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浙报关注!奉化将碎片化耕地化零为整 1.1万亩"巴掌地"成了大粮仓
2025-03-11 09:26:00 稿源: 潮新闻  

资料图 西坞“万亩方” 核心区块稻田 共享联盟·奉化 樊建威 段凌云 供图

  目前正是冬小麦的返青期。连日来,在宁波市奉化区“稻生西坞共富田园”万亩方,26岁的种粮大户邬江浩操控无人机在麦田里开展施肥作业。今年,他承包约5000亩农田,仅这片万亩方里就有1528亩。“集约化、规模化种植,让我们有底气尝试机械化、智能化的耕作方式,目前,我们的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90%,平均每亩地能省下200多元的人工费。”邬江浩自豪地说。

  与浙江许多产粮区一样,奉化区西坞街道的耕地一度呈碎片化,大型农机开不进,种植成本降不了。2022年,宁波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城市,借着改革契机,当地实施建设用地复垦、农田功能调整等工程,先后搬迁5个自然村和10多家养殖场、企业工坊,4000多亩花木地等退苗还粮,将庙后周等8个村的1.1万余亩农田“化零为整”,建成“稻生西坞共富田园”万亩方。

  “小田”变“大田”,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除了人工,水、肥的开支也能节省不少。邬江浩说,以前承包地零零散散,东一块西一块,浇水、施肥不仅麻烦,流失也严重。如今,万亩方配套建设排灌系统,每块田都可以单独、精准灌溉,水、肥使用更加协调,“仅此一项,平均每亩地可减少水、肥成本20%左右。”

  收益高了,愿意种粮的人也多了起来。今年,“稻生西坞共富田园”万亩方的1.1万余亩农田吸引28位种粮大户竞标,土地承包价格也从原先的每亩约700元涨至近900元,依旧供不应求。

运营单位、种粮大户和村干部齐聚万亩方,共议春耕事。周文丹 摄

  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带来的收益不止于此。在做好全流程农事服务的基础上,奉化区农商控股集团以万亩方的独特田园风光为卖点,策划网红瞭望塔、稻香咖啡屋等农文旅项目,打响“万亩稻香”品牌,去年就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增加营收100多万元。“今年我们还将加强农产品市场渠道建设,培育万亩方粮食品牌,预计年营收可达5000万元。”万亩方项目运营负责人张振宙告诉记者。

资料图 西坞“万亩方” 核心区块稻田成了热门景区 共享联盟·奉化 段凌云 供图

  万亩方虹吸的大流量,也让周边村民吃到了红利。在庙后周村,6个非遗项目工坊沿溪而建,一波波赏玩了良田美景的游客,不约而同来此驻足。2024年,村民毛美儿将4亩多田地流转给万亩方,又将自家的宁波汤圆非遗工坊搬回村里:“去年工坊营收增加20多万元,还解决了20个村民的就业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万亩方带动周边村民增收已超过1000余万元。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浙报关注!奉化将碎片化耕地化零为整 1.1万亩"巴掌地"成了大粮仓

稿源: 潮新闻 2025-03-11 09:26:00

资料图 西坞“万亩方” 核心区块稻田 共享联盟·奉化 樊建威 段凌云 供图

  目前正是冬小麦的返青期。连日来,在宁波市奉化区“稻生西坞共富田园”万亩方,26岁的种粮大户邬江浩操控无人机在麦田里开展施肥作业。今年,他承包约5000亩农田,仅这片万亩方里就有1528亩。“集约化、规模化种植,让我们有底气尝试机械化、智能化的耕作方式,目前,我们的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90%,平均每亩地能省下200多元的人工费。”邬江浩自豪地说。

  与浙江许多产粮区一样,奉化区西坞街道的耕地一度呈碎片化,大型农机开不进,种植成本降不了。2022年,宁波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城市,借着改革契机,当地实施建设用地复垦、农田功能调整等工程,先后搬迁5个自然村和10多家养殖场、企业工坊,4000多亩花木地等退苗还粮,将庙后周等8个村的1.1万余亩农田“化零为整”,建成“稻生西坞共富田园”万亩方。

  “小田”变“大田”,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除了人工,水、肥的开支也能节省不少。邬江浩说,以前承包地零零散散,东一块西一块,浇水、施肥不仅麻烦,流失也严重。如今,万亩方配套建设排灌系统,每块田都可以单独、精准灌溉,水、肥使用更加协调,“仅此一项,平均每亩地可减少水、肥成本20%左右。”

  收益高了,愿意种粮的人也多了起来。今年,“稻生西坞共富田园”万亩方的1.1万余亩农田吸引28位种粮大户竞标,土地承包价格也从原先的每亩约700元涨至近900元,依旧供不应求。

运营单位、种粮大户和村干部齐聚万亩方,共议春耕事。周文丹 摄

  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带来的收益不止于此。在做好全流程农事服务的基础上,奉化区农商控股集团以万亩方的独特田园风光为卖点,策划网红瞭望塔、稻香咖啡屋等农文旅项目,打响“万亩稻香”品牌,去年就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增加营收100多万元。“今年我们还将加强农产品市场渠道建设,培育万亩方粮食品牌,预计年营收可达5000万元。”万亩方项目运营负责人张振宙告诉记者。

资料图 西坞“万亩方” 核心区块稻田成了热门景区 共享联盟·奉化 段凌云 供图

  万亩方虹吸的大流量,也让周边村民吃到了红利。在庙后周村,6个非遗项目工坊沿溪而建,一波波赏玩了良田美景的游客,不约而同来此驻足。2024年,村民毛美儿将4亩多田地流转给万亩方,又将自家的宁波汤圆非遗工坊搬回村里:“去年工坊营收增加20多万元,还解决了20个村民的就业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万亩方带动周边村民增收已超过1000余万元。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