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一周(4月14日到4月20日),我们等“雨”来。
我们等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4月20日)。
谷雨,本该是“一切都刚好”的样子,气温回升,但又不至于热得让人焦躁;偶有凉风,但严寒已消。偏偏它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天文学意义上的春天将近尾声。
我们等的还有天上落下的雨
这场雨预计会在周中期(4月16日到17日)落下。从市气象台4月13日的预报看,4月16日开始,短波槽活动开始频繁,等到4月17日开始,雨水就会增多。
短波槽槽前一般盛行辐合上升气流,暖空气活跃,会带来较为频繁的风雨,常配合有锋面气旋发展;而槽后则多为锋后冷高压活动区,以下沉气流为主,会带来晴朗天气。
简单来说,短波槽活动频繁一开始会带来雨水绵绵的阴雨天气,但随后就会带来晴朗的好天气。
由此可见,在周中期的这场雨水落下前,我市将以晴到少云或晴到多云的天气为主,而等到雨落下之后,我市又将转为晴到多云的天气。
不过,从目前的预报看,雨后放晴持续时间比较短,4月19日开始,我市还将有一次降水过程。
雨水反复,连带着气温也跟着起伏。
从市气象台4月13日的预报看,最低气温在11℃-19℃之间“上蹿下跳”,最高气温则在24℃-31℃之间“来回蹦跶”。大家每天出门前还是要多看一眼最新的天气预报,根据气温变化合理安排生活或出行。
我们等的还有花“雨”
或许是感受到“一年春事到荼蘼”,还没开完的春花争先恐后要开花。
比如牡丹。俗话说“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是牡丹的天下。每年牡丹花开,都是轰动一时,就像古诗里描写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不知道是不是“赶时间”,本该等到牡丹开完之后才登场的芍药,有时也会来“凑热闹”。
芍药和牡丹都是芍药科植物,花型有些相似,民间常用“牡丹为王,芍药为相”形容两者旗鼓相当。乍眼一看,两者开花时都极尽绚烂,我们又要如何分辨?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花:重瓣的,花型更为雍容华贵的,多是牡丹;但不排除个别品种的芍药也会开重瓣的花。
牡丹是多年生落叶灌木,看起来花像是开在一棵低矮的树上;而芍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更像是草上开出的花。
如果有心,等过了花期,更容易发现两者的区别:牡丹会在地面残留枝干,就像一棵光秃秃的树;芍药则会“躲”到地下越冬,不留痕迹在地面。
《岁时记》中记载:“一月二气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二十四番花信风虽然至谷雨告一段落,但并不意味着一年的花事到此就结束,更多是指春花“退场”,夏花“亮相”。
相比谷雨之前的“春花”,谷雨后开的花通常会呈现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花期比较长,可延续半个月到20天。
我们等的还有谷雨茶的香醇
通常,人们把清明前采的茶称为“明前茶”,把谷雨前采的茶叫做“雨前茶”。业内有句行话“明前是芽,明后是茶”,但明代《茶疏》在谈到采茶时节时却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相比清明,谷雨才是大量出茶的时节。而且,到了谷雨时节,茶叶所含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含量刚刚好,香气浓郁,久泡仍余味悠长。
等到谷雨时节,新茶大量上市,茶价也基本上跌到普通人的心理价位,因此也有人把“雨前茶”称为老百姓的“口粮茶”。
在忙碌的生活中,于谷雨时节,沏上一盏谷雨茶,静坐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飘落,感受时光流淌,是何等的惬意与悠然。
宁波晚报记者 石承承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