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樾湾小区。记者刘波 摄
“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证了,感谢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供这么好的服务,让我一家人圆了安居梦,孩子上学也可以顺利排上队了!”日前,和樾湾小区业主姚先生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全市首本共有产权住房产权证时,难掩激动。
这本红色封皮的产权证,不仅让他一家三口在宁波真正扎下了根,更让孩子转学的难题迎刃而解。
三载期盼 从公租房到118平方米新家
姚先生一家此前住在海曙区的公租房里,“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是这个家庭多年的执念。
2022年6月,当和樾湾小区作为全市首个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启动建设时,他就成了忠实的“追更者”。“从打地基到封顶,每次经过这里,都要绕道来看看进度。”2023年年底申购公告发布后,他第一时间提交了申请材料。


姚先生的不动产权证。
今年7月19日,历经三年期盼,和樾湾小区正式交付。走进118平方米的新家,姚先生给记者算了笔明白账:“政府持有30%产权,我付了剩余70%的产权的房款——约135万元。用公积金加商业组合贷款,商贷8万余元,月供才400元左右,一点不影响生活质量。”
让他最心急的是孩子转学问题。“原来在海曙上小学,现在想转到和樾湾小区旁的养正书院,必须房户一致。”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得知这一情况后,考虑到我市首个共有产权房办证的特殊性,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专人对接全流程。“上午缴税领证,下午就迁了户口,孩子转学材料全齐了!”姚先生指着产权证上的附记栏,“政府30%份额写得明明白白,我的70%受法律保护,住着踏实!”
破局创新 多部门协同打通登记通道
这本看似普通的产权证背后,是一场打破常规的制度创新。作为全市首例共有产权住房登记业务,从交易到登记的每个环节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共有产权房涉及业主、政府、银行三方权益,登记规则无先例可循。”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先后多次召集住建、税务、银行等部门召开协调会,并将多部门讨论情况进行梳理,包括预告登记、首次登记到预转现等全业务流程,对权利人、办理方式、收件材料、共有情况附记以及附记的内容等细节问题进行逐项明确,为业务办理人员及共有产权房业主提供清晰的办理依据。
通过升级宁波市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平台,开通共有产权住房专项办理功能模块,集成登记所需的合同提取、登记申请、税费缴纳、抵押权实现等事项,以材料自动生成、数据共享等方式实现登记自助化办理。
“此次和樾湾集中办证涉及约1100户,考虑到办证体量大,群众领证心情迫切,我们专门在不动产登记大厅设立共有产权房线上过户‘一件事’自助服务专区,全程配备帮办专员,为共有产权房业主提供共有产权登记申请、70%税费缴纳、登记发证‘一站式’全流程高效便捷服务。”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权益闭环 三方共赢的制度设计
翻开这本产权证,附记栏的特殊标注“政府持有30%份额”及产权变动的要求,避免政府产权落空、防止后续管理不到位。这行文字既守住了公共资产底线,也为业主权益划定了清晰边界。
在业主权利保障方面,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新推行了“双预告登记”制度。购房人签订预售合同后,可以同步办理产权预告登记和抵押权预告登记,并在交房后及时办理“预转现”登记,从而为业主提供坚实的产权保障,助力他们早日安家。
针对银行信贷风险,登记系统设置了“抵押权自动衔接”功能,在办理产权“预转现”时同步完成抵押权“预转现”,确保贷款安全。“这套机制既让百姓买得起房,又让政府放心、银行安心。”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周科娜 通讯员 杨晓琴 胡佳敏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