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生态警务”激活绿色动能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5-02-25 06:59: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专题】平安宁波 你我共建

  近年来,宁波公安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工作理念,不断丰富“生态警务”的内涵,激活绿色动能护航高质量发展。

  潮起潮落间,青山绵延,渔火闪烁,一幅潮声起、山色秀、渔火明的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乘潮声之势:构建生态护航新格局

  环境关乎民生,青山诠释美丽,蓝天承载幸福。

  日前,余姚四明山迎来降雪,自驾前去赏雪的游客络绎不绝。来自上海的李小姐拍了大量雪景视频后返程。临走前,她向救援人员致谢:“四明山的雪真漂亮,这边的人也热情。我们的车打滑卡进沟里后,一求助就有警察和志愿者赶来,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难题,非常感谢。”

  旅游经济,无疑是“金饭碗”,但要端稳,除了要有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外,还需要额外下功夫——提供高质量服务,让游客的情绪价值拉满。

  近年来,宁波公安通过实践探索,将“生态警务”模式逐步从农村的山水林田推广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保护网络。

  比如在旅游领域,宁波公安通过“生态警务+”运行模式,加强对旅游景区的治安管理,为生态智慧巡控插上科技的翅膀。同时,第一时间整治民生难点及痛点,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去年,在鄞州东钱湖、江北慈城等地,公安机关根据景区治安特点,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景区环境整治行动,升级落实“水、陆、空”立体化巡防体系,不断提升“生态警务”运行效能,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感。

  “构建这样的生态保护网络,需要多部门一起发力,查漏补缺。”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宁波公安与其他职能部门密切合作,建立党建融合协调机制,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同向发力,形成强大的生态保护格局。

  渔火映初心:构建生态安全“共同体”

  宁波公安依据区域特色,因地制宜,推动生态融合,实现差异化协同发展,建立丰富多样的生态保护工作模式。

  宁海、象山、奉化等地以生态养殖和水果种植为特色。宁波公安围绕这一特点,协同相关部门,定制“守护套餐”。镇海、北仑聚焦海港护航,鄞州、慈溪、余姚等地大力发展绿色楼宇经济,海曙专注于生态多样性保护……宁波公安打造的“生态警务室”时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当然,参与生态保护,来自民间的力量不可或缺。

  在奉化大堰镇,“生态义警”成为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村民、企业员工,也有退休干部。在镇政府和派出所的组织下,他们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为生态环境的忠实守护者。

  “生态义警”老毛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他在山上发现珍稀植物及动物后,及时向派出所报告,并协助相关部门采取保护措施。

  如今,像老毛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生态安全“保护网”也越织越密。正是因为大家的努力,在宁波的潮声山色渔火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经济发展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宁波公安也将探索创新,为共绘美丽生态画卷贡献力量。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徐 超张玲芝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生态警务”激活绿色动能护航高质量发展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5-02-25 06:59:00

  近年来,宁波公安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工作理念,不断丰富“生态警务”的内涵,激活绿色动能护航高质量发展。

  潮起潮落间,青山绵延,渔火闪烁,一幅潮声起、山色秀、渔火明的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乘潮声之势:构建生态护航新格局

  环境关乎民生,青山诠释美丽,蓝天承载幸福。

  日前,余姚四明山迎来降雪,自驾前去赏雪的游客络绎不绝。来自上海的李小姐拍了大量雪景视频后返程。临走前,她向救援人员致谢:“四明山的雪真漂亮,这边的人也热情。我们的车打滑卡进沟里后,一求助就有警察和志愿者赶来,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难题,非常感谢。”

  旅游经济,无疑是“金饭碗”,但要端稳,除了要有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外,还需要额外下功夫——提供高质量服务,让游客的情绪价值拉满。

  近年来,宁波公安通过实践探索,将“生态警务”模式逐步从农村的山水林田推广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保护网络。

  比如在旅游领域,宁波公安通过“生态警务+”运行模式,加强对旅游景区的治安管理,为生态智慧巡控插上科技的翅膀。同时,第一时间整治民生难点及痛点,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去年,在鄞州东钱湖、江北慈城等地,公安机关根据景区治安特点,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景区环境整治行动,升级落实“水、陆、空”立体化巡防体系,不断提升“生态警务”运行效能,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感。

  “构建这样的生态保护网络,需要多部门一起发力,查漏补缺。”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宁波公安与其他职能部门密切合作,建立党建融合协调机制,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同向发力,形成强大的生态保护格局。

  渔火映初心:构建生态安全“共同体”

  宁波公安依据区域特色,因地制宜,推动生态融合,实现差异化协同发展,建立丰富多样的生态保护工作模式。

  宁海、象山、奉化等地以生态养殖和水果种植为特色。宁波公安围绕这一特点,协同相关部门,定制“守护套餐”。镇海、北仑聚焦海港护航,鄞州、慈溪、余姚等地大力发展绿色楼宇经济,海曙专注于生态多样性保护……宁波公安打造的“生态警务室”时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当然,参与生态保护,来自民间的力量不可或缺。

  在奉化大堰镇,“生态义警”成为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村民、企业员工,也有退休干部。在镇政府和派出所的组织下,他们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为生态环境的忠实守护者。

  “生态义警”老毛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他在山上发现珍稀植物及动物后,及时向派出所报告,并协助相关部门采取保护措施。

  如今,像老毛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生态安全“保护网”也越织越密。正是因为大家的努力,在宁波的潮声山色渔火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经济发展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宁波公安也将探索创新,为共绘美丽生态画卷贡献力量。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徐 超张玲芝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