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杭州的金先生在健身房减肥,他说被忽悠办卡和买私教课,一共花了87万元,可以锻炼300年。
金先生手里拿着厚厚一堆契约书,一部分是入会办卡,一部分是私教课,总共有26份。“5月10日-7月9日这段时间,我在燃炎健身房买了将近1200节课和300年的年卡,一共花了871273.27元。”


两个月时间,金先生为什么要花费87万,买了他一辈子都用不完的健身卡呢?这事得从三个月前说起。
金先生在杭州燃炎健身锻炼有3年的时间了,5月9日,有位销售找到他,说健身房最近有个回馈老客户的办卡活动。“当时销售说一般一人一次,但我给你个机会,给你办两次,因为我是老会员,他们给我提供一个内部价,8888元买一张卡,然后他们再16666元卖掉。”

只要花8888元,就能拿回16666元,一次交易收益几乎就能翻倍,面对高额收益,金先生起初还是有些犹豫的,最终让他下定决心的,是对方提出的保障机制。“保证一定卖出去,如果两个月转不出去,就全额退款给我,如果以16666元的价格转出去了,他们抽取10%的佣金,其他的钱再转给我。”
听上去稳赚不赔的生意,当天,金先生就花了17000多元,购买了两张健身卡。当时双方签订的入会契约书显示,一张五年卡的价格是8880元,不过契约书里,并没有关于转卡收益的内容。金先生说,关于契约书的内容,自己并没有注意,因为几天后,他获得了更多的购买次数。“说有团购用户,还差几个名额,让我包掉,第二、三次都充了五六万,到了十三万后,他把他的领导介绍给我,说是大团购经理,我又充了三四十万。到7月份的时候,说还差十万,让我充了以后,他们在7月15号把所有钱给我打回来,我在7月8号左右又打了十万。”
记者注意到,金先生的大额充值大多以课程的形式签订,例如:256节课价值89000元。就这样,两个月时间,金先生陆陆续续充值了87万,拿到了26张契约书,包含了年卡、私教课。按照金先生的算法,可以使用300年,如果对方卖出,按照当初的承诺,他能拿到160多万。不过,到了约定时间,金先生没有收到钱:“说是财务还在审核,到7月25号还是没有给我,我觉得我上当受骗了。”
这些契约书除了没有写明返利的金额和时间外,还写着“会员权益无法转让”。对于这个情况,金先生说,当时自己冲昏了头脑,根本没看过合同。
记者注意到,金先生的这些契约书都是和一位虞先生签订的。通过天眼查,记者发现,这位虞先生就是健身房的法定代表人。
记者陪着金先生赶到位于杭州滨河广场的燃炎健身。前台工作人员表示,关于这位店长,她也联系不上,关于健身房让会员办卡一事,也不知情。金先生说:“他这边的员工分了两批人,一批是在正常经营的,大概不接触这件事,找了第二批人,不怎么在店里的,但会翻以前的客户资料打电话,叫过来给你洗脑,买卡和课。”

金先生说,自己并没有虞先生的联系方式,都是通过销售和他线下见面。当天在店里,没见到任何销售,拨打销售电话也无法接通。记者注意到,天眼查上,有虞先生的联系方式,随后打了过去,但也是无法接通。
针对金先生的购课情况,记者随后找到了滨河广场的物业,对方表示,关于健身房的销售行为,他们并不知情。物业现场帮忙联系了虞先生,但也没有成功。
金先生表示,他会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权,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给大家做个提醒:“希望大家都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的事,管好自己手里的钱,一旦转出去了,真的是很难再追回来。”
记者了解到,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 《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解释中明确收款不退、限制转卡等格式条款无效。另外,新修订的浙版新消法也明确规定,预付卡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很显然金先生签署的入会契约书,无论是从预付卡合同,还是投资合同去理解,都存在比较多的问题。目前记者已经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反馈,金先生也已经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