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14岁男孩花50万元网上买“陪聊” 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2024-07-30 20:10: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中国宁波网记者 陈敏 通讯员 孙梦璐

  “医生,这孩子自放暑假以来,就天天拿着手机,不做作业,不到外面玩,怎么办?”7月30日上午,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汪贝妮医生的门诊来了一对母子,妈妈一进门就急切地向汪医生求助。

  汪贝妮告诉记者,自放暑假以来,这样的场景已是司空见惯,面对“机”不离手的孩子,很多家长感到深深的苦恼与无助。

  14岁男孩青青(化名)的妈妈这几天处在震惊中。她发现,青青在网上下载了一个聊天软件,为了在网上买“陪聊”,居然充值50万元。

  青青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婚,他跟着妈妈生活。妈妈是个女强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是她整天忙于打理生意,没多少时间陪伴孩子,为了弥补,便尽量在金钱上满足孩子。从上小学起,手机便成了青青最亲密的朋友。吃饭、上洗手间、出外旅游,他必定带着手机。先是在手机上玩游戏,后来开始在手机上交网友,再后来,通过聊天软件找到了一个“陪聊团”,每天心情不好或心情大好时,都会在“陪聊团”花钱找一个陪聊,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对方,往往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渐渐地,青青喜欢上了一个陪聊员,每次上网都会指定找这名陪聊员,可能对方受不了他的负面情绪,有一天拒绝为他服务,青青就觉得被对方抛弃了,一时想不开,居然吞药自杀。幸亏妈妈及时发现,将他送到医院。

  14岁的小军(化名)也是一个手机迷。因为手机,家里已经多次发生激烈争吵。小军妈妈告诉汪贝妮医生,大概从2023年开始,小军每天放学回家后就开始玩手机,为了玩手机,他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到后来,干脆连作业也不做了,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父母通过各种方法尝试拿走手机,小军居然以离家出走相要挟。汪贝妮医生诊断小军为“青少年网络成瘾”,将他收治入院。

  孩子“机”不离手,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据了解,目前在康宁医院儿少科住院的患者中,多数在家里时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间都在10多个小时以上,且晚睡晚起、甚至昼夜颠倒。未成年孩子过度依赖手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该如何让孩子不再沉迷于手机?这是很多家长的困惑。对此,汪贝妮医生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离不开手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汪贝妮医生认为,孩子手机不离手的心理成因可能有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孤独感和焦虑感。现代社会中,孩子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比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这些压力会导致孩子感到孤独和焦虑,而手机成为他们逃避现实、寻求安慰和满足感的工具。

  此外,孩子们也可能因为缺乏其他有趣的活动或者爱好,或者受到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而养成手机不离手的习惯。如果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经常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孩子也可能模仿这种行为,并形成手机依赖。

  家长应该理解孩子手机不离手的心理成因,并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汪贝妮医生建议,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减少自己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的时间,多和孩子互动,陪伴孩子玩耍,或者一起阅读书籍、参加户外活动等,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与孩子协商并制定使用手机的规则和时间表,例如,每天只能使用一定时间手机,或者在完成作业后才能使用等;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例如运动、阅读、绘画等,让孩子感受到除了手机之外还有趣的事情可以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使用手机的原因和需求,有些孩子可能因为孤独、无聊等原因而沉迷于手机,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找到社交方式和娱乐方式。

  但是对于孩子手机瘾相当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汪医生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14岁男孩花50万元网上买“陪聊” 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07-30 20:10:00

  中国宁波网记者 陈敏 通讯员 孙梦璐

  “医生,这孩子自放暑假以来,就天天拿着手机,不做作业,不到外面玩,怎么办?”7月30日上午,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汪贝妮医生的门诊来了一对母子,妈妈一进门就急切地向汪医生求助。

  汪贝妮告诉记者,自放暑假以来,这样的场景已是司空见惯,面对“机”不离手的孩子,很多家长感到深深的苦恼与无助。

  14岁男孩青青(化名)的妈妈这几天处在震惊中。她发现,青青在网上下载了一个聊天软件,为了在网上买“陪聊”,居然充值50万元。

  青青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婚,他跟着妈妈生活。妈妈是个女强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是她整天忙于打理生意,没多少时间陪伴孩子,为了弥补,便尽量在金钱上满足孩子。从上小学起,手机便成了青青最亲密的朋友。吃饭、上洗手间、出外旅游,他必定带着手机。先是在手机上玩游戏,后来开始在手机上交网友,再后来,通过聊天软件找到了一个“陪聊团”,每天心情不好或心情大好时,都会在“陪聊团”花钱找一个陪聊,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对方,往往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渐渐地,青青喜欢上了一个陪聊员,每次上网都会指定找这名陪聊员,可能对方受不了他的负面情绪,有一天拒绝为他服务,青青就觉得被对方抛弃了,一时想不开,居然吞药自杀。幸亏妈妈及时发现,将他送到医院。

  14岁的小军(化名)也是一个手机迷。因为手机,家里已经多次发生激烈争吵。小军妈妈告诉汪贝妮医生,大概从2023年开始,小军每天放学回家后就开始玩手机,为了玩手机,他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到后来,干脆连作业也不做了,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父母通过各种方法尝试拿走手机,小军居然以离家出走相要挟。汪贝妮医生诊断小军为“青少年网络成瘾”,将他收治入院。

  孩子“机”不离手,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据了解,目前在康宁医院儿少科住院的患者中,多数在家里时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间都在10多个小时以上,且晚睡晚起、甚至昼夜颠倒。未成年孩子过度依赖手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该如何让孩子不再沉迷于手机?这是很多家长的困惑。对此,汪贝妮医生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离不开手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汪贝妮医生认为,孩子手机不离手的心理成因可能有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孤独感和焦虑感。现代社会中,孩子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比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这些压力会导致孩子感到孤独和焦虑,而手机成为他们逃避现实、寻求安慰和满足感的工具。

  此外,孩子们也可能因为缺乏其他有趣的活动或者爱好,或者受到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而养成手机不离手的习惯。如果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经常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孩子也可能模仿这种行为,并形成手机依赖。

  家长应该理解孩子手机不离手的心理成因,并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汪贝妮医生建议,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减少自己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的时间,多和孩子互动,陪伴孩子玩耍,或者一起阅读书籍、参加户外活动等,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与孩子协商并制定使用手机的规则和时间表,例如,每天只能使用一定时间手机,或者在完成作业后才能使用等;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例如运动、阅读、绘画等,让孩子感受到除了手机之外还有趣的事情可以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使用手机的原因和需求,有些孩子可能因为孤独、无聊等原因而沉迷于手机,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找到社交方式和娱乐方式。

  但是对于孩子手机瘾相当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汪医生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