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10个交易日,慈星股份就宣告终止收购计划。
2月5日晚,慈星股份公告称,决定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敏声)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公司股票于2月6日开市起复牌。
2月6日,慈星股份开盘即跌停,收盘报收8.58元/股,跌幅达13.16%。
重组事项“搁浅”
慈星股份是深耕针织机械领域多年的老牌上市甬企。而武汉敏声是国内冉冉升起的BAW滤波器“新星”,估值逼近30亿元,“潜在独角兽”“光谷瞪羚企业”“科创新物种”等多重光环加身。
1月14日晚,慈星股份公告称,因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武汉敏声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公司股票自1月15日开市时起停牌,距今10个交易日。
慈星股份表示,截至公告日,交易各方未就本次交易具体方案、交易条件达成最终实质性协议。终止本次交易事项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同时,公司承诺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少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近年来,慈星股份一方面持续聚焦主业,通过延长产业触角推动针织业务智能升级;另一面,该公司还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
慈星股份智能化示范工厂生产线。
2021年,该公司“相中”半导体领域的武汉敏声,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也因此一度被市场看作“芯片及5G\6G”概念股,成为“香饽饽”。
慈星股份董秘杨雪兰表示,尽管终止收购,但公司仍是武汉敏声的股东,仍看好其后续发展。无论收购是否成功,公司与武汉敏声都有着密切联系。
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慈星股份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85亿元至3.3亿元,同比增长149.84%至189.2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亿元至1.45亿元,同比增长49.49%至116.76%。
外资“压哨”进场
慈星股份公告重组事项前的交易行情显示,1月13日、14日,慈星股份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32.64%。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况。
公告显示,截至1月14日(即停牌前一个交易日),在慈星股份股东榜中,最显著的变化当数第六大流通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北向资金席位)的大举加仓,以及新进的第九大流通股东QFII席位摩根士丹利国际持仓428.53万股。
Choice数据显示,与2024年12月底对比,北向资金席位在1月2日至14日的短短9个交易日内对慈星股份的持股量由329.95万股激增至577.19万股,加仓幅度达174.93%。
此前,北向资金在慈星股份的持股峰值出现于2024年8月初,彼时一度曾持股接近740万股。
对此,慈星股份在公告中称,股票异常波动期间,不存在控股股东、实控人、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公司经过自查,不存在违反公平信息披露的情形。
值得关注的是,外资“压哨”进场的情况还发生在世茂能源。
2024年11月11日,世茂能源公告停牌,公司拟发行股份收购詹鼎科技近60%股权,意图跨界进入半导体材料领域。
不过,在三天后(2024年11月14日晚),该公司公告终止筹划此次重组,并披露了停盘前一个交易日(2024年11月8日)的股东榜。
相较2024年9月30日(三季报)股东榜,新进了4家QFII,依次是摩根士丹利国际、瑞士银行、摩根大通证券、高盛公司。其中,瑞士银行、高盛公司近一年虽也曾现身世茂能源股东榜,但相比之前的持股规模,其在2024年11月8日股东榜上持股量均有成倍提升。
此外,世茂能源在终止筹划重组并复牌五个交易日后,公司股价迎来历史新高,触达25.13元/股。
并购风云再起
在2025年开局之际,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再掀热潮,成为业内热议的焦点。Choice数据显示,仅1月就有102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了重大重组事项。
宁波资本市场也“热闹非凡”——
1月15日晚,爱柯迪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卓尔博(宁波)71%股权;
1月16日晚,宁波富达公告,拟收购控股晶鑫材料;
1月16日,均胜电子向港交所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申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或将实现“A+H”双重上市;
……
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有19家A股甬企涉及并购交易,合计金额达58.25亿元。
这之中也透露着A股宁波上市公司向新而行的决心——
宁波富达将在原有商业地产、水泥建材两大主营业务基础上,开始涉足以光伏银粉为主的电子专用材料领域;
爱柯迪的收购交易标的则涉及无人机、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新兴领域,将为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有分析人士指出,未来,企业依然需要透过并购重组来实现规模扩展与技术优势,政策的配合与资本市场的推进将会为这一趋势注入动力。
文字:张恒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