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让松褐天牛不再“牛” 护林“虫虫特工队”上线
2025-04-22 07:01:29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装有花绒寄甲的塑料管。陈章升 何腾涛 摄

近段时间,浙江溪口国家森林公园护林队队员张伟夫的背包里多了一样宝贝——长约5厘米的塑料管,管子里蜷缩着近50个“小家伙”。

“暂住在里面的是花绒寄甲,长约10毫米,翅膀有红褐色斑纹。它们虽然不起眼,却是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的天敌之一。”20日上午,张伟夫在巡山途中向记者展示这些特殊的“护林卫士”。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森林病害,被称为“松树癌症”。据介绍,松材线虫一旦侵入松树便会大量繁殖,迅速遍及植株,引发树体失水、树脂分泌减少直至停滞、松叶失绿变黄变红。染病的松树最快40天后便会枯死。

“在这个森林公园里,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松树有80多棵,80年以上的有5000多棵,50年以上的有2万多棵。”张伟夫介绍,眼下正是松褐天牛幼虫进入蛹室集中羽化的高峰期,也是花绒寄甲最佳释放期。

4月16日以来,张伟夫与其他3名护林队员每天都要在马尾松林里忙活4个多小时。除了排查“病树”、火灾隐患点,他们还要将一个个装有花绒寄甲的塑料管打开后,安插在松树上。

“花绒寄甲是刺杀松褐天牛的‘特工’,其成虫会将卵产在松褐天牛幼虫的附近。‘花宝宝’孵化后会寄生在松褐天牛的幼虫、蛹以及刚羽化的成虫体内,消灭这些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者。”浙江溪口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防虫绿化养护顾问毛岚说,通过“药物+生物”综合防治,2019年以来这里没有一棵松树因感染松材线虫病而枯死。

据了解,4月底前,奉化将在全区山林投放5万只花绒寄甲。7月,该区计划在浙江溪口国家森林公园释放100万只管氏肿腿蜂,打好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组合拳”。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陈章升 通讯员 张紫昀 赵雪雁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让松褐天牛不再“牛” 护林“虫虫特工队”上线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5-04-22 07:01:29

装有花绒寄甲的塑料管。陈章升 何腾涛 摄

近段时间,浙江溪口国家森林公园护林队队员张伟夫的背包里多了一样宝贝——长约5厘米的塑料管,管子里蜷缩着近50个“小家伙”。

“暂住在里面的是花绒寄甲,长约10毫米,翅膀有红褐色斑纹。它们虽然不起眼,却是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的天敌之一。”20日上午,张伟夫在巡山途中向记者展示这些特殊的“护林卫士”。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森林病害,被称为“松树癌症”。据介绍,松材线虫一旦侵入松树便会大量繁殖,迅速遍及植株,引发树体失水、树脂分泌减少直至停滞、松叶失绿变黄变红。染病的松树最快40天后便会枯死。

“在这个森林公园里,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松树有80多棵,80年以上的有5000多棵,50年以上的有2万多棵。”张伟夫介绍,眼下正是松褐天牛幼虫进入蛹室集中羽化的高峰期,也是花绒寄甲最佳释放期。

4月16日以来,张伟夫与其他3名护林队员每天都要在马尾松林里忙活4个多小时。除了排查“病树”、火灾隐患点,他们还要将一个个装有花绒寄甲的塑料管打开后,安插在松树上。

“花绒寄甲是刺杀松褐天牛的‘特工’,其成虫会将卵产在松褐天牛幼虫的附近。‘花宝宝’孵化后会寄生在松褐天牛的幼虫、蛹以及刚羽化的成虫体内,消灭这些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者。”浙江溪口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防虫绿化养护顾问毛岚说,通过“药物+生物”综合防治,2019年以来这里没有一棵松树因感染松材线虫病而枯死。

据了解,4月底前,奉化将在全区山林投放5万只花绒寄甲。7月,该区计划在浙江溪口国家森林公园释放100万只管氏肿腿蜂,打好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组合拳”。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陈章升 通讯员 张紫昀 赵雪雁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