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区大门。
晶华名园小区位于鄞州区百丈街道华严社区,2005年建成交付,共210户居民,是个“袖珍小区”。
曾经,晶华名园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居民与物业矛盾不断,财务状况混乱,居民意见很大。
2022年5月,小区成立新一届业委会,开启了“自救”。仅过3年,样貌一新,不仅清偿了200万元债务,还结余100万元公共收益,完成20余项民生改造工程,成为附近居民羡慕的小区。这样的“逆袭”,是如何做到的?
创新增收,全力挖掘小区“金矿”
“以前小区停车管理混乱,不少业主心生不满,甚至拒交物业费。”业委会主任周艳玲说。2021年8月,矛盾激化之下,物业撤走。新物业入驻后,情况并没有好转,各方矛盾反而加剧了。
更棘手的是,小区管理经费紧张。迫于无奈,业委会向新物业公司借了200万元,用于小区日常公共维修。没过多久,业委会也解散了。
那时的晶华名园小区就像一个“烫手山芋”,没人愿意管。
周艳玲是名博士,还是某公司总经理,擅长管理,眼见小区没人管,她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周艳玲当选业委会主任后,有不少党员和企业高管也加入了业委会。
新成员上任没多久,就开启了创新增收,在社区居委会指导下,业委会成员与物业公司协同制定新的公共收益分配方案:地下车位收益归物业,地上收益30%用于物业运营,70%纳入小区公共资金。
为增加收益,业委会还对停车位重新规划,新增10多个车位。“现在小区停车规范多了,不仅方便了大家,还增加了小区收入,真是一举两得。”周艳玲表示。
除了停车管理优化,小区还统一仓库租用标准,从“靠关系”“毛估估”转变为按实际面积规范收取租金。这一系列举措实施后,公共停车收入从原先每月不到1万元,猛增到4万元。此外,仓库出租收益也大大增加。
严控成本,让每分钱花在“刀刃”上
有了公共收益,业委会又对小区环境进行了整治。
在晶华名园小区,每幢楼屋顶钢结构景观老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经过表决,业委会决定对屋顶钢结构景观进行维修,业委会成员拿着工程图纸,跑了多家施工单位询价,通过多方比价、严格审核,努力控制成本。
“为了节约每一分钱,我们可以说是分毫必争。”周艳玲回忆,经过三轮竞价,最终以30万元完成原报价超100万元的工程。三年来,小区先后完成了监控系统升级、绿化改造、消防设施修缮、单元门更换等20多个项目,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在周艳玲看来,改造过程中最大的考验不是资金,而是人心。在推进屋顶钢结构维修时,曾遭遇意想不到的阻力——几位业主激烈反对。面对突发状况,周艳玲带着团队在这些业主家门口摆事实、讲法规,最终通过业主大会表决,以92%以上的支持率推动工程落地。

改造后的钢结构景观。
协同治理,打造小区发展“共同体”
随着业委会工作的推进,小区物业的管理效能显著提升。物业郭经理介绍:“业委会不仅快速审议维修方案,还帮忙协调业主关系,现在物业投诉处理时间大大缩短。”
为提升服务质量,物业建立了“30分钟响应”快速维修机制,推出服务质量“双评议”机制,接受业委会和业主代表双重监督,每月公示收支明细。
当居民家中电灯不亮、管道堵塞时,物业维修人员会在30分钟内带着工具赶到现场。这些举措成效显著,物业费收缴率突破98%。
社区以党建引领推动“居业物”协同治理,为小区逆袭提供了坚实保障。居委会主动对接街道和住建部门,争取到300多万元步行街管网改造专项资金。如今,晶华名园小区第二批电梯更换、地下室坡道改造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业委会采取分批还款的方式,到今年1月,200万元债务还清了,还结余100万元,晶华名园小区可以说是打了场翻身仗!”华严社区党委书记王佳敏说道,“如今小区环境整洁,账目清楚,大家相处和和美美,归属感十足。”
宁波晚报记者马佳威 通讯员倪馨怡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