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人文乡村行 | 象山白岩下村:从"养猪村"到"人文美学"新场景涌现
2024-08-11 15:51: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宁网编前语

  人文乡村建设以文化引领和支撑乡村振兴,为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繁荣港城文化开辟新路。

  宁波日报报网推出“人文乡村行”系列报道,记者发挥“走、转、改”的优良作风,深入乡村海岛,探寻各地的生动故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反映人文价值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推动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开启人文经济新篇章。

中国宁波网记者廖惠兰 实习生王润泽 通讯员陈益坚

眼下正是荷花盛放的季节,位于象山县茅洋乡的白岩下村,有着800多年历史,靠山面海,水田交织,几座宋式建筑与随风摇曳的荷花相映成趣,成为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白岩下村的荷花池。通讯员供图

宋韵主题民宿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缤纷有趣的缸甏文化、竹根雕、农民画体验活动,风雅无限的“宋村田园十二场景”……文化的力量,正如春风化雨般融入进白岩下村的经济发展之中。

“养猪村”变身宋韵主题民宿村

“我们村可以说是‘从无到有’,全靠村民肯想、肯干。”说起当年村里的情况,白岩下村党支部书记胡凯说,当时村里处于没有支柱产业的尴尬境地,三分之二的村民靠养猪为生。近年来,白岩下村深入挖掘生态资源和深厚的人文资源,打造人文乡村新场景,一幅宜居宜游的江南画卷正徐徐展开。

白岩下村航拍图。通讯员供图

“上海、杭州、江苏等城市的回头客比较多,甚至还有国际友人慕名而来,周末的时候床位供不应求。”白岩下村宋韵网红民宿“朴舍”的负责人邱婷介绍,2019年她辞职回乡打造了这家宋韵主题民宿,经营的第三年收回了成本400余万元,“朴舍”也于2020年被评为省级金宿。

“当时卖了象山城区的房子,还举债百万元,回村打造了这间民宿。”邱婷坦言,要打造高品质的民宿,仅凭风景远远不够。为此,她不仅学习民宿运营相关知识,还报班学习了插花、抚琴等技能,将“朴舍”打造成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人文美学于一体的理想居所。

如今每逢周末、节假日,常常一床难求,更成为不少网红博主“旅拍”目的地。

“朴舍”民宿。通讯员供图

“这里面朝大海,住在古朴的宋式木屋结构民宿中,既可感受宋韵美学氛围,又可枕山听海。这种叠加自然与人文的风景,正是乡村文化旅游独特的魅力所在。”来自上海的旅拍博主“一姐”认为,乡村之于城市来说最让人心动的,是能体验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触摸最质朴的风土人情,感受背后的人文温度。

在白岩下村,似“朴舍”这样古朴雅致的民宿有不少。这里的民宿以其宋式风格建筑与独特的海边风光,成为象山首个宋韵主题民宿村。

目前,村里建成金宿2家、银宿2家以及精品民宿10家,每户民宿主平均经营性年收入45万元,带动120余人就业。

古韵新生让村民富了脑袋、鼓了口袋

党建引领、整合乡村人文资源、跨村联建……作为人文经济振兴乡村的探路者,白岩下村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们以环蟹钳港共富样板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白岩下村宋韵特色精品村建设,围绕‘宋风古韵’这一主题联合非遗团队、技工院校等深挖农耕、缸甏、竹根雕、农民画等村域本土文化,打造了具有村域特色的‘宋村田园十二场景’。”负责开发建设的蟹钳港旅游公司负责人介绍,“宋村田园十二场景”项目投资700万元,包括迷阵寻踪、稻香画屏等特色项目。2018年,白岩下村的村民众筹建成了玻璃栈道项目,仅开通半年就收回成本。从2019年起,该村村民每年都能收到一份特殊的“压岁钱”,就是玻璃栈道的年度分红,有的已累计收到近3万元的分红。

村民众筹建成的玻璃栈道年年有分红。通讯员供图

同时,白岩下村还通过盘活闲置的100余亩土地,开发成“青创共富农场”,与山上的玻璃栈道、宋韵山体公园以及村内主题民宿等资源进行串联,打造一处集旅游、文化、体育于一体的立体式乡村景区。

如今的白岩下村,游客能待上一整天:上午可以在玻璃栈道上俯瞰蟹钳港畔的山海美景,体验滩涂、农民画、农耕文化等;中午在主题民宿享受美食,下午到共富农场参加文旅拓展活动,或静静地品尝一杯乡野咖啡;晚上深度体验宋韵主题民宿。

乡土商机激发青创客返乡创业热潮

随着白岩下村的旧貌换新颜,不仅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更激活了当地青年创客的返乡创业热潮。

白岩下村的民宿群。通讯员供图

作为茅洋乡非遗旅游路线的一个重要节点,“拾锦造物”是游客体验民俗文化的首选之地。在这间由旧民居改造而来的古色古香手工体验馆,游客可以体验多项传统手工艺。

“拾锦造物”设有造物工坊、食作工坊、户外茶座、室内咖啡吧、民艺展区等,保留了老房子原本的“旧风味”,又融入了乡村人文底蕴,让游客能看到自然、摸到自然的同时体验造物之美。

从小院的一砖一瓦,到一景一物,都由主理人亲自打造。“我们一直想打造一个与老村有机融合、与青山绿水辉映,既保留着乡土的气息,又能续写文化造物的小院!”主理人王雪娇介绍,小院有3个主理人,分别负责民艺手作、美食饮品和运营推广。

青蟹咖啡。通讯员供图

去年国庆节首日,潘文达和俞康宁两位青创客打造的“青蟹咖啡”,一天就创下1.2万元的营收;返乡青年王勤则打造新中式风格的茶馆“青茶”,游客可于山野之间边品茗边领略自然风光和乡土文化之美……

在“青创共富农场”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越来越多的青创客返乡打造人文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激发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游客在白岩下村的“宋村田园十二场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通讯员供图

“我们依托青创共富农场和蟹钳港旅游公司两个平台,先后吸引12位90后青年、29位民宿主,共计40多名青创客前来创业。”胡凯介绍。

从一处处火出圈的网红民宿,到一场场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如今的白岩下村,将文化资源和本地特色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让传统文化底蕴得到了充分展示和传承,成功获评“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走出了一条文化带动乡村振兴新路径。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人文乡村行 | 象山白岩下村:从"养猪村"到"人文美学"新场景涌现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08-11 15:51:00

  宁网编前语

  人文乡村建设以文化引领和支撑乡村振兴,为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繁荣港城文化开辟新路。

  宁波日报报网推出“人文乡村行”系列报道,记者发挥“走、转、改”的优良作风,深入乡村海岛,探寻各地的生动故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反映人文价值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推动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开启人文经济新篇章。

中国宁波网记者廖惠兰 实习生王润泽 通讯员陈益坚

眼下正是荷花盛放的季节,位于象山县茅洋乡的白岩下村,有着800多年历史,靠山面海,水田交织,几座宋式建筑与随风摇曳的荷花相映成趣,成为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白岩下村的荷花池。通讯员供图

宋韵主题民宿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缤纷有趣的缸甏文化、竹根雕、农民画体验活动,风雅无限的“宋村田园十二场景”……文化的力量,正如春风化雨般融入进白岩下村的经济发展之中。

“养猪村”变身宋韵主题民宿村

“我们村可以说是‘从无到有’,全靠村民肯想、肯干。”说起当年村里的情况,白岩下村党支部书记胡凯说,当时村里处于没有支柱产业的尴尬境地,三分之二的村民靠养猪为生。近年来,白岩下村深入挖掘生态资源和深厚的人文资源,打造人文乡村新场景,一幅宜居宜游的江南画卷正徐徐展开。

白岩下村航拍图。通讯员供图

“上海、杭州、江苏等城市的回头客比较多,甚至还有国际友人慕名而来,周末的时候床位供不应求。”白岩下村宋韵网红民宿“朴舍”的负责人邱婷介绍,2019年她辞职回乡打造了这家宋韵主题民宿,经营的第三年收回了成本400余万元,“朴舍”也于2020年被评为省级金宿。

“当时卖了象山城区的房子,还举债百万元,回村打造了这间民宿。”邱婷坦言,要打造高品质的民宿,仅凭风景远远不够。为此,她不仅学习民宿运营相关知识,还报班学习了插花、抚琴等技能,将“朴舍”打造成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人文美学于一体的理想居所。

如今每逢周末、节假日,常常一床难求,更成为不少网红博主“旅拍”目的地。

“朴舍”民宿。通讯员供图

“这里面朝大海,住在古朴的宋式木屋结构民宿中,既可感受宋韵美学氛围,又可枕山听海。这种叠加自然与人文的风景,正是乡村文化旅游独特的魅力所在。”来自上海的旅拍博主“一姐”认为,乡村之于城市来说最让人心动的,是能体验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触摸最质朴的风土人情,感受背后的人文温度。

在白岩下村,似“朴舍”这样古朴雅致的民宿有不少。这里的民宿以其宋式风格建筑与独特的海边风光,成为象山首个宋韵主题民宿村。

目前,村里建成金宿2家、银宿2家以及精品民宿10家,每户民宿主平均经营性年收入45万元,带动120余人就业。

古韵新生让村民富了脑袋、鼓了口袋

党建引领、整合乡村人文资源、跨村联建……作为人文经济振兴乡村的探路者,白岩下村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们以环蟹钳港共富样板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白岩下村宋韵特色精品村建设,围绕‘宋风古韵’这一主题联合非遗团队、技工院校等深挖农耕、缸甏、竹根雕、农民画等村域本土文化,打造了具有村域特色的‘宋村田园十二场景’。”负责开发建设的蟹钳港旅游公司负责人介绍,“宋村田园十二场景”项目投资700万元,包括迷阵寻踪、稻香画屏等特色项目。2018年,白岩下村的村民众筹建成了玻璃栈道项目,仅开通半年就收回成本。从2019年起,该村村民每年都能收到一份特殊的“压岁钱”,就是玻璃栈道的年度分红,有的已累计收到近3万元的分红。

村民众筹建成的玻璃栈道年年有分红。通讯员供图

同时,白岩下村还通过盘活闲置的100余亩土地,开发成“青创共富农场”,与山上的玻璃栈道、宋韵山体公园以及村内主题民宿等资源进行串联,打造一处集旅游、文化、体育于一体的立体式乡村景区。

如今的白岩下村,游客能待上一整天:上午可以在玻璃栈道上俯瞰蟹钳港畔的山海美景,体验滩涂、农民画、农耕文化等;中午在主题民宿享受美食,下午到共富农场参加文旅拓展活动,或静静地品尝一杯乡野咖啡;晚上深度体验宋韵主题民宿。

乡土商机激发青创客返乡创业热潮

随着白岩下村的旧貌换新颜,不仅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更激活了当地青年创客的返乡创业热潮。

白岩下村的民宿群。通讯员供图

作为茅洋乡非遗旅游路线的一个重要节点,“拾锦造物”是游客体验民俗文化的首选之地。在这间由旧民居改造而来的古色古香手工体验馆,游客可以体验多项传统手工艺。

“拾锦造物”设有造物工坊、食作工坊、户外茶座、室内咖啡吧、民艺展区等,保留了老房子原本的“旧风味”,又融入了乡村人文底蕴,让游客能看到自然、摸到自然的同时体验造物之美。

从小院的一砖一瓦,到一景一物,都由主理人亲自打造。“我们一直想打造一个与老村有机融合、与青山绿水辉映,既保留着乡土的气息,又能续写文化造物的小院!”主理人王雪娇介绍,小院有3个主理人,分别负责民艺手作、美食饮品和运营推广。

青蟹咖啡。通讯员供图

去年国庆节首日,潘文达和俞康宁两位青创客打造的“青蟹咖啡”,一天就创下1.2万元的营收;返乡青年王勤则打造新中式风格的茶馆“青茶”,游客可于山野之间边品茗边领略自然风光和乡土文化之美……

在“青创共富农场”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越来越多的青创客返乡打造人文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激发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游客在白岩下村的“宋村田园十二场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通讯员供图

“我们依托青创共富农场和蟹钳港旅游公司两个平台,先后吸引12位90后青年、29位民宿主,共计40多名青创客前来创业。”胡凯介绍。

从一处处火出圈的网红民宿,到一场场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如今的白岩下村,将文化资源和本地特色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让传统文化底蕴得到了充分展示和传承,成功获评“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走出了一条文化带动乡村振兴新路径。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