“牧场”。

  “经人工养殖上市的大黄鱼,已成为当下海鲜市场的主流。而每10条大黄鱼中,大约有8条产自福建。”走进福建农林大学的大黄鱼实验基地,一池池实验大黄鱼,是专家们精心培育的“种子选手”,陪同我们参观的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邵光明言语中充满自豪。

  就在接受采访前一天,刚从福建宁德回到福州的他,结束了一年一度近5个月的大黄鱼育种工作。

  “虽说约八成的大黄鱼产自福建,但大黄鱼养殖和育种一直是一个多省参与的重大课题。浙闽两地,山水相依,更是参与这一重大课题的主要省份。”邵光明笑着说。

  浙江、福建,一片蔚蓝的海域将两地融为一体,养好一条大黄鱼,也是两地科研人员、渔民共同的使命。

  宁波大黄鱼,“游”进福建海域

  “浙江与福建近海的野生大黄鱼,本是分为宁波岱衢族与闽-粤东族两个地理种群。但在养殖大黄鱼里,由宁波培育的‘甬岱一号’是现下福建渔民喜爱的品种之一。”在邵光明看来,本应是一方水土养一方“鱼”,但“甬岱一号”凭借其优秀的品质,已在大多数福建渔民的“牧场”里“安家落户”。

  据了解,“甬岱一号”属于岱衢族大黄鱼,是从宁波近海野生大黄鱼群体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娘家”正是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不少养殖户在试养过程中发现,“甬岱一号”的品质优势十分突出——体形瘦长,身材苗条,和野生大黄鱼的体态更为接近,卖得上好价钱;肉质有劲道,承袭了野生大黄鱼的蒜瓣肉口感;存活率较高,降低了一定的养殖风险……

  正因如此,宁波岱衢族大黄鱼也“游”进了福建海域,开始了与福建本地品种“同场竞技”。

  “‘甬岱一号’的成功,为我们打开了新思路,即基于共同的养殖需求,可以不断扩大浙闽两地在大黄鱼的选育、养殖技术等科研工作上的通力合作。”邵光明说。

  2022年11月,由福建农林大学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抗优质大黄鱼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立项,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等十余家单位参与其中。

  “各个科研团队结合自己所长,针对抗病力、肉质品质等多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开展良种培育。”邵光明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黄鱼育种的科研工作周期很长,即便是在不出意外的理想状态下,至少也要经过4代的群体选育,历时约10年时间,才能“淬炼”出一个新品种。

  “如果各高校及研究所群策群力,实现资源和数据共享,将加快良种特别是具有多种优势性状的大黄鱼新品种的培育。”邵光明说。

  事实上,通过育种“芯片”等重要科研工具的共享共用,各科研团队在大黄鱼遗传机制的解析方面,已经形成一个高效协作的网络。

  一条鱼,两片栖息地

  “宁波乃至浙江都是大黄鱼的主要消费市场。虽说约80%的大黄鱼产自福建,但冷冻运输的大黄鱼终究是没有‘家门口’自产的鲜。”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水产技术推广科科长沈伟良告诉记者,受到品质差异化需求的驱动,宁波的大黄鱼养殖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其中“甬岱一号”的“出圈”,是最好的例证。

  虽然在大黄鱼的育种方面,宁波有着一定的科研优势,但受制于地理环境,宁波的养殖水域有着较难克服的不利因素,比如水温。

  为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一条大黄鱼,通常会“旅居”福建两次。

  “从养殖户的角度考虑,早一点完成育苗工作,便可以早一点开始大黄鱼的投放养殖。所以,第一次‘旅居’福建,便是在育苗时期。”沈伟良说,开春时节,把大黄鱼幼苗放在水温更高一点的福建海域,更利于其生长和成活,等到浙江的水温适宜,再转至宁波养殖。

  第二次“旅居”则是越冬。

  “水温低于12℃时,大黄鱼便会停止进食,为了能有个好收成,就要让大黄鱼在温暖的海域过冬。”沈伟良解释,此时,福建的温暖海域便再次成为大黄鱼的第二个“家”。

  借助这一科学管理方法,大黄鱼能够在最佳的生长状态下度过每一个季节,保证其品质的稳定性。

  “就像草原牧民会选择用休牧的方式实现生态保护,这种接力养殖同样是对两地海洋生态的一种可持续保护。”沈伟良补充道,“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保证了大黄鱼的产量和品质,也让大黄鱼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实现了和谐共生。”

  一条鱼,两片栖息地。在两次“搬家”的过程中,浙闽两地的大黄鱼产业被赋予了新的活力。

  山海相依。从一条大黄鱼中足以看见,在“开垦”海洋的过程中,浙闽两地同心协力、尽其“材”而用之的智慧与信心。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李贵军

  崔小明 张芯蕊 周子豪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浙与闽:两方水土养“一条鱼”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4-07-13 07:31:00

象山黄避岙乡被誉为“浙江大黄鱼之乡”。(徐诚摄)

  夹起一块蒜瓣肉,口感细腻绵软,刺少而自带鲜甜……大黄鱼的味道,是浙闽两地居民舌尖上共同的记忆。作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口粮”,从野生到养殖,大黄鱼从未缺席。

  近些年,随着大黄鱼良种选育的不断推进,以及科学养殖技术的发展,渔民记忆中野生大黄鱼“满目游鳞万点黄”结群洄游的景象,已然“复制”到大黄鱼养殖的海洋“牧场”。

  “经人工养殖上市的大黄鱼,已成为当下海鲜市场的主流。而每10条大黄鱼中,大约有8条产自福建。”走进福建农林大学的大黄鱼实验基地,一池池实验大黄鱼,是专家们精心培育的“种子选手”,陪同我们参观的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邵光明言语中充满自豪。

  就在接受采访前一天,刚从福建宁德回到福州的他,结束了一年一度近5个月的大黄鱼育种工作。

  “虽说约八成的大黄鱼产自福建,但大黄鱼养殖和育种一直是一个多省参与的重大课题。浙闽两地,山水相依,更是参与这一重大课题的主要省份。”邵光明笑着说。

  浙江、福建,一片蔚蓝的海域将两地融为一体,养好一条大黄鱼,也是两地科研人员、渔民共同的使命。

  宁波大黄鱼,“游”进福建海域

  “浙江与福建近海的野生大黄鱼,本是分为宁波岱衢族与闽-粤东族两个地理种群。但在养殖大黄鱼里,由宁波培育的‘甬岱一号’是现下福建渔民喜爱的品种之一。”在邵光明看来,本应是一方水土养一方“鱼”,但“甬岱一号”凭借其优秀的品质,已在大多数福建渔民的“牧场”里“安家落户”。

  据了解,“甬岱一号”属于岱衢族大黄鱼,是从宁波近海野生大黄鱼群体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娘家”正是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不少养殖户在试养过程中发现,“甬岱一号”的品质优势十分突出——体形瘦长,身材苗条,和野生大黄鱼的体态更为接近,卖得上好价钱;肉质有劲道,承袭了野生大黄鱼的蒜瓣肉口感;存活率较高,降低了一定的养殖风险……

  正因如此,宁波岱衢族大黄鱼也“游”进了福建海域,开始了与福建本地品种“同场竞技”。

  “‘甬岱一号’的成功,为我们打开了新思路,即基于共同的养殖需求,可以不断扩大浙闽两地在大黄鱼的选育、养殖技术等科研工作上的通力合作。”邵光明说。

  2022年11月,由福建农林大学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抗优质大黄鱼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立项,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等十余家单位参与其中。

  “各个科研团队结合自己所长,针对抗病力、肉质品质等多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开展良种培育。”邵光明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黄鱼育种的科研工作周期很长,即便是在不出意外的理想状态下,至少也要经过4代的群体选育,历时约10年时间,才能“淬炼”出一个新品种。

  “如果各高校及研究所群策群力,实现资源和数据共享,将加快良种特别是具有多种优势性状的大黄鱼新品种的培育。”邵光明说。

  事实上,通过育种“芯片”等重要科研工具的共享共用,各科研团队在大黄鱼遗传机制的解析方面,已经形成一个高效协作的网络。

  一条鱼,两片栖息地

  “宁波乃至浙江都是大黄鱼的主要消费市场。虽说约80%的大黄鱼产自福建,但冷冻运输的大黄鱼终究是没有‘家门口’自产的鲜。”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水产技术推广科科长沈伟良告诉记者,受到品质差异化需求的驱动,宁波的大黄鱼养殖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其中“甬岱一号”的“出圈”,是最好的例证。

  虽然在大黄鱼的育种方面,宁波有着一定的科研优势,但受制于地理环境,宁波的养殖水域有着较难克服的不利因素,比如水温。

  为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一条大黄鱼,通常会“旅居”福建两次。

  “从养殖户的角度考虑,早一点完成育苗工作,便可以早一点开始大黄鱼的投放养殖。所以,第一次‘旅居’福建,便是在育苗时期。”沈伟良说,开春时节,把大黄鱼幼苗放在水温更高一点的福建海域,更利于其生长和成活,等到浙江的水温适宜,再转至宁波养殖。

  第二次“旅居”则是越冬。

  “水温低于12℃时,大黄鱼便会停止进食,为了能有个好收成,就要让大黄鱼在温暖的海域过冬。”沈伟良解释,此时,福建的温暖海域便再次成为大黄鱼的第二个“家”。

  借助这一科学管理方法,大黄鱼能够在最佳的生长状态下度过每一个季节,保证其品质的稳定性。

  “就像草原牧民会选择用休牧的方式实现生态保护,这种接力养殖同样是对两地海洋生态的一种可持续保护。”沈伟良补充道,“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保证了大黄鱼的产量和品质,也让大黄鱼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实现了和谐共生。”

  一条鱼,两片栖息地。在两次“搬家”的过程中,浙闽两地的大黄鱼产业被赋予了新的活力。

  山海相依。从一条大黄鱼中足以看见,在“开垦”海洋的过程中,浙闽两地同心协力、尽其“材”而用之的智慧与信心。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李贵军

  崔小明 张芯蕊 周子豪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