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市消保委了解到这样一件案例:60多岁的杜先生从某短视频平台上购买了一台名为“LTE无线数据终端随身WIFI”的产品。商家宣称仅需要4.5元就可以享受100G流量,杜先生遂花费19.9元购买了设备。收货后,杜先生发现该设备需扫码充值300元才可以激活,并进行了充值。随后杜先生认为不值,就向商家提出退货并退还充值金的请求,后遭拒绝。
随着网购的普及,不少老年人也会“跟风”,杜先生就是这一群体的一个缩影。由于许多老人对不少新兴产品缺乏概念和甄别能力,不少网络商家就针对这一群体进行诱导消费,对本该约定的合同条款进行隐藏或是避重就轻。
“近年来,不少老人也加入到了网购浪潮,相关消费投诉案例在增加。”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说,在本次交易当中,杜先生作为弱势群体,商家应当尽到完整的告知义务。
最终,在市消保委工作人员的积极协调下,商家同意了杜先生退货退款的请求。
市消保委也提醒广大消费者:首先,在进行网购时,不要因为商家的诱导而一时“脑热”,购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产品。其次,在购买个别价格与商品价值严重不符的产品时,应当仔细阅读相关产品介绍。此外,当老人们想过一把“网购瘾”时,子女应当帮助仔细甄别,避免权益遭受侵害。最后,在购买商品时,消费者应当主动索要发票,并留存消费记录,有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 记者 王嘉彬
通讯员 陶颖 龚颖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