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即将迎来今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很多人印象中,立春一般出现在2月4日,但今年的立春出现在2月3日。
“其实,立春有2月3日、4日和5日这三种情况,主要还是跟公历年天数和回归年天数之间的差所导致的。”浙江省天文学会科普讲师徐煜华表示。
通常而言,公历年天数是指在公历中,一年的总天数,受平年和闰年规则的影响,平年为365天,闰年为366天。回归年天数则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天,两者存在差异,从而导致节气日期在公历中会有微小的浮动。
据1900年—2000年这一百年统计显示,立春只有2月4日和2月5日这两天,没有2月3日。而本世纪100年,立春只有2月3日和2月4日这两天,没有在2月5日的情况。本世纪第一次2月3日立春,是在2017年,第二次则是在2021年,今年是第三次出现“提前”立春的情况。
今年蛇年也将出现“两头春”现象,也就是一年中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
“两头春”是中国农历历法中闰年时出现的现象。徐煜华表示, 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地球在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在编制农历时,为使每一个月中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同时兼顾一年中寒暑季节变化,采用了“置闰月”的方法。
其中闰年有十三个月,384天左右,比阳历年365或366天长得多;平年十二个月为354天左右,比阳历年365或366天又短得多。春节是农历年的起始日,在公历中的日期变动最早可在1月21日,最晚可在公历2月20日。
“立春在公历中的日期是2月4日左右,雨水是在2月19日左右。因此,随着春节日期的变动,一年中可能出现两个立春,甚至偶见两个雨水,无立春,甚至偶见无雨水的现象。”徐煜华解释道。
乙巳蛇年有384天,其中闰六月,比往年多一个月。正月初六将迎来“立春”节气,而下一个“立春”,出现在2026年2月4日,在乙巳蛇年腊月十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双春年”。
“两头春”的现象也并不罕见。据统计,在本世纪的100年中,“两头春”的年份有37次,“两头无春”的年份有37次,“单春”的年份有26次。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公历算法来说的,而‘双春年’‘无春年’是根据农历算法来说的,只是不同的纪年方式导致的罢了,公众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将之与吉凶福祸相关联。”徐煜华说道。(赵艺乔)
编辑: 崔燕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