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宁波乡村成为大学生暑期实践的“香饽饽”
2025-07-18 06:57:33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正在进行助农直播的大学生。

  随着暑期的到来,宁波的美丽乡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入乡实践。他们与村民一起生活、工作,为乡村发展奉献青春,成为新一轮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近日,记者走进奉化区的乡村,与入乡实践的大学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1

  实践是成长的历练

  7月16日,烈日炎炎。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棠岙村西江漂流人气火爆,伴随着欢声笑语,山溪里漂流的皮划艇一只接着一只顺流而下。清凉的水花打在游客身上,让人忘掉了炎热。

  现场不少工作人员忙碌着,其中有一名叫陈佳烨的小伙,一会儿给游客当向导,一会儿收救生衣。咖啡厅需要人了,他又跑去端盘子递水。

  “我来棠岙村实践已经半个月了,除了台风天休息,其他时间都在忙碌。”陈佳烨是浙江万里学院一名大二学生,老家在温州,学的是资产评估专业,看上去似乎和乡村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当学校发出棠岙村暑假实践招募令后,他毅然报了名,“现在全社会都很重视乡村振兴,我觉得乡村是未来发展的热土。”

  陈佳烨笑着说,乡村实践虽然辛苦,但是收获更多,“入乡实践让我对乡村有了深入了解,这里有学校里学不到的实践能力、乡村运营经验。”

  2

  吃老年食堂餐别有一番滋味

  大一学生罗婧文是今年棠岙村最早迎来的实践学生。6月19日她便通过学校报名,进驻棠岙村了。

  “我学的是创业管理专业,觉得乡村运营符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所以就选择了乡村实践。”罗婧文说,近一个月实践下来虽然和学校生活完全不同,但也慢慢地适应了。

  她主要负责村咖服务和漂流直播工作,和其他同学一样,中午在岗位上吃盒饭,晚上到村老年食堂和老人一起用餐。

  老年食堂的餐食以素菜为主,厨师也是当地村民,“虽然没有大鱼大肉,但烧得很地道。”罗婧文说,“现在我都吃习惯了,挺好吃的。”

  为了让大学生住得舒服、住得安全,棠岙村乡村CEO与村里一处尚未开放的民宿合作,作为入乡学生宿舍,免费提供给学生。

  乡村没有夜生活,没有美食和娱乐,好像不合年轻人的胃口,但罗婧文还是一脸阳光,“在这里我能全面施展个人能力,价值感油然而生。”

  棠岙村地处奉化城区与溪口景区的中间地带,藏于青山绿水之间,自然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村里有3公里长的漂流、古廊桥、古宅,还有造纸文化体验以及农家乐民宿等文旅特色。

  今年年初,奉化区农业农村局将该村设定为青年入乡实践站,这一政策正好为该村农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3

  校地对接、直播大赛等报名踊跃

  “对于入村实践的大学生,我们不仅免费提供食宿,还给他们发放津贴,暑期两个月实习津贴平均能拿到5000元。”该村CEO李明祥说,他们在暑假前开始对接宁波的一些高校,发出招募令,还通过奉化区农业农村局举办的助农电商直播大赛等活动,吸引大学生入村。

  “目前,我们通过学校提前对接,借助助农电商直播大赛等机会,总共招募了15名入乡实践大学生。”李明祥说,他们参与乡村农文旅的各个项目运营服务工作,为乡村运营带来了活力。

  奉化的乡村吸引了越来越多青年入乡实践。奉化当地知名助农电商自媒体“奉化江”今年暑假已经吸引了9名大学生入乡实践,主要从事助农直播,其中7人是通过参加奉化区助农电商直播大赛引入的。

  “我们为学员提供了助农电商直播平台,让他们学习直播技能,了解农业农村,学生报名非常积极。”“奉化江”助农电商平台负责人王丹,也是奉化蒋家池头村CEO,“我们为学生提供免费食宿,还发放津贴,并且为他们接下来参加助农电商直播大赛总决赛进行培训,让大学生在乡村有获得感!”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奉化区不断推进青年入乡实践工作。该区通过发布青年入乡实践站点“职”等你来岗位招聘信息,吸引青年入乡实践。还组建了由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创客能人等20人构成的“创客导师团”,培训青年人才220人次,加速优质青创项目孵化。出台支持青年入乡发展举措,设立7000万元年度专项资金,推出乡村CEO五年最高400万元奖补,创业失败最高6万元组合风险补偿等突破性政策,为青年入乡注入“强心剂”。

  此外,奉化区还为入乡青年人才提供免费办公场所和5年最高300万元免息贷款等创业政策大礼包。优秀的青年入乡实践站还将给予每年最高20万元奖补资金。

  记者陈善君通讯员许媛媛文/摄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乡村成为大学生暑期实践的“香饽饽”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5-07-18 06:57:33

正在进行助农直播的大学生。

  随着暑期的到来,宁波的美丽乡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入乡实践。他们与村民一起生活、工作,为乡村发展奉献青春,成为新一轮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近日,记者走进奉化区的乡村,与入乡实践的大学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1

  实践是成长的历练

  7月16日,烈日炎炎。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棠岙村西江漂流人气火爆,伴随着欢声笑语,山溪里漂流的皮划艇一只接着一只顺流而下。清凉的水花打在游客身上,让人忘掉了炎热。

  现场不少工作人员忙碌着,其中有一名叫陈佳烨的小伙,一会儿给游客当向导,一会儿收救生衣。咖啡厅需要人了,他又跑去端盘子递水。

  “我来棠岙村实践已经半个月了,除了台风天休息,其他时间都在忙碌。”陈佳烨是浙江万里学院一名大二学生,老家在温州,学的是资产评估专业,看上去似乎和乡村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当学校发出棠岙村暑假实践招募令后,他毅然报了名,“现在全社会都很重视乡村振兴,我觉得乡村是未来发展的热土。”

  陈佳烨笑着说,乡村实践虽然辛苦,但是收获更多,“入乡实践让我对乡村有了深入了解,这里有学校里学不到的实践能力、乡村运营经验。”

  2

  吃老年食堂餐别有一番滋味

  大一学生罗婧文是今年棠岙村最早迎来的实践学生。6月19日她便通过学校报名,进驻棠岙村了。

  “我学的是创业管理专业,觉得乡村运营符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所以就选择了乡村实践。”罗婧文说,近一个月实践下来虽然和学校生活完全不同,但也慢慢地适应了。

  她主要负责村咖服务和漂流直播工作,和其他同学一样,中午在岗位上吃盒饭,晚上到村老年食堂和老人一起用餐。

  老年食堂的餐食以素菜为主,厨师也是当地村民,“虽然没有大鱼大肉,但烧得很地道。”罗婧文说,“现在我都吃习惯了,挺好吃的。”

  为了让大学生住得舒服、住得安全,棠岙村乡村CEO与村里一处尚未开放的民宿合作,作为入乡学生宿舍,免费提供给学生。

  乡村没有夜生活,没有美食和娱乐,好像不合年轻人的胃口,但罗婧文还是一脸阳光,“在这里我能全面施展个人能力,价值感油然而生。”

  棠岙村地处奉化城区与溪口景区的中间地带,藏于青山绿水之间,自然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村里有3公里长的漂流、古廊桥、古宅,还有造纸文化体验以及农家乐民宿等文旅特色。

  今年年初,奉化区农业农村局将该村设定为青年入乡实践站,这一政策正好为该村农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3

  校地对接、直播大赛等报名踊跃

  “对于入村实践的大学生,我们不仅免费提供食宿,还给他们发放津贴,暑期两个月实习津贴平均能拿到5000元。”该村CEO李明祥说,他们在暑假前开始对接宁波的一些高校,发出招募令,还通过奉化区农业农村局举办的助农电商直播大赛等活动,吸引大学生入村。

  “目前,我们通过学校提前对接,借助助农电商直播大赛等机会,总共招募了15名入乡实践大学生。”李明祥说,他们参与乡村农文旅的各个项目运营服务工作,为乡村运营带来了活力。

  奉化的乡村吸引了越来越多青年入乡实践。奉化当地知名助农电商自媒体“奉化江”今年暑假已经吸引了9名大学生入乡实践,主要从事助农直播,其中7人是通过参加奉化区助农电商直播大赛引入的。

  “我们为学员提供了助农电商直播平台,让他们学习直播技能,了解农业农村,学生报名非常积极。”“奉化江”助农电商平台负责人王丹,也是奉化蒋家池头村CEO,“我们为学生提供免费食宿,还发放津贴,并且为他们接下来参加助农电商直播大赛总决赛进行培训,让大学生在乡村有获得感!”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奉化区不断推进青年入乡实践工作。该区通过发布青年入乡实践站点“职”等你来岗位招聘信息,吸引青年入乡实践。还组建了由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创客能人等20人构成的“创客导师团”,培训青年人才220人次,加速优质青创项目孵化。出台支持青年入乡发展举措,设立7000万元年度专项资金,推出乡村CEO五年最高400万元奖补,创业失败最高6万元组合风险补偿等突破性政策,为青年入乡注入“强心剂”。

  此外,奉化区还为入乡青年人才提供免费办公场所和5年最高300万元免息贷款等创业政策大礼包。优秀的青年入乡实践站还将给予每年最高20万元奖补资金。

  记者陈善君通讯员许媛媛文/摄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