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网编前语
人文乡村建设以文化引领和支撑乡村振兴,为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繁荣港城文化开辟新路。
宁波日报报网推出“人文乡村行”系列报道,记者发挥“走、转、改”的优良作风,深入乡村海岛,探寻各地的生动故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反映人文价值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推动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开启人文经济新篇章。
走马塘村莲花池。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中国宁波网记者张芯蕊 实习生杨羽 通讯员杜哲 周凌峰
曲径通幽,古韵悠长。鄞州姜山镇走马塘古村落不大,按常规路线走一圈下来,只有1公里多。
可就在这短短1公里多路线中,仍会有很多个瞬间让人驻足,看饱经风霜的老屋,听岁月沉淀的故事,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2024年,是走马塘陈氏第33代后人、古村讲解员陈丽波回到家乡的第4年。在她的记忆中,这里的故事早已数不清讲了多少遍。可她却说——
“就算是讲了n次,走马塘村还是会有新故事。”
在陈丽波眼中,走马塘的“新”,时刻与古老的乡土记忆并存。新故事既要一头牵起“中国进士第一村”的千年历史,也要一头连着“网红新村”的时髦有趣。
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会流长。从一处处简单的历史印记,到承载着人文与经济双重振兴的生动例证……当记者今日真正走进这座小村落时发现,走马塘村的“飞跃”,是对乡土价值和文化底蕴的深刻理解,并将这份价值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行走在走马塘村。张芯蕊 摄
唤醒走马塘“记忆”
当谜面“走马塘”三个字被重新拆解,“中国进士第一村”背后的深厚底蕴、悠长文脉,是什么?
这一次,“谜底”不仅是走马塘赓续千年的历史,更是清正廉洁、崇文重教的蔚然家风。
2021年2月1日,距离农历新年不过十几天的时间,气温接近冰点,却反倒与村里红红火火的年味儿反差颇大。
彼时,为进一步深挖走马塘的文化底蕴,传承乡土记忆,姜山镇第一个旅游咨询点位,便在走马塘村家风馆南边的游客中心里,热热闹闹地筹建起来。
而这,也是陈丽波与故乡双向奔赴的起点。
“虽是土生土长的走马塘村人,但在外工作多年,依旧对家乡的历史一知半解。”作为即将要上任的讲解员,陈丽波责任重大,在辗转找到走马塘第32代后人陈隆佐老前辈后,两人对照着算是半本走马塘“史书”的《陈氏家谱》,在还未置办上空调的游客中心里逐字逐句地梳理,开始了一场近10天的关于乡土记忆的“传承”。
走马塘村,曲径通幽处。张芯蕊 摄
“陈老先生不仅对厚厚一摞的《陈氏族谱》十分了解,对其背后的小故事、村里的风土人情更是如数家珍。”陈丽波回忆,关于走马塘的点点滴滴,陈老先生都不舍得疏漏一分。
也正因如此,基于自己多年从事旅游业的经验,再加上陈隆佐近半个月的指点,陈丽波笃信——走马塘的故事,大有可讲。
春水碧于天,江南三四月,美景如画,令人陶醉。经过全镇上下两个月的筹备,走马塘村旅游咨询点位初有模样:
“四世祖陈禾入朝为官,不畏强权、直言进谏,宋徽宗特赐‘庆丰里’为‘忠孝里’,自此成为一方敬仰之地。‘文官下轿,武将下马,牵马而过河塘。’走马塘的名字饱含对先祖一生清廉的敬意。”重新整合过的讲解词“语音包”上线;
曾经鲜少有游客定位、游览的“家风馆”,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
这一次“翻新”,让“走马塘”故事似乎更“动人”了一些。
励志勉学、修身处世,一代代走马塘人所坚守的家风家训,如春雨润物,无声无息地塑造着每一个走马塘人的品格与气质。而历经几十代人树立的价值准则,也将走马塘村的历史文化内涵融入到当下的现代发展中。
乡土记忆,便是如此“有用”。
走马塘村的荷塘小院。通讯员供图
一池清莲,何以激活业态
“走马塘人爱‘莲’,是深入骨髓的。”走在走马塘村门口的荷花池,陈丽波笑言,这个村子里的不少产业,似乎都与莲花有着关联。
走马塘的新故事,由此开始。
2022年6月,两名“95后”青年在走马塘村推出了别具一格的夏日限定款“荷塘咖啡”,火速“出圈”。
一片盛夏中的荷塘,荷叶田田,莲花朵朵,清香四溢,背景马头墙层层叠叠,借美景加持,“荷叶咖啡”创下了一个月引流超2万人次的纪录,也自此迈出了借经济新业态激活乡村“新活力”的第一步。
“荷塘咖啡的成功是惊喜,但也并非偶然,因为它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陈丽波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古人赋予荷花的赞美,也是走马塘人代代相传的品格象征。作为族花,陈氏家族告诫后代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官要一清二廉;而为民者则要洁身自爱,严于律己。
陈丽君用莲蓬扎染出的独特颜色。张芯蕊 摄
或许,当村民们的创业热情被点燃,在集思广益能做些什么,要做些什么的时候,一池清莲,便成为了“催化剂”。
“学会了扎染以后,举一反三,用家门口的莲蓬做颜料,居然也可以染出很有特色的手工艺品。”荷花池旁的荷蓝染坊,是陈丽军一手经营起来的“共富”小店。几年前,才刚学会这门手艺的她,现在已经可以“就地取材”,扎染出独特的“美拉德色系”产品。
“制作工艺都是一脉相通的,但荷叶、莲蓬却是我们走马塘的特色。”陈丽军说。
每当来往的游客,走进染房,清一色的“蓝”并不会让人觉得单调,反而因为莲蓬扎染出的浅棕色的点缀,使得这里多了一份自然与古朴的气息。
在这里,有人取的是真材实料,有人取的是花海美景。
荷花池的石碑。杨羽 摄
清正廉洁“进士糕”,以及计划推出的“步步生廉”荷花宴等特色的农家小吃,以一池美景为底,以爱莲之心为衬,村内的业态也如同盛开的莲花般,愈发有活力、多元起来。
让文脉有寻根之处
文脉绵延古今,也要让后人寻根觅迹。
随着“网红新村”的标签愈发深入人心,现如今的走马塘村,已经成为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地点。但如何确保走马塘的文化底蕴和乡土记忆得以长久传承,却并不仅仅靠一时的热闹和繁华。
从“一时红”走向“一直红”,围绕走马塘的历史、文化、家风家训等核心内容进一步开发研学游,成为了走马塘村锚定的下一个目标。
而随着“家风家训馆”“进士文化馆”“百年诊所”等一系列文化“点位”的落成和完善,走马塘村的历史文化脉络愈发清晰,也为研学游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和平台。
位于走马塘村入口处的一池莲花。杨羽 摄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政风清。
2022年,由宁波市演艺集团创作,以走马塘陈氏家族清廉故事为原型的清廉主题越剧《走马御史》首演,再现了走马塘陈氏家族中的清廉典范。2023年,越剧《走马御史》亮相国家大剧院,并在几年间不断在各大城市展示、推广,更是让“名声在外”的走马塘因廉洁家风而再度“出圈”。
脚步轻轻穿古巷,清风徐徐绕身旁。文脉深厚,清廉家风,走马塘村也是一片研学的好去处!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