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农业龙头企业“舞”起来 宁波新增15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
2025-01-19 07:57:08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在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等四部门公布的浙江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名单中,宁波15家企业入选。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农业龙头企业是发展乡村土特产的主力军,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更是带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发展的排头兵。”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如何让农业龙头企业“舞”起来,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骨干力量?

  宁波的做法是,按照争先、创优、进位的要求,扎实推进“强龙兴农”工程。

  通过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市场拓展力强、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力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

  在海曙区望春工业园区,浙江荃盛食品有限公司通过订单农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发展之路,去年,公司实现产值4亿元,拥有订单基地3万多亩,带动农户2万多户。

  农业龙头企业还通过建设生产基地、吸纳转移就业、提供生产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带动能力稳步增强。

  去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在市内外建立联结生产基地超255万亩,联结带动市内外农户219万户,全年收购农产品及原料445亿元。

  不仅如此,农业龙头企业还发挥接近农业、靠近农村优势,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载体。2024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超过5万人。

  品牌兴农,增强竞争优势。市、区(县、市)两级联动开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涌现“阿拉宁波”“宁海珍鲜”“慈农优选”“海濡农耕”等区域公用品牌。目前,我市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联动发展的农业品牌体系基本形成。

  余姚市发挥榨菜产业集聚优势,成功创建全市唯一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榨菜品牌价值达到73亿元,名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榜前列。

  数据显示,到2024年底,宁波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数395家,比2021年增加74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2家,数量居全省第一,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达到75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资产总额596亿元,年收购农产品217亿元。

  我市还开展“绿新高、大优强”农业企业培育,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共建,开拓新兴消费市场。鼓励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累计培育5个全国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去年1月至11月,宁波农产品实现进出口额375.1亿元,居全省第一,总额约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持续推动农业“引进来”,赴境外举办招商引资活动,深化农业合作。去年前11个月,全市涉及农业农村的项目引进外资3220.5万美元。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产、运、加、销一体化技术研究,推动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围绕地方特色产业,研究开发创新产品,加快农产品全量化、增值化利用。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 记者 孙吉晶 通讯员 严舒玮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农业龙头企业“舞”起来 宁波新增15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5-01-19 07:57:08

  在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等四部门公布的浙江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名单中,宁波15家企业入选。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农业龙头企业是发展乡村土特产的主力军,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更是带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发展的排头兵。”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如何让农业龙头企业“舞”起来,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骨干力量?

  宁波的做法是,按照争先、创优、进位的要求,扎实推进“强龙兴农”工程。

  通过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市场拓展力强、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力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

  在海曙区望春工业园区,浙江荃盛食品有限公司通过订单农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发展之路,去年,公司实现产值4亿元,拥有订单基地3万多亩,带动农户2万多户。

  农业龙头企业还通过建设生产基地、吸纳转移就业、提供生产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带动能力稳步增强。

  去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在市内外建立联结生产基地超255万亩,联结带动市内外农户219万户,全年收购农产品及原料445亿元。

  不仅如此,农业龙头企业还发挥接近农业、靠近农村优势,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载体。2024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超过5万人。

  品牌兴农,增强竞争优势。市、区(县、市)两级联动开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涌现“阿拉宁波”“宁海珍鲜”“慈农优选”“海濡农耕”等区域公用品牌。目前,我市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联动发展的农业品牌体系基本形成。

  余姚市发挥榨菜产业集聚优势,成功创建全市唯一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榨菜品牌价值达到73亿元,名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榜前列。

  数据显示,到2024年底,宁波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数395家,比2021年增加74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2家,数量居全省第一,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达到75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资产总额596亿元,年收购农产品217亿元。

  我市还开展“绿新高、大优强”农业企业培育,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共建,开拓新兴消费市场。鼓励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累计培育5个全国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去年1月至11月,宁波农产品实现进出口额375.1亿元,居全省第一,总额约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持续推动农业“引进来”,赴境外举办招商引资活动,深化农业合作。去年前11个月,全市涉及农业农村的项目引进外资3220.5万美元。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产、运、加、销一体化技术研究,推动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围绕地方特色产业,研究开发创新产品,加快农产品全量化、增值化利用。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 记者 孙吉晶 通讯员 严舒玮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