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一颗“黄泥拱”的下山路
2025-04-14 20:14: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天舟 通讯员 黄扬

  笋季,驾车经过海曙横街大雷村,你会见到独属于这个“笋乡”的烟火气:村道两侧摆满了“黄泥拱”摊位,吆喝声和讨价声交织,空气中还弥漫着春笋的清香。

  春笋、鞭笋、冬笋……这片土地似乎一年四季都与笋打着交道。大雷村每年笋产量近百万公斤,其中“大雷黄泥拱”在2014年被正式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日出而作,日落却不能息,这是销笋旺季每个大雷笋农的日常。清晨挖得“热气货”随即设摊销售,这是笋农们数十年来最接地气的“变现”方式。2年前,快递驿站开进村庄,高山快递成为山货下山的新潮流,也为大雷“黄泥拱”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如今,村民们也开始生产油焖笋、笋干等衍生品,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市场。文旅的火爆也让“黄泥拱”成为不少游客的新宠,同在大雷村的浙东大竹海景区推出亲子挖笋游、挖笋体验游及各类研学活动,农家乐也推出多道含“笋”量十足的菜品,吸引不少游客前来。

  该村党总支书记汪斌还通过“大雷村书记直播间共富工坊”,在每年春天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向网友们介绍“黄泥拱”如何挖、剥、切以及烹饪方法,并为笋干等农产品带货,带动笋农共富。

  这个笋季,一颗“黄泥拱”如何从竹林走向餐桌?一起跟随镜头一探究竟。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一颗“黄泥拱”的下山路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4-14 20:14:00

  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天舟 通讯员 黄扬

  笋季,驾车经过海曙横街大雷村,你会见到独属于这个“笋乡”的烟火气:村道两侧摆满了“黄泥拱”摊位,吆喝声和讨价声交织,空气中还弥漫着春笋的清香。

  春笋、鞭笋、冬笋……这片土地似乎一年四季都与笋打着交道。大雷村每年笋产量近百万公斤,其中“大雷黄泥拱”在2014年被正式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日出而作,日落却不能息,这是销笋旺季每个大雷笋农的日常。清晨挖得“热气货”随即设摊销售,这是笋农们数十年来最接地气的“变现”方式。2年前,快递驿站开进村庄,高山快递成为山货下山的新潮流,也为大雷“黄泥拱”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如今,村民们也开始生产油焖笋、笋干等衍生品,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市场。文旅的火爆也让“黄泥拱”成为不少游客的新宠,同在大雷村的浙东大竹海景区推出亲子挖笋游、挖笋体验游及各类研学活动,农家乐也推出多道含“笋”量十足的菜品,吸引不少游客前来。

  该村党总支书记汪斌还通过“大雷村书记直播间共富工坊”,在每年春天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向网友们介绍“黄泥拱”如何挖、剥、切以及烹饪方法,并为笋干等农产品带货,带动笋农共富。

  这个笋季,一颗“黄泥拱”如何从竹林走向餐桌?一起跟随镜头一探究竟。

编辑: 应波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