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数智医疗进行时!宁波多家医院接入DeepSeek
2025-02-27 15:18: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甬派客户端记者 吴正彬

  今年以来,国内最火的AI(人工智能)应用无疑就是DeepSeek了,DeepSeek的爆火,让AI与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眼下,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备受瞩目的医疗领域。记者了解到,目前,宁波多家医院正陆续接入Deepseek等AI大模型,开启了AI与医疗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那么,当前,DeepSeek等AI大模型在宁波医疗机构的应用现状到底如何?它们究竟能为患者、医生和医院带来怎样的改变?未来,AI在医疗领域将构建出一幅怎样的图景?AI在助力医疗发展的过程中又有哪些矛盾需要解决……让我们一起尝试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患者:从“被动就医”到“主动参与”

  出现腹痛、恶心、发烧等症状后,30多岁的李先生(化名)一度以为自己得的是胃肠炎,于是自行服药,但是症状始终没能缓解。于是,他通过DeepSeek找到了“腹膜炎”这一重要线索。随后,他前往镇海区人民医院,在普外二科朱鸿超医生的帮助下,被确诊为腹膜炎——系胃肠穿孔继发,幸亏治疗及时,没有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患者在用Deepseek搜索健康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患者正在把AI当成自己的健康小管家。朱鸿超医生发现,近期来找他看病的患者中,有不少人像李先生一样使用过Deepseek等AI工具进行健康问题的搜索,有些人就诊时甚至会直接出示AI的回答结果。

  “以前看医生时经常会觉得很被动、很迷茫,现在通过问AI,能够获得更多主动性,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医生对疾病的解释。”患者小林这样说。他的感受,其实也是很多使用过AI搜索工具的患者感受。

  医生表示,AI的介入让患者成为医疗流程的“第一环受益者”。患者借助AI工具可快速获取疾病知识,甚至掌握专业术语,从而向医生准确描述症状并提出疑问,减少了医患间的信息差。这种“主动参与”不仅提升了沟通效率,也让患者更重视自身健康管理。

  医生:从“经验驱动”到“数据赋能”

  从医生的角度来看,AI不仅成为了医生临床工作中的“智能助手”,更在科研与教学中开辟了新路径

  2月26日,随着鄞州区最后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系统调试,依托宁波市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算力支撑,该区6家区级医院、21家基层机构、24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室全面接入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鄞小医”,用AI技术重构医疗服务全流程。

  “通过输入患者的症状,DeepSeek会自动帮我分析可能的诊断、需要排除的疾病等,对于跨专业的病例,能帮我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鄞州区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王林萍表示,通过使用部署后的DeepSeek大模型进行辅助诊断与决策,诊疗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了。

  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和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随着DeepSeek大模型的接入,医生的临床工作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市李惠利医院打造的“惠AI”医疗垂直大模型,嵌入门诊医生系统后,医生可随时和“惠AI”进行对话交流,“惠AI”会在思考推理后给出建议,辅助医生做出更精准的诊疗决策;市康宁医院构建的基于DeepSeek的“心医生小助理”,在诊疗过程中,可以“如影随形”地为医生提供全方位的协助,包括指导医生的临床决策、病历书写,还能帮忙把控病历质量。

“惠AI”辅助医生做出更精准的诊疗决策。

  而在科研方面,为了充分发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在多模态数据挖掘与治理上的优势,市李惠利医院积极探索AI与临床多模态专病库的深度融合,为智能检索与知识挖掘、疾病预测模型建立以及临床研究队列构建等提供强大技术引擎。市康宁医院也在积极探索通过AI大模型对医学文献进行智能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知识,帮医生建立科研模型,更快实现医学创新,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此外,在教学方面,市李惠利医院以DeepSeek智能系统为核心引擎构建的“数据-场景-应用”三维一体教学架构,也越发凸显出AI辅助医学教育的优势。据了解,借助AI整合医疗大数据与真实诊疗场景,医生可通过模拟病例训练、AI反馈修正诊疗思路,形成“学习-实践-验证”的闭环,推动“新医科”人才培养。

  专家指出,AI对医生的价值,不仅在于减少重复劳动,更在于突破专业壁垒,帮助医生在临床诊疗和科研教学工作中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赋能”的转变。尤其是年轻医生,通过AI的帮助,可在经验不足时快速积累知识、提升能力,获得更好的成长。

  医院:从“传统管理”到“全面智能”

  从医院管理层面来看,AI的深度应用将带来全方位的智能化升级

  在市李惠利医院,随着AI技术愈加深入地融入办公系统,医院的整体管理效率也正迎来新的飞跃。AI可以智能化处理行政审批、人员排班、文件流转、资源管理等日常事务,将人力从传统的重复性事务中解放,转向聚焦核心服务。

  在市康宁医院,基于AI大模型构建的行政智库系统,能为日常管理问题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还可生成智能分析报告,指导医院管理工作的改进。该院还在积极探索运用AI大模型把医院运营、患者看病、医疗质量等多方面的数据收集起来,进行深入分析,给医院管理者提供可靠的数据,帮他们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市康宁医院医生在AI辅助下工作。

  正如市李惠利医院党委书记柯春海所说,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是迈向智慧医院的重要进程,这是就医院层面而言。在区域层面,DeepSeek等AI大模型的部署,也是全域智慧医疗的重要“助推器”。比如鄞州区通过将AI嵌入基层卫生服务站,实现诊疗、质控、公卫服务的无缝衔接,用“数据联动”让医疗资源分配更科学,促进基层服务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争议与挑战:理性看待AI的“双刃剑”

  尽管AI在促进患者就医、医生工作、医院管理等方面已经展现出巨大潜力,但目前医学界仍呼吁理性使用。

  对于患者而言,如果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自我误诊。例如,有医生担忧,AI可能提供片面或错误信息,导致患者“对号入座”或盲目恐慌。“AI不是医生,它无法替代临床检查和诊断,很多情况仍得由医生来判断。”朱鸿超医生强调,“患者需要认清AI的角色,它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只有合理使用,才能让它更好地成为医患之间的‘帮手’。”

  对于医生而言,AI提供的数据和建议同样有待辨别和筛选,不能照单全收,最终还是要结合临床经验判断,避免陷入“数据迷信”。专家表示,AI能帮助医生罗列各种可能性,但医生只有结合病史、体检和检查数据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尽管AI能帮医生降低知识壁垒,但由于医疗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医生的经验积累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两者应相互结合,才能真正推动诊疗水平的提升。

  对于医院而言,AI的部署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由于要充分考虑与现有系统深度兼容,所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要盲目跟从。另一方面,医院在不断扩展AI应用范围的过程中,还要格外重视保护患者隐私、确保数据安全,这也是技术落地的关键挑战。

  未来展望:AI与医疗的共生共荣

  事实上,DeepSeek等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点燃的“火”,不仅在宁波烧得旺,在全国很多城市也都形成了“燎原之势”。当前,全国很多医院正陆陆续续接入这些AI大模型,以求在日后的发展中抢得有利“身位”。

  从当前各地的实践来看,AI与医疗的融合绝非“替代”,而是“增强”。未来,随着更多医院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AI或将进一步推动三大趋势,即医疗个性化:基于患者数据的精准诊疗;预防医学崛起:AI预测疾病风险,实现早筛早治;医疗资源均衡:通过AI赋能基层,缩小城乡医疗差距。

鄞州区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在使用AI辅助诊断平台。

  可以展望:随着技术、理念的日益成熟,AI将与医疗实现深度的共生共荣,为老百姓的健康带来更可靠、更全面、更高质量的守护。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数智医疗进行时!宁波多家医院接入DeepSeek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2-27 15:18:00

  甬派客户端记者 吴正彬

  今年以来,国内最火的AI(人工智能)应用无疑就是DeepSeek了,DeepSeek的爆火,让AI与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眼下,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备受瞩目的医疗领域。记者了解到,目前,宁波多家医院正陆续接入Deepseek等AI大模型,开启了AI与医疗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那么,当前,DeepSeek等AI大模型在宁波医疗机构的应用现状到底如何?它们究竟能为患者、医生和医院带来怎样的改变?未来,AI在医疗领域将构建出一幅怎样的图景?AI在助力医疗发展的过程中又有哪些矛盾需要解决……让我们一起尝试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患者:从“被动就医”到“主动参与”

  出现腹痛、恶心、发烧等症状后,30多岁的李先生(化名)一度以为自己得的是胃肠炎,于是自行服药,但是症状始终没能缓解。于是,他通过DeepSeek找到了“腹膜炎”这一重要线索。随后,他前往镇海区人民医院,在普外二科朱鸿超医生的帮助下,被确诊为腹膜炎——系胃肠穿孔继发,幸亏治疗及时,没有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患者在用Deepseek搜索健康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患者正在把AI当成自己的健康小管家。朱鸿超医生发现,近期来找他看病的患者中,有不少人像李先生一样使用过Deepseek等AI工具进行健康问题的搜索,有些人就诊时甚至会直接出示AI的回答结果。

  “以前看医生时经常会觉得很被动、很迷茫,现在通过问AI,能够获得更多主动性,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医生对疾病的解释。”患者小林这样说。他的感受,其实也是很多使用过AI搜索工具的患者感受。

  医生表示,AI的介入让患者成为医疗流程的“第一环受益者”。患者借助AI工具可快速获取疾病知识,甚至掌握专业术语,从而向医生准确描述症状并提出疑问,减少了医患间的信息差。这种“主动参与”不仅提升了沟通效率,也让患者更重视自身健康管理。

  医生:从“经验驱动”到“数据赋能”

  从医生的角度来看,AI不仅成为了医生临床工作中的“智能助手”,更在科研与教学中开辟了新路径

  2月26日,随着鄞州区最后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系统调试,依托宁波市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算力支撑,该区6家区级医院、21家基层机构、24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室全面接入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鄞小医”,用AI技术重构医疗服务全流程。

  “通过输入患者的症状,DeepSeek会自动帮我分析可能的诊断、需要排除的疾病等,对于跨专业的病例,能帮我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鄞州区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王林萍表示,通过使用部署后的DeepSeek大模型进行辅助诊断与决策,诊疗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了。

  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和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随着DeepSeek大模型的接入,医生的临床工作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市李惠利医院打造的“惠AI”医疗垂直大模型,嵌入门诊医生系统后,医生可随时和“惠AI”进行对话交流,“惠AI”会在思考推理后给出建议,辅助医生做出更精准的诊疗决策;市康宁医院构建的基于DeepSeek的“心医生小助理”,在诊疗过程中,可以“如影随形”地为医生提供全方位的协助,包括指导医生的临床决策、病历书写,还能帮忙把控病历质量。

“惠AI”辅助医生做出更精准的诊疗决策。

  而在科研方面,为了充分发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在多模态数据挖掘与治理上的优势,市李惠利医院积极探索AI与临床多模态专病库的深度融合,为智能检索与知识挖掘、疾病预测模型建立以及临床研究队列构建等提供强大技术引擎。市康宁医院也在积极探索通过AI大模型对医学文献进行智能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知识,帮医生建立科研模型,更快实现医学创新,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此外,在教学方面,市李惠利医院以DeepSeek智能系统为核心引擎构建的“数据-场景-应用”三维一体教学架构,也越发凸显出AI辅助医学教育的优势。据了解,借助AI整合医疗大数据与真实诊疗场景,医生可通过模拟病例训练、AI反馈修正诊疗思路,形成“学习-实践-验证”的闭环,推动“新医科”人才培养。

  专家指出,AI对医生的价值,不仅在于减少重复劳动,更在于突破专业壁垒,帮助医生在临床诊疗和科研教学工作中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赋能”的转变。尤其是年轻医生,通过AI的帮助,可在经验不足时快速积累知识、提升能力,获得更好的成长。

  医院:从“传统管理”到“全面智能”

  从医院管理层面来看,AI的深度应用将带来全方位的智能化升级

  在市李惠利医院,随着AI技术愈加深入地融入办公系统,医院的整体管理效率也正迎来新的飞跃。AI可以智能化处理行政审批、人员排班、文件流转、资源管理等日常事务,将人力从传统的重复性事务中解放,转向聚焦核心服务。

  在市康宁医院,基于AI大模型构建的行政智库系统,能为日常管理问题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还可生成智能分析报告,指导医院管理工作的改进。该院还在积极探索运用AI大模型把医院运营、患者看病、医疗质量等多方面的数据收集起来,进行深入分析,给医院管理者提供可靠的数据,帮他们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市康宁医院医生在AI辅助下工作。

  正如市李惠利医院党委书记柯春海所说,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是迈向智慧医院的重要进程,这是就医院层面而言。在区域层面,DeepSeek等AI大模型的部署,也是全域智慧医疗的重要“助推器”。比如鄞州区通过将AI嵌入基层卫生服务站,实现诊疗、质控、公卫服务的无缝衔接,用“数据联动”让医疗资源分配更科学,促进基层服务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争议与挑战:理性看待AI的“双刃剑”

  尽管AI在促进患者就医、医生工作、医院管理等方面已经展现出巨大潜力,但目前医学界仍呼吁理性使用。

  对于患者而言,如果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自我误诊。例如,有医生担忧,AI可能提供片面或错误信息,导致患者“对号入座”或盲目恐慌。“AI不是医生,它无法替代临床检查和诊断,很多情况仍得由医生来判断。”朱鸿超医生强调,“患者需要认清AI的角色,它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只有合理使用,才能让它更好地成为医患之间的‘帮手’。”

  对于医生而言,AI提供的数据和建议同样有待辨别和筛选,不能照单全收,最终还是要结合临床经验判断,避免陷入“数据迷信”。专家表示,AI能帮助医生罗列各种可能性,但医生只有结合病史、体检和检查数据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尽管AI能帮医生降低知识壁垒,但由于医疗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医生的经验积累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两者应相互结合,才能真正推动诊疗水平的提升。

  对于医院而言,AI的部署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由于要充分考虑与现有系统深度兼容,所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要盲目跟从。另一方面,医院在不断扩展AI应用范围的过程中,还要格外重视保护患者隐私、确保数据安全,这也是技术落地的关键挑战。

  未来展望:AI与医疗的共生共荣

  事实上,DeepSeek等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点燃的“火”,不仅在宁波烧得旺,在全国很多城市也都形成了“燎原之势”。当前,全国很多医院正陆陆续续接入这些AI大模型,以求在日后的发展中抢得有利“身位”。

  从当前各地的实践来看,AI与医疗的融合绝非“替代”,而是“增强”。未来,随着更多医院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AI或将进一步推动三大趋势,即医疗个性化:基于患者数据的精准诊疗;预防医学崛起:AI预测疾病风险,实现早筛早治;医疗资源均衡:通过AI赋能基层,缩小城乡医疗差距。

鄞州区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在使用AI辅助诊断平台。

  可以展望:随着技术、理念的日益成熟,AI将与医疗实现深度的共生共荣,为老百姓的健康带来更可靠、更全面、更高质量的守护。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