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在给患者做眼科检查。
“沉迷刷手机”这股风,已经从青少年群体刮进了老年群体。记者从我市多家医院眼科门诊了解到,这几年,因为刷手机导致眼疾发作的老年患者明显增多,青光眼、干眼症、黄斑变性等是常见眼病。眼科专家提醒,老年人并非完全不能看手机,而是看手机时要注意科学防护。
刷手机日均累计时长超6小时
“医生,我妈妈突然看不见了!”近日,69岁的季阿婆(化名)在女儿陪同下紧急前往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眼科就诊。
医生检查发现,季阿婆眼压急剧升高,眼球硬邦邦的,角膜水肿,瞳孔散大呈竖椭圆形,对光反射消失,视力严重下降,被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这是一种可致盲的眼科急症,发作后前l4小时-6小时是抢救视神经的黄金时间窗,及时降眼压治疗可显著降低永久性致盲风险。
幸运的是,季阿婆在女儿催促下及时就医,否则长时间高眼压会不可逆地“压死”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经积极救治,季阿婆的眼压目前已得到控制。
该院眼科医生韩惠萍进一步解释,人眼内有一个精密的房水循环系统,前房角如同城市的“排水管道”。正常情况下,房水循环顺畅。倘若“管道”本身狭窄,一旦遭遇“暴雨”如情绪激动、暗环境用眼导致瞳孔散大,房水流出通道受阻,房水蓄积,眼压便会骤升,引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如果季阿婆之前进行过眼部结构检查,就能发现她前房较浅,属于青光眼高危人群。”韩惠萍分析。
好好地为什么会突然眼压升高呢?随着深入问诊,韩惠萍了解到,季阿婆除了睡觉和带孙辈,几乎手机不离手,单次使用常超2小时,日均累计时长超6小时,甚至经常在黑暗环境下长时间刷手机。刷手机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导致眨眼频率和幅度下降,上下眼睑接触不完全,泪膜无法均匀涂抹眼球表面,睑板腺分泌油脂减少,角膜缺水又缺油。因此,当季阿婆反复出现眼痛时,她误以为是看手机导致的干眼刺痛,没想到竟是差点让她失明的急性青光眼发作。
干眼症在老年人群中更常见
记者从我市多家医院眼科了解到,老年“低头族”对手机过度依赖导致干眼症发病率明显增加,这几乎成了老年眼科患者中最高发的主诉症状。
“这个暑假不仅要带孩子查视力,还要带父母看眼睛。”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张女士正带着62岁的父亲检查眼睛。她告诉记者,父亲对手机的着迷程度越来越严重,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先刷手机,吃饭时也是边吃边看手机,晚上睡前还要再刷一会儿,就连做饭、洗碗也是离不开手机,基本上一整天都沉浸在短视频之中。
张爸爸时常感觉眼睛很不舒服,又干又痛,放下手机闭眼休息一会儿有所好转。但最近这种不舒服越来越频繁,眼睛痛的频率越来愈高,有时候甚至刺痛得眼泪直流。经过检查,他被诊断为干眼症。
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赵娜表示,干眼症患者中,老年人已经比年轻人更常见了,而且干眼症给老年人带来的痛苦更大。“干眼症导致用眼负担加重,泪液分泌减少及睑板腺功能下降,使眼睛‘缺水缺油’,长时间用眼时,眨眼频率下降,进一步加剧干涩。”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因眼部“硬件老化”,症状更难缓解,部分需长期依赖人工泪液甚至OPT治疗才能维持基本用眼需求。
戴墨镜刷手机反而会带来伤害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普遍对父母无节制看手机表示担忧,但又无法控制。“总不能像没收小孩手机那样不让老人碰手机吧。”
赵娜告诉记者,其实大多数老人对“长时间刷手机”带来的危害是清楚的,有不少老人会主动坦白“是手机惹的祸”。除了干眼症,黄斑变性的发病率在老年群体中因为长期使用手机也明显增加。
黄斑并不是“斑”,它是眼底视网膜上一个正常的生理区域。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一台精密的照相机,那么视网膜就是负责成像的底片,而黄斑就位于视网膜的中央,影响着人的中心视力,是最关键且敏感的部位,它决定着人的光觉、形觉和色觉。所以如果黄斑出了问题,就会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或视物变形等病状。一般来说,黄斑功能发生恶化与老年性相关,但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会加速黄斑病变。
在门诊中,常有患者问到长时间刷手机会不会增加白内障患病几率。赵娜表示,这一说法尚无定论。“光辐射虽然对晶状体有影响,但手机屏幕的辐射强度是否达到了加剧白内障进程的程度,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记者还在网上看到,有些老年人认为,戴着墨镜刷手机“可以保护眼睛”,其实不然。“这样反而伤害眼睛,在暗视的情况下瞳孔会放大,导致眼压升高,有青光眼发作的风险。”赵娜说,墨镜只能过滤掉紫外线,可以佩戴专业的防蓝光眼镜来保护眼睛。
控制刷手机的时间姿势也相当重要
赵娜提醒,老年人并非完全不能看手机,而是看手机时要注意科学防护。尽量在自然光线下使用手机,夜间用手机时必须开阅读灯,避免瞳孔过度散大;屏幕亮度调至自动模式,让周围环境和屏幕亮度对比差异不要太大。
减少用眼时间,少看手机。如果做不到,那就增加休息间歇,采用“20-20-20”护眼法,每20分钟抬头远望20英尺(6米)外物体20秒,放松睫状肌。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拒绝平躺及侧躺使用手机,保持坐姿,眼睛与手机距离不要太近,让手机与眼平齐,双眼与手机距离相同。
每年常规检查眼压、眼底,尤其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如出现眼部酸胀,看东西雾蒙蒙或周围有彩虹样光圈时,即使症状轻微,能自行缓解,也必须及时就诊。
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中医针灸康复科钟阿龙中医师建议,老年人可每日按摩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攒竹穴等眼周的穴位。按摩时,用双手食指轻轻按压穴位,以有酸胀感为宜,每个穴位按摩1分钟-2分钟。通过按摩这些穴位,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周肌肉紧张,减轻视疲劳。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护眼更需养肝。他建议老年人可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动物肝脏等,以维持眼角膜的正常营养需求。同时,多吃菠菜、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保护晶状体,减少自由基对眼部细胞的氧化损害。此外,还可适当饮用枸杞菊花茶、决明子茶等,以起到养肝护肝、清肝明目、缓解视疲劳的作用。记者陆麒雯 通讯员杨梦园文/摄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