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鸣欢在查房中。
“吃着口感挺好,没想到害我上吐下泻,接连住院了好几天。再也不敢碰没煮熟的菜了!”近日,家住海曙的金大伯(化姓)从宁波市中医院感染肺病科出院时仍心有余悸。“放”倒他的,是一道半生不熟的老宁波家常菜——炒鱿鱼。
该院感染肺病科主治中医师孙鸣欢说,这是一起典型的因肠沙门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胃炎案例。“肠沙门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存活和繁殖能力较强,每年的5月-10月是肠沙门菌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他希望借此案例提醒广大市民,肉、蛋、奶及相关制品等最易被肠沙门菌污染,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确保将食物煮熟后再食用。
一次聚餐后上吐下泻
金大伯今年66岁,患糖尿病多年,平日里体质较弱。前段时间,趁着节假日,一大家子人在家里聚餐。金大伯心情好,胃口也跟着好起来。席间,他不由多吃了几口。特别是其中一道炒鱿鱼,家人嫌没有全熟几乎没碰筷子,他却吃得有滋有味。哪知道聚餐后,金大伯就发起了高烧,体温最高的时候一下子蹿到了39℃,同时伴恶心呕吐,腹泻水样便,整个人越来越乏力。
在家人的一番劝说下,金大伯这才同意到宁波市中医院急诊就诊。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肾功能也异常,腹部CT提示回肠末端局部肠壁略水肿增厚,升结肠及结肠肝区肠壁略增厚。接诊的孙鸣欢仔细分析后,考虑其为急性肠胃炎。因金大伯有糖尿病基础,脱水明显,感染重,建议他住院治疗。
3天后粪便培养及鉴定表明,金大伯感染了肠沙门菌。经过西医抗感染,护胃止泻,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及中医清热解毒、止泻止痢等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
严重可引发多脏器衰竭
“肠沙门菌感染的肉类、禽类、蛋类、鱼类、奶类及其制品等,都是常见的传播源。”孙鸣欢告诉记者,肠沙门菌感染(也称为沙门氏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及水源感染而致病。沙门菌属是肠杆菌科中最复杂的菌属。目前全球已分离出2600多个血清型,其中200多个血清型对人体有致病性。肠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是最常分离到的致病血清型。沙门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存活和繁殖能力较强,每年的5月-10月是肠沙门菌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
孙鸣欢说,肠沙门菌感染根据症状分为胃肠炎型(即食物中毒)、伤寒型、败血症型及肠道外局灶性感染。多数患者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少部分患者出现肠道外播散性感染,表现为败血症。严重时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衰竭。
在治疗方面,西医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饮食清淡易消化,针对腹泻、腹痛等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积极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抗生素一般选用喹诺酮类或三代头孢菌素。由于肠沙门菌易出现耐药,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本病属中医“湿温”范畴。 中医认为肠沙门菌感染为外感湿热病邪,或素蕴脾湿又复感外邪而发病。病邪多从口入,进而伤及胃气,湿热之邪阻遏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治疗上以清热渗湿、芳香化浊之法为主,多用葛根芩莲汤、白头翁汤加味治疗。
预防要注意这三点
孙鸣欢表示,肠沙门菌对于外界的抵抗力相对而言比较弱,常见的物理、化学消毒措施都可以杀灭它,但是对于食物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它不耐热的特性,采用加热、煮沸等方式消毒,在100℃煮沸的条件下沙门氏菌立即死亡。
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防治肠沙门菌感染?他建议,一是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变质食物,尤其是生肉和禽类,确保食物煮熟,烹饪时将生食和熟食分开处理,使用不同的砧板、刀具和容器,以防止交叉污染;二是要加强手部清洁: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洗手,尤其在接触动物、生肉、生鸡蛋等物品后;三是防止感染源传播:家中饲养的宠物要经常消毒,避免接触被污染的物品。
记者 庞锦燕
通讯员 陈君艳 文/摄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