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薄如蝉翼的金属箔材,精密分布着数千万个微孔,宛如一张肉眼看不见的金属“网”。它的“魔力”,不仅为手机屏幕显示效果增彩,更为一家企业一举拿下成立以来的最大订单。
“这张金属‘网’名为精密金属掩膜版,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订单,更让我们凭借这项技术,拥有了产业链上的话语权。”寰采星科技(宁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宗义告诉记者。
这张薄薄的金属“网”,厚度仅为头发丝的四分之一,在手机屏幕大小的面积上,精密分布了两三百万个直径20微米至30微米的微孔。

寰采星生产的精密金属掩膜版。尹幸芷 摄
“这一技术是手机屏幕的核心技术,此前在国内属于‘卡点’。”许宗义向记者感慨,即便成立多年,一直深耕掩膜版领域,寰采星也长时间未能实现技术瓶颈的突破。“没有世界一流技术,即便订单送至眼前,也没法接,必须想办法攻克它。”
内“修”技术。寰采星从300毫米宽的小尺寸产品做起,每隔半年扩大尺寸,耗资数百万元进行新一轮技术验证,并不断升级生产设备、扩容生产线,实现规模化量产、良品率提升。
外“锻”产业链。许宗义带领研发团队走遍国内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合作研发新材料,并推动设备厂家技术升级,逐步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供应链体系。
去年底,寰采星海曙望春工业园区工厂正式投用,短时间内便实现了第8.6代掩膜版产品量产,一跃成为全球唯一具备全品类金属掩膜版量产能力的企业。

使用寰采星生产的精密金属掩膜版制造的电子产品。尹幸芷 摄
“原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都在望春工业园区工厂实现了大幅改良。”许宗义说,现在,这一金属“网”产品的生产效率提升了3倍。
技术行不行,市场说了算。去年12月,寰采星为验证自己的技术实力,安排了一场“大考”,邀请下游龙头厂商的专家前来开展技术考察。
最终,两位专家满意地对许宗义说:“你们的技术,已经达到世界一流,可以成为我们的供应商了。”
一个月后,寰采星接到了该客户的第一笔订单,也是企业成立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订单。凭借稳定的供应链,寰采星仅用35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产品的交付。
过硬的技术,为寰采星打开了一扇更广阔市场的大门——陆续签订3笔订单,与相关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预计今年全年营收比去年翻倍,总规模超过5亿元。”许宗义说。
从此,迈过技术坎的寰采星,“订单来了,不仅能接住,更能接得漂亮”!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尹幸芷
专家点评
产品质量是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寰采星的成功,得益于深耕细分领域核心技术,对标国际迭代创新,打破了国外垄断,获得了定价权;得益于构建自主供应链,联动产业链协同,提高了产能和良品率;得益于精准对接需求,凭技术实力赢得客户信任。寰采星的经历,为更多企业突破国际壁垒、抢占市场提供了可复制路径。
(宁波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宓红)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