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体检查出结节怎么办?窦性心律是心脏病吗?带你看懂体检报告
2025-02-15 14:35:57 稿源: 央视新闻  

  定期体检是发现预防疾病的最好方式,简单来说,体检的功能就是“提早发现常见病,主动预警大隐疾”。但是如何选择体检项目?体检报告怎么看?哪些数据意味着需要就医?一起来看。

  抽血检查——

  血常规、生化和肿瘤标志物等

  抽血检查一般是空腹抽多管静脉血,主要检查血常规、生化和肿瘤标志物等多项指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赵威表示——

  血常规可以理解为血液系统功能检查,其中检查项目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血生化既反映很多重要脏器功能,也反映一些代谢指标,比如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

  肿瘤标志物则反映是否存在肿瘤风险。

  生化检查:筛查“三高”、糖尿病等风险

  首先,生化检查可以预防“三高”。

  “三高”一般指血液的“血压、血脂、血糖”这三项问题高发的代谢指标。

  赵威表示,我国指南建议——

  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至少测一次血脂;

  年轻人可以2至5年测一次血脂;

  青少年和儿童,建议在入学阶段就要测一次血脂,以防止家族遗传性的高胆固醇血症。

  医生建议,体检时血脂的生化指标至少检查4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赵威表示,关于血脂很多人存在误区,以为血脂检查中的主要指标是甘油三酯,但在医生看来,这4项中最大的风险项其实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它对动脉硬化促进作用是最大的”。

  医生强调,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理解为血管壁斑块的主要成分。指标越高,动脉硬化可能发生得越早、越快、也越重,所以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的管理很重要。

  其次,生化检查可以预防糖尿病。

  如果体检中检测发现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两项指标异常,需要复查就诊排查是否可能患有糖尿病。

  赵威表示,因为糖尿病存在发展过程,所以在疾病早期就应采取措施,比如控制饮食、规律锻炼等。

  最后,生化检查可以筛查“第四高”。

  专家提醒,在生化检查中还应关注是否出现“第四高”——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无论是同型半胱氨酸高,还是尿酸高,都是发生率很高,且对心脑血管有非常不利的影响的疾病。”

  针对“第四高”,专家建议日常饮食中应多补充叶酸,如绿叶蔬菜、水果等。少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

  肿瘤标志物检查:提示癌症风险

  赵威介绍,肿瘤在身体里生长后,可能会分泌一些蛋白质或特殊物质,也有时会刺激身体发生某些物质异常,“这样的分泌增加后,可能预示着某种肿瘤在身体里出现,所以叫肿瘤标志物”。

  不同肿瘤标志物升高预警不同风险,如图所示↓

  不过医生表示,体检报告提示某些肿瘤标志物指标异常时,可能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当体检报告提示肿瘤标志物升高时,两倍以下不需要太紧张,但如果是两倍以上,需要三个月之后进行复查,且要进行连续监测,动态观察,最后还需要联合检测,多项肿瘤标志物同时检测。

  体检中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AFP升高可能预警原发性肝癌的风险;

  CEA升高可能预警消化系统肿瘤,尤其是结直肠癌的风险;

  CA72-4升高可能预警消化系统肿瘤,尤其是胃癌的风险;

  Cyfra21-1,proGRP、NSE、SCC等升高可能预警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

  CA125升高可能预警女性卵巢癌等风险;

  CA15-3升高可能预警乳腺癌的风险;

  PSA升高可能预警男性前列腺癌的风险。

  影像检查——

  筛查心血管及肿瘤类疾病

  影像检查则是体检的另一大手段。赵威介绍,影像检查主要筛查心血管及肿瘤类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类的一些标志物,可以依靠影像学检查来早期筛查和识别。”

  B超及CT检查出结节怎么办?

  赵威表示,——

  一类、二类结节不用特殊就诊;

  三类结节如果是第一次发现,建议三个月后复查;

  四类及以上级别的结节肿瘤发生率较高,需要正规就诊。

  此外,看懂结节的大小也很重要。赵威表示——

  如果是实性或部分实性的结节,≥6毫米、<15毫米的,需要就诊并及时复查。

  如果是非实性结节,≥8毫米、<15毫米的,需要就诊复查。

  如果是更大的结节,需要尽快治疗。

  窦性心律不齐,代表心脏有问题吗?

  赵威表示,正常人的心跳节律都是叫窦性心律,绝大多数窦性心律不齐的人其实并没有疾病,不用因为体检报告上的这句话就担心得了心脏病。这一指标更多的是反映在深吸气和深呼气的时候,心跳的频率不一样,一般来说不用就医。

  赵威强调,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则需要立即就医:

  ST-T改变:意味着心电图的某一个小波段可能存在异常。

  频发的早搏:可能意味着心脏节律出现问题。

  做胃肠镜过程很痛苦吗?

  北京大学第三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薛艳表示,做胃肠镜并非像一些人想象得那么痛苦。

  首先,病人可以选择无痛胃肠镜检查,在麻醉状态下睡一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胃肠镜检查。在这个过程中,病人是没有知觉的。

  其次,胃镜不需要特殊的术前准备,提前10个小时左右禁食即可。如果做结肠镜检查,需要提前一天要做肠道准备工作。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体检查出结节怎么办?窦性心律是心脏病吗?带你看懂体检报告

稿源: 央视新闻 2025-02-15 14:35:57

  定期体检是发现预防疾病的最好方式,简单来说,体检的功能就是“提早发现常见病,主动预警大隐疾”。但是如何选择体检项目?体检报告怎么看?哪些数据意味着需要就医?一起来看。

  抽血检查——

  血常规、生化和肿瘤标志物等

  抽血检查一般是空腹抽多管静脉血,主要检查血常规、生化和肿瘤标志物等多项指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赵威表示——

  血常规可以理解为血液系统功能检查,其中检查项目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血生化既反映很多重要脏器功能,也反映一些代谢指标,比如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

  肿瘤标志物则反映是否存在肿瘤风险。

  生化检查:筛查“三高”、糖尿病等风险

  首先,生化检查可以预防“三高”。

  “三高”一般指血液的“血压、血脂、血糖”这三项问题高发的代谢指标。

  赵威表示,我国指南建议——

  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至少测一次血脂;

  年轻人可以2至5年测一次血脂;

  青少年和儿童,建议在入学阶段就要测一次血脂,以防止家族遗传性的高胆固醇血症。

  医生建议,体检时血脂的生化指标至少检查4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赵威表示,关于血脂很多人存在误区,以为血脂检查中的主要指标是甘油三酯,但在医生看来,这4项中最大的风险项其实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它对动脉硬化促进作用是最大的”。

  医生强调,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理解为血管壁斑块的主要成分。指标越高,动脉硬化可能发生得越早、越快、也越重,所以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的管理很重要。

  其次,生化检查可以预防糖尿病。

  如果体检中检测发现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两项指标异常,需要复查就诊排查是否可能患有糖尿病。

  赵威表示,因为糖尿病存在发展过程,所以在疾病早期就应采取措施,比如控制饮食、规律锻炼等。

  最后,生化检查可以筛查“第四高”。

  专家提醒,在生化检查中还应关注是否出现“第四高”——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无论是同型半胱氨酸高,还是尿酸高,都是发生率很高,且对心脑血管有非常不利的影响的疾病。”

  针对“第四高”,专家建议日常饮食中应多补充叶酸,如绿叶蔬菜、水果等。少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

  肿瘤标志物检查:提示癌症风险

  赵威介绍,肿瘤在身体里生长后,可能会分泌一些蛋白质或特殊物质,也有时会刺激身体发生某些物质异常,“这样的分泌增加后,可能预示着某种肿瘤在身体里出现,所以叫肿瘤标志物”。

  不同肿瘤标志物升高预警不同风险,如图所示↓

  不过医生表示,体检报告提示某些肿瘤标志物指标异常时,可能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当体检报告提示肿瘤标志物升高时,两倍以下不需要太紧张,但如果是两倍以上,需要三个月之后进行复查,且要进行连续监测,动态观察,最后还需要联合检测,多项肿瘤标志物同时检测。

  体检中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AFP升高可能预警原发性肝癌的风险;

  CEA升高可能预警消化系统肿瘤,尤其是结直肠癌的风险;

  CA72-4升高可能预警消化系统肿瘤,尤其是胃癌的风险;

  Cyfra21-1,proGRP、NSE、SCC等升高可能预警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

  CA125升高可能预警女性卵巢癌等风险;

  CA15-3升高可能预警乳腺癌的风险;

  PSA升高可能预警男性前列腺癌的风险。

  影像检查——

  筛查心血管及肿瘤类疾病

  影像检查则是体检的另一大手段。赵威介绍,影像检查主要筛查心血管及肿瘤类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类的一些标志物,可以依靠影像学检查来早期筛查和识别。”

  B超及CT检查出结节怎么办?

  赵威表示,——

  一类、二类结节不用特殊就诊;

  三类结节如果是第一次发现,建议三个月后复查;

  四类及以上级别的结节肿瘤发生率较高,需要正规就诊。

  此外,看懂结节的大小也很重要。赵威表示——

  如果是实性或部分实性的结节,≥6毫米、<15毫米的,需要就诊并及时复查。

  如果是非实性结节,≥8毫米、<15毫米的,需要就诊复查。

  如果是更大的结节,需要尽快治疗。

  窦性心律不齐,代表心脏有问题吗?

  赵威表示,正常人的心跳节律都是叫窦性心律,绝大多数窦性心律不齐的人其实并没有疾病,不用因为体检报告上的这句话就担心得了心脏病。这一指标更多的是反映在深吸气和深呼气的时候,心跳的频率不一样,一般来说不用就医。

  赵威强调,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则需要立即就医:

  ST-T改变:意味着心电图的某一个小波段可能存在异常。

  频发的早搏:可能意味着心脏节律出现问题。

  做胃肠镜过程很痛苦吗?

  北京大学第三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薛艳表示,做胃肠镜并非像一些人想象得那么痛苦。

  首先,病人可以选择无痛胃肠镜检查,在麻醉状态下睡一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胃肠镜检查。在这个过程中,病人是没有知觉的。

  其次,胃镜不需要特殊的术前准备,提前10个小时左右禁食即可。如果做结肠镜检查,需要提前一天要做肠道准备工作。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