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出应急物资用于消杀。
台风“竹节草”带来的风雨已歇,宁波重现晴空。昨日,记者跟随水产技术专家深入渔业受灾区域,查看受灾情况,并送去救灾物资。
“水产养殖靠天吃饭,损失已经造成了,水退之后如何养好剩下的鱼才是关键。”在鄞州姜山镇东江畔农场,负责人麻雪贞显得有些无奈。
据了解,该农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90余亩,套养田鱼、甲鱼。此次台风带来的强降水,让农场水位急速上涨,稻田综合种养区基本被淹,造成部分田鱼、甲鱼逃逸。
“目前天气比较炎热,最关键的是要进行消杀,严防次生灾害。”现场,鄞州区渔业技术管理服务站站长蔡惠凤等专家开展指导,并将专用消毒剂二氧化氯泡腾片交到养殖户手中。
随后,专家团队又来到横溪镇普罗农场,该农场有100亩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台风导致园区80%的区域被淹。负责人童贤明苦笑着说:“估摸着有大量罗氏沼虾幼虾顺着高水位出逃。”
“后续台风风险仍在,须立即加固防逃设施,同步调节水质、减少水产动物应激反应。”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水产技术推广科负责人黄呈炜勘察后给出建议。
横溪镇山禾农场的水稻—小龙虾田同样面临逃逸问题。对此,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副院长沈伟良提出复产方案:“灾后消杀、防病务必到位。考虑种质优化,建议后期从温州、嘉兴等地优质苗种场引进亲本小龙虾,为明年培育大规格商品虾打好种质基础。”
当日,宁波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联合各区(县、市)站点,紧急组建三支水产专家队伍,分赴鄞州、奉化、余姚、慈溪、宁海、象山等地的重点渔业区域,开展全覆盖式灾后技术指导。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何晴 通讯员 孙展 蔡惠凤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