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烈日下送餐的和伏梅。(许天长周凌峰摄)
昨日,宁波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报告,鄞州区姜山镇的柏油路面蒸腾着热浪,气温直指35℃。在这样的“烧烤天”里,23岁的傈僳族姑娘和伏梅跨坐在电动自行车上,熟练地将第10单外卖塞进保温箱。她的防晒衣早已被汗水浸透,却依然笑着说:“这哪是送外卖,分明是兜风嘛!”
今年4月,和伏梅带着对大城市的憧憬,从云南怒江来到鄞州区姜山镇。家人早已在这里务工。“公司要求新人每天至少送15单。”和伏梅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现在每天20单,最多能跑25单,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姜山区域的配送范围横跨繁华商圈与偏远农村,这让初来乍到的和伏梅吃了不少苦头。有次深夜送餐到茅山村,导航突然失灵,漆黑的村道上连个问路的人都没有。“我绕了三圈都没找到,最后顾客举着手电筒来接我。”回忆起那个夜晚,她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宁波人真的很和善,顾客还塞给我一瓶冰镇矿泉水”。
12点,和伏梅的电动自行车仪表盘显示温度39℃。她将车停在树荫下,从送餐箱里掏出事先准备的藿香正气水。“站点每天都会发放冰镇饮料和防晒冰袖,提醒我们每小时至少休息10分钟。”据了解,姜山站为骑手配备了“防暑三件套”,并在后台动态调整配送路线,避免骑手长时间暴晒,站点所在的何郁社区也设置了清凉补给站。
这份关怀,正是姜山镇倾力服务新就业群体的缩影。今年以来,姜山镇聚焦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的需求,统筹整合9个职能条线资源,切实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每一名像和伏梅这样的新就业群体成员在姜山也感受到“家”的温暖。
尽管高温难耐,和伏梅却乐在其中。“10点开工,22点收工,中间还能抽空吃个西瓜。”她比划着电动自行车的握把,“这比在老家干农活轻松多了,而且每送一单都有实实在在的收入”。谈到月入过万元的目标,她的语气里满是笃定:“只要肯跑,这个数字并不难。”
在这个持续高温的夏天,像和伏梅这样的新就业群体,正用汗水丈量着城市的温度,而这座城市,也在用最贴心的关怀回应着他们的付出。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许天长通讯员周凌峰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