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陈章升 唐严 通讯员 景士杰 樊建威
“如何将自然禀赋转化为发展动能,让传统村落蜕变为诗意栖居的‘增收园’?这是去年我在西圃村建起‘向野而森’营地后时常考虑的问题……”
在今天(28日)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乡村春游记·今天我发布”奉化乡野共富专场发布会上,“向野而森”营地负责人乐玲飞分享了她在奉化区锦屏街道乡村的创业故事。与她同台亮相的青创客还有奉化九岙水蜜桃园负责人应可辉、同山书院主理人许凯璐。

“乡村春游记·今天我发布”奉化乡野共富专场发布会。唐严 樊建威 摄
青创客是农村创业创新的引领者,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近年来,锦屏街道充分发挥青创客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他们投身绿色田野、施展才干,加快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一片片‘方寸地’悄然蝶变,一幅幅‘有礼、有序、有温度’的新时代文明乡村美丽画卷徐徐展开。”说起近年来奉化乡村的变化,应可辉感触颇多。

奉化九岙水蜜桃园负责人应可辉。唐严 樊建威 摄
应可辉是一名“95后”青创客。4年前,他辞去海外项目经理的工作后返乡创业,在外应村承包了150亩山地种植水蜜桃,开启自己的“甜蜜事业”。此后,他借助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不仅实现水蜜桃及其加工产品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还带动周边50户农户增收。
“从‘都市白领’到‘桃山农夫’,虽然我的身份变了,但是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应可辉介绍,近年来,他的团队成员携手宁波市农科院、宁波工程学院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相关专家学者,开发了十余款水蜜桃深加工产品。

奉化九岙水蜜桃园。受访者供图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在青创客许凯璐看来,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要充分发挥乡村的资源禀赋优势,“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一种产业发展新模式,我们要借这股‘东风’,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同山书院主理人许凯璐。唐严 樊建威 摄
许凯璐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她在锦屏街道西圃村参与同山书院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将这座老宅逐渐打造成集文化、教育、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会客厅”。依托同山书院,她引进村咖、艺术培训等新业态,推动西圃村文创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同山书院外景。受访者供图
在乡村施展才干、绽放青春荣光的,还有乐玲飞。去年以来,她不仅带领员工在“向野而森”营地建起围炉煮茶木屋、富有童趣的“霍比特小屋”,还聘请奉化大厨研发菜单,让游客体验“舌尖上的奉化”。

“向野而森”营地负责人乐玲飞。唐严 樊建威 摄
“这几年,奉化乡村颜值高了,人气旺了。在西圃村,村民们利用闲置庭院、房前屋后空地发展休闲旅游产业,让零星小院变成增收的‘聚宝盆’。”乐玲飞透露,今年,她打算与村里的其他青创客推出新的旅游项目、研学线路,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向野而森”营地。受访者供图
青创客们将自身的才智与农村资源深度融合,为乡村共富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加快引进乡村新业态,大力推广‘我们的家园·等你来游’品牌,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跑出青春‘加速度’。”锦屏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明明在现场点评时说,在青创客的带动下,西圃等村以农促旅、以文兴旅、以旅带农,通过产业交融与多要素协同,实现乡村资源价值最大化。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