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一派繁忙,续写辉煌篇章;轨道交通107个在建标段全面复工,8000余人迅速形成大干场面;甬企纷纷开工,全自动生产线丝滑运转,大数据机房里字节跳动……
昨天是农历蛇年第一个工作日,宁波各地积极贯彻落实省、市两会工作部署,合力奏响“人勤春来早”的奋进乐章。
夜幕降临,三江六岸流光溢彩。从智能制造的精密齿轮到宁波舟山港的万吨巨轮,从地铁隧道的钢筋铁骨到共富工坊的缕缕丝线,千万宁波人正以“蛇”我其谁的担当,在春天里播种希望。这座向海而生的城市,正以弄潮儿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航程中破浪前行。

甬友电子IT软件工程师侯宇鹏正在查看产线的实时情况。(殷聪/摄)
智造车间跃动“数据神经”
昨天上午7时18分 宁波甬友电子有限公司
天刚放亮,迎着日出,宁波科技企业早已活力“上线”。
昨天上午7时18分,伴随着喜庆的鞭炮声,宁波甬友电子有限公司迎来蛇年首个工作日。
车间内,机械设备开始有条不紊地运作,但工作人员并不多,各类设备唱起了“主角”。
“这几年,智能制造发展得那叫一个快!就说我们甬友电子吧,继电器装配生产线已经实现全自动生产啦!”甬友电子的IT软件工程师侯宇鹏笑着介绍,“从原材料上料,到产品最后下线,这条主打智能制造的生产线,一个工人都不用!一天满负荷运转,能生产38万个继电器呢!”
自动高效生产的背后可有大学问!它靠的是数据的互联互通,还有5G、数字孪生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
走进甬友电子的中控室,一条条生产线、一辆辆AGV小车,它们的生产过程、行动轨迹,都在虚拟车间里被逼真地复刻出来。哪台设备出了问题需要维修,直接用数字和不同颜色标记,就给管理者提示得明明白白。
“智能制造,现在可是咱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抢抓‘开门红’、开启新征程的关键因素。”甬友电子总经理丁明江语气坚定地说,“去年,企业营收超过4亿元,比前年增长了25%!这些都源于智能制造打下的良好基础。”
同一片天空下,甬企只争朝夕赶订单。
在余姚,江丰电子的订单持续增加,近20条自动化产线已经全面开启,公司在黄湖的生产基地红火开建,该产线将成为全球领先的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产线;在江北,双鹿电池员工到岗率超过90%,公司生产订单稳定,正在向新的目标发起冲刺;在北仑,金发新材料车间里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大家铆足劲冲刺“开门红”,奋力实现“全年红”。

工作人员正在宁波亚集物流有限公司梅山保税仓库装卸货物。(孙佳骏/摄)
“港口引擎”释放澎湃动能
昨天上午8时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
昨天,“春节不打烊”的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繁忙如旧。
上午8时整,控制中心完成交接班,调度员精神抖擞地投入新一天的工作,开始紧张有序地安排港区集装箱装卸和设备调度。
上午8点30分,6号泊位上,装卸作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巨大的吊臂高高耸立,粗壮的钢索吊起一个个集装箱,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精准的弧线,随后,集装箱被稳稳地放置到货轮上。
在远控桥吊操作室内,桥吊司机宛如操控精密仪器的名匠。他们坐在操作台前,全神贯注地盯着面前6块显示器,双手稳稳地握着操作手柄,手柄在其手中轻轻上下移动,屏幕里的集装箱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被安稳地吊起、放下,完成一次次高效的装卸作业。
作为宁波舟山港的“双子星”之一,梅山港区去年成绩斐然,集装箱吞吐量一路飙升,接连突破1000万标准箱和1100万标准箱大关,成为宁波舟山港第二个“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今年,港区依旧火力全开,截至2月4日,集装箱吞吐量已达129.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4.7%。
在梅山港区不远处的梅山综合保税区内,宁波亚集物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俞旭凤刚收到春节假期后的第一批货。
上午9时许,记者走进宁波亚集物流有限公司梅山保税仓库,只见物流车辆正陆陆续续地开进来,工作人员装卸货物、入库上架,忙得不可开交。
梅山综合保税区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资源,吸引了以亚集物流为代表的众多企业集聚,是宁波跨境电商的重要物流节点之一。
“依靠梅山港区的区位优势和保税政策,过去一年我们的出口贸易额相较上一年提升了约33%。”俞旭凤说。谈起对新一年的期待,她信心满满,预计今年公司的出口贸易额能再创新高,大家都干劲十足!

轨道交通施工现场,一名工人正在焊接钢筋。(徐诚/摄)
轨道动脉延伸“城市骨架”
昨天上午8时 轨道交通6号线高桥南车辆段
“舍小家,为大家”。宁波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高桥南车辆段施工现场,27岁的挖掘机司机黄仁达精准操作挖掘机,一刻不停安装着小立柱。
昨天上午8时,施工现场寒风瑟瑟,但近200名建设工人依旧干得热火朝天。
装饰装修、机电安装、铺轨等多个工作面全面铺开,20余台机械设备忙碌运转,各工种各司其职——运用库内,挖掘机司机正吊着小立柱进行安装作业,工人手持灌浆机进行立柱灌浆;运转综合楼内,装修工人正进行地砖铺装作业,机电装修人员脚踩人字梯进行机电穿缆;还有部分工人正在仔细安装轨道扣件,以保证后续左、右股之间精度误差不超过2毫米……
黄仁达来自广西,是小立柱安装的熟练工,每天能安装4条股道的近400个小立柱。春节假期,他没有回家,选择坚守在项目一线。“虽然想家,但在这里过年福利也不错,我们全体工友一起包饺子、挂春联,还收到了新年红包。”黄仁达说。
宁波轨道交通建设分公司业主代表王兵诚介绍,高桥南车辆段已于1月5日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目前处于铺轨、供电等多专业施工阶段,为今年6月实现接车任务全力冲刺。“高桥南车辆段接车任务是影响6号线整体通车进度的关键一环。”王兵诚说,节后公司迅速组织其余人员返岗。
高桥南车辆段位于海曙区,总建筑面积约16.9万平方米,建成后将为轨道交通6号线车辆提供检修、维护及停放等服务。
与此同时,宁波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项目及市域铁路慈溪线、象山线107个在建标段全面复工,8000余人迅速打开施工作业面,为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新增建成轨道交通里程100公里目标任务起好步、开好局。

“阿娘工坊”出品的各类香囊。(沈天舟/摄)
共富工坊编织“幸福图景”
昨天上午8时 海曙区月湖街道“阿娘工坊”
“‘阿娘工坊’,开工大吉!”昨天上午8时刚过,位于海曙区月湖街道的省级共富工坊“阿娘工坊”热闹起来,“阿娘”们陆续赶来,投入制作非遗香囊的工作中。
“节前我们还有近500套香囊订单没来得及做,节后又有新的意向订单正在洽谈。”宁波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阿娘工坊”负责人周亚萍说,开工首日她便召集团队成员赶制订单。
打样、剪裁、缝制、熨烫、填充香料和棉花……在现场,记者看到工作室里十几位老人分工明确,组成了香囊制作“流水线”。大家一边聊着各家过年时的趣事、拉着家常,一边做着手中的针线活,现场气氛融洽。
情“桃”意合、“柿柿”如意、好运“莲莲”……共富工坊内的桌面上,摆放着各类刚制作完成的香囊,每款产品的名字背后都蕴含着对新年的美好愿景,不同的产品还具备驱蚊、提神、助眠等多种功效。
据悉,“阿娘工坊”自2023年8月成立以来,凭借“香袋制作技艺”这项市级非遗打开了本地市场,目前已开发出十多种不同品类的香囊,销售额突破15万元。工坊还成立了“月湖阳光助困共富基金”,定期捐赠销售香囊所得资金,帮扶困难群体,目前已捐赠善款2万余元。
“新的一年,我们将通过开设非遗课程、扩招团队成员等方式,帮助更多人学会香囊制作这门手艺。”工坊所在的梅园社区党委书记康维亚说。

市民正在宁波京东MALL选购手机。(孙佳丽/摄)
消费市场涌动“春日经济”
昨天上午10时 宁波京东MALL
昨天上午,浓浓的年味儿还在,宁波京东MALL直接亮出大招,开启为期两天的“新春开工第一团”活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上午10时,商场刚开始对外营业,就有顾客来咨询特价空调和手机。
“95后”消费者静静(化名)直奔华为专柜,下单了一台华为畅享70X,准备送给外婆。
“春节假期去外婆家拜年,发现她还用着卡顿的老年机,趁着有‘国补’优惠,我赶紧买一台新的送她。”静静告诉记者,叠加各种优惠和补贴,原价2299元的手机实际支付不到2000元。
接待静静的专柜导购徐洪灵忙得满面通红,但眼角眉梢却是掩不住的喜气。一问才知,从除夕开始到现在,华为专柜的手机卖爆了。
“春节前,华为Mate 70系列刚上市不久,Pura 70 Pro新增两款配色,颇受年轻人喜爱,正月初一直接卖断货了,这两天正抓紧补货。”徐洪灵说。
尽管热门机型提早售罄,华为专柜春节假期销售额依旧同比增长了50%左右,有“00后”带着压岁钱换新机的,也有“95后”带着年终奖来购买手机孝敬父母的。
不只是手机,特价空调同样畅销。
“新春开工第一团”活动中,京东优惠叠加新一轮“国补”,1.5匹一级能效变频的品牌空调低至1360元便可入手。昨天上午宁波京东MALL营业不到1个小时,特价品牌空调销售额就突破了10万元。
“新一轮‘国补’的落地,明显助力商场销售额增长。这个春节假期,商场没有打烊,销售额同比增长50%左右。趁热打铁,这两天销售额预计可以超过400万元,力拼‘开门红’。”宁波京东MALL店长胡香祖说。
宁波京东MALL的火爆场景,正是宁波春节假期消费市场的生动写照。统计数据显示,8天春节假期,宁波50家重点监测样本企业合计实现销售额8.44亿元,同比增长9.26%。

技术人员正在进行环境监测。(俞家嘉/摄)
绿色转型筑牢“生态基底”
昨天上午 浙江省宁波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从宁波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可以看到,目前宁波市空气质量为优,AQI(空气质量指数)为37,PM2.5小时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昨天一早,浙江省宁波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经忙碌起来,监测人员汪伟峰正在实时监测宁波市大气环境质量情况。
实验室里,电脑屏幕上闪烁着各种图表和数据,分析人员一边敲击着键盘,一边低声讨论着监测结果,为城市的环境质量“把脉”。
“我正在做的是全国城市环境空气VOCs手工监测,需要分析130余种有机化合物,包括苯系物等。”工程师胡凌霄说,“近年来,臭氧已成为重要的污染物,这些物质正是臭氧的重要前体化合物,及时分析这些物质,对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仪器设备是环境监测不可或缺的利器。仪器仓库里,污染源执法监测现场采样仪器、应急监测仪器等有序排列。“如遇特殊情况,无人机、无人船等将迅速出动,监测现场情况以便后续分析。”该中心执法督查监测室主任杨明光说。
“2025年,监测中心将坚持以‘真、准、全、快、新’为工作目标,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全力推进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为我市生态环境管理和美丽宁波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浙江省宁波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徐国津说。

节后开工第一天,宁波市人社局、宁波市总工会和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以一份“就业福袋”,为来甬务工人员送上温暖。(李睿清/摄)
暖心服务提升“奋斗能量”
昨天上午 铁路宁波站
整齐码放的鼓囊福袋、身着红马甲的暖心志愿者……新春复工首日,在铁路宁波站,宁波用特殊方式为返岗务工人员注入“奋斗能量”。由宁波市人社局、宁波市总工会与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联袂送出的“来甬暖心礼包”,成为这座城市献给建设者的新春问候。
打开这份沉甸甸的礼包,全市300余场招聘会信息、多元维权渠道指引、宁波特色零食、办公用品套装等实用物资一应俱全。刚下火车的云南籍务工者祝剑春难掩惊喜:“我想找机械加工类工作,之前就听说宁波相关企业多,这份礼包里的就业帮扶信息特别实用,让我对在宁波扎根更有信心了!”
“知道宁波发展快,没想到服务也这么暖心!”江西籍求职者胡浩边翻看礼包边感慨,已与本地企业约好面试的他坦言,“礼包里的维权指南和求职地图正是我们需要的,这份城市温度让我对接下来的打拼更有底气。”
据统计,在整个活动中,将有1500份礼包送达来甬求职人员手中。
这已是宁波连续第三年开展来甬求职人员关爱行动,今年通过部门联动,实现服务升级。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礼包整合了就业招聘信息、政策汇编、维权指引等一系列实用信息,同步开通就业服务热线。我们不仅要成为求职者踏上新征程的引路人,更要成为他们在宁波这座城市最坚实的依靠,做新宁波人的‘娘家人’。”(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林昱辰 孙佳丽 殷聪 沈莉 孙佳骏 俞家嘉 李睿清 沈天舟 徐诚)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