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樊莹 通讯员 桂盼
谁说职高生不能逐梦顶尖学府?宁波外事学校2011届毕业生谢昕宇用11年证明:每个起点都有无限可能。他从职高一路进阶到上海音乐学院博士,以专业成就打破偏见,在国内外歌剧舞台上绽放光芒。
5月12日晚,他重返母校与学弟学妹分享声乐进阶密码与舞台实战经验。“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所以,只要你敢拼、敢闯,能把热爱的东西变成职业,就是最幸福的人。”谢昕宇说。

歌剧《康定情歌》剧照。学校供图
从一张CD到一次意外点唱
用“笨办法”雕刻梦想
时隔多年重返母校,熟悉的教学楼、亲切的老师,瞬间将谢昕宇拉入往昔的青春记忆。
故事要从初二那年说起,谢昕宇的母亲从旅行中带回一张古典音乐CD。懵懂的他当时不知道是大名鼎鼎的贝多芬《F大调第六交响曲》,但在优美的旋律中,第一次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
真正改变命运的契机,是在一节普通的音乐课。因为调皮被音乐老师柴泽夫点名的他,在全班同学面前连唱《二月里来》《夕阳红》等歌曲。没想到,这“意外的展示”竟被柴老师赏识,并把谢昕宇推荐给宁波声乐专家谢博声,拜入其门下。“你的嗓子条件不错”,老师的话,像一束光照亮了少年的前路,也让他毅然选择报考宁波外事学校,踏上声乐学习的征程。

分享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台下观众。通讯员供图
也是在高中进校后,他遇到了陪伴最久的“伯乐”——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声乐老师李玥黎。
初次见面,李老师便从他青涩的表演中,敏锐捕捉到超越年龄的艺术灵性:“你有冲上海音乐学院的潜力!”然而这个提议,一度让谢昕宇和父母犹豫。这条路能不能走得通?李老师用行动打消他们的顾虑,利用课余时间为谢昕宇加课,甚至自制学习资料。
高一升高二时,谢昕宇遇到瓶颈期,无论怎么练习,声音处理、情感表达总差强人意。李老师察觉到他的焦虑,教授科学发声方式与心理技巧,带着学生拜访国内声乐专家。
求学中,谢昕宇也找到属于自己的“笨办法”,花更多的时间,重复与坚持。比如,学唱意大利语歌时,他把歌词抄在小纸条上,吃饭、走路时反复朗读。他还会对着镜子练习表情管理,逐句拆解角色情感,仅一个“啊”的拖腔,就反复打磨。
从托举到破茧
叩响音乐学府之门
“可能有人好奇,考进上海音乐学院到底要多努力?我没办法告诉你标准答案,但可以分享下我的备考经历。”谢昕宇说到几个细节。
他深知自己不算“天赋型”选手,身体条件、嗓音条件在声乐学习中不占优势。尽管如此,学校为他定制了一套“破局方案”。比如鼓励他参与校内外各种大型演出,不放过任何一个舞台。从高中起便提前接触大学阶段的法语、德语声乐课程和重唱训练。他还在副校长龙云的推荐下代表学校远赴罗马尼亚进行国际演出。

舞台剧照。学校供图
除了争取走上台的机会,他还不断强化专业训练。比如学习一首新歌的时候,他会深挖作曲家、词作者等生平,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搭建作品的文化根基。练唱时,他坚持“慢工出细活”,比原速慢一倍的节奏去练习,让思维走在身体的前面。当自己完全适应这个速度之后,再去一点点地提速,最终达到原速去唱,让他演绎作品的时候更加游刃有余。
2014年,谢昕宇凭借扎实的舞台经验、细腻的作品处理能力,成为宁波外事学校首位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的学生。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心中涌动的感激,难以言表,“是背后老师、家人和朋友无声的支持,托着我一步步走到这里。”
大舞台上的蜕变
从紧张到从容的成长之路
专业学习的道路没有尽头。进入大学后,谢昕宇就像一块海绵,吸收着舞台实践的养分。
《贺绿汀》是他第一次担当主演的歌剧。在学习这部原创歌剧时,他不仅钻研角色台词,深入了解贺绿汀的生平经历,甚至学习乐谱中的时代背景知识,让自己的演唱更具感染力。长达一个月的密集排练,直到开演前一周还在改调度、调音乐。这场高强度的打磨,让他快速成长。大学期间,谢昕宇幸运地师从廖昌永、罗魏、谢乐、Araiza等音乐大师。

个人照。学校供图

舞台剧照。学校供图
为了诠释好原创歌剧《康定情歌》中的两个反差巨大的角色,他从前期创作到封箱演出全程参与,并通过分析角色心理等方式,让每个眼神、每个动作都符合人物设定。
这些年,谢昕宇的舞台足迹遍布国内外,在多部歌剧中担任重要角色,他曾参与过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第五届中国歌剧节等大型演出,并受邀前往意大利、匈牙利、捷克、德国进行音乐会演出。2021年、2025年,他两次入围中国音乐金钟奖。舞台见证了他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每一次登台,都是一次华丽升级。
逆风成长的歌者
用经历点亮他人筑梦之路
“职高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起点。”从职高到考上本科、读硕、读博,10多年的逐梦之路,让谢昕宇感慨良多。此刻的他站在讲台上,向台下和曾经的自己一样怀揣梦想的少年,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
“学习声乐就像雕琢一块璞玉,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打磨。”谢昕宇以过来人的身份鼓励同学们唯有找到真正热爱的方向,才能在漫长的学习道路上,始终保有探索的热情与钻研的动力。人生没有固定的剧本,只要心怀热爱,步履不停,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能成为通往梦想的阶梯。

谢昕宇和廖昌永合影。
谢昕宇还提到,有的同学担心“努力却考不上,岂不是白费功夫”,但人生的价值从来不是单一结果定义。那些在奋斗中积累的专业知识、打磨的学习方法、领悟的处世智慧,都是支持自己继续前行的底气,“考试成不成功,不过是个结果,但你在这个过程里收获的成长,才是实实在在刻进骨子里的!”
最近,正忙着博士论文答辩和金钟奖备战的谢昕宇,忙得连轴转。这位从职高走出的歌者,仍在艺术的道路上执着前行,他的故事,也将激励着更多人勇敢追寻属于自己的光。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