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正在为患者拔除智齿。
连续3天张不开嘴、吃不下饭,连说话都像含了颗核桃,大学生小李被一颗智齿折磨到崩溃。他找到宁波市中医院口腔科潘华斌医生,医生检查后直摇头:“你这颗横着长的智齿早该拔了!”
在门诊中,潘华斌经常遇到像小李这样的患者。“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拖延治疗只会增加痛苦和风险。”他提醒,智齿问题不容小觑,早发现、早评估、早处理是关键。
1
祸端出自“横着长”的智齿
小李今年20岁,这段时间他左下智齿反复肿痛,让他寝食难安,甚至影响学习和生活。这两天疼痛感愈发强烈,脸颊肿得老高,连张嘴都困难。忍无可忍之下,来到宁波市中医院口腔科就诊。
接诊的主治医师潘华斌检查后发现,小李的智齿属于低位阻生,部分牙龈覆盖在牙齿表面,容易藏匿食物残渣,引发冠周炎。由于当时炎症较重,潘华斌先为小李进行了两天的消炎处理,包括局部冲洗、上药和口服抗生素。
待炎症消退后,潘华斌通过微创拔牙技术顺利拔除了这颗“惹祸”的智齿。整个手术过程仅用了20分钟,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潘华斌叮嘱小李做好护理,“智齿反复发炎就该早处理,不要拖到忍无可忍才来看医生。”
智齿,又称第三磨牙,由于现代人颌骨较小,智齿常常无法正常萌出,导致各种问题。
潘华斌说,并非所有智齿都需要拔除,如果智齿完全长出,位置端正,与对颌牙咬合良好,且能清洁到位,每半年接受专业检查即可。对于完全埋伏在颌骨内的智齿,没有压迫神经或引起囊肿的风险,则需要暂时观察,定期拍片(如全景片或CBCT)随访。但对于异常萌出的智齿,要尽快拔除,千万别拖!
2
警惕反复发炎的智齿
异常萌出,临床上称为阻生智齿,比如横着长、斜着长、顶着邻牙,反复发炎(冠周炎)导致邻牙蛀坏或牙槽骨吸收的这类智齿,即使暂时没有症状,也建议择期拔除,否则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口腔问题。
很多人都有智齿发炎的问题,但出于对拔牙的恐惧,迟迟没有去医院就诊。潘华斌介绍,随着牙科技术的发展,微创拔牙和超声骨刀的应用已经让手术变得更加安全、舒适。微创拔牙是采用精细器械,减少对牙龈和骨组织的损伤,超声骨刀通过精准切割,避免传统凿骨带来的震动和不适,尤其适合复杂阻生齿。这两种技术的应用,让简单智齿几分钟即可拔除,复杂阻生齿通常也在30分钟内完成。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长期管理智齿?潘华斌建议要做到三点:
一是定期检查。即使没有症状,也应每1-2年拍片观察智齿动态。
二是早期干预。青少年时期可通过影像评估智齿生长趋势,必要时在萌出前拔除,降低手术难度。
三是注意口腔卫生。使用冲牙器、单束牙刷等方式清洁智齿区域,减少细菌滋生。
宁波晚报记者 庞锦燕 通讯员 吴佳礼 文/摄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