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高温天吃降压药有讲究 宁波多名老人因忽视这点被紧急送医
2025-08-11 15:26: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心内科医生正在接诊病人。

甬派客户端通讯员 郑瑜 记者 陈敏 文/摄

这段时间宁波被高温酷暑“霸屏”。8月10日,记者从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鄞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了解到,近日,因高温引发低血压的患者明显增多,其中绝大多数是有高血压病史且长期服用降压药的中老年人。

医生提醒:高温天气下,血压“过低”同样危险,尤其是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慢性病患者更需警惕“矫枉过正”,及时监测血压,科学调整治疗方案。

家住鄞州区的72岁夏老伯患高血压病10多年。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规律服药,自认为对高血压管理很有心得。

然而,8月10日一大早,他像往常一样去小区附近的公园晨练。走路半小时不到,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眼前发黑,双腿发软,差点摔倒在地。夏老伯被“120急救车紧急送至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鄞州人民医院)急诊。经测量,他的血压仅为88/56mmHg,被确诊为药物性低血压合并高温环境诱发的血容量不足。

“我一直是高血压,怎么变成低血压了?”夏老伯一脸困惑。

据心内科赵乾磊主任医师介绍,夏老伯因长期服用降压药,最近持续高温,体表血管扩张,加上晨练出汗多、饮水不足,血容量下降,血压就会“雪上加霜。再加上清晨本就是血压波动较大的时段,多重因素叠加,就容易引发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晕厥风险。

经过补液支持和调整用药,夏老伯的症状很快缓解,现已出院。

“高温天要减少剧烈户外活动,及时补水,并根据血压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用量,切勿‘照方抓药’一成不变。”赵乾磊介绍,很多患者非常重视高血压,却对低血压缺乏警惕。低血压同样危险,尤其对于老年人,可能导致头晕、乏力、跌倒、晕厥,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近期接诊的低血压患者中,90%以上都有高血压病史且正在服用降压药物。高温天气下,外周血管反射性扩张,血压自然下降;大量出汗导致体液流失,血容量减少;天热影响进食,钠盐摄入减少,进一步降低血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按原剂量服用降压药,血压很容易‘下得过低’。”赵乾磊建议家中常备电子血压计,早晚各测一次,尤其在调整用药或外出前后,避免大量出汗,若连续几天血压低于100/60mmHg,或出现头晕、眼花、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切勿自行停药或减药。

“血压管理不是一味往低降,而是要维持在一个‘安全、平稳’的区间。” 赵乾磊提醒,慢性病患者在季节交替、极端天气时更应提高警惕,做到“因时制宜、个体化管理”,才能真正守护心血管健康。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高温天吃降压药有讲究 宁波多名老人因忽视这点被紧急送医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8-11 15:26:00

心内科医生正在接诊病人。

甬派客户端通讯员 郑瑜 记者 陈敏 文/摄

这段时间宁波被高温酷暑“霸屏”。8月10日,记者从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鄞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了解到,近日,因高温引发低血压的患者明显增多,其中绝大多数是有高血压病史且长期服用降压药的中老年人。

医生提醒:高温天气下,血压“过低”同样危险,尤其是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慢性病患者更需警惕“矫枉过正”,及时监测血压,科学调整治疗方案。

家住鄞州区的72岁夏老伯患高血压病10多年。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规律服药,自认为对高血压管理很有心得。

然而,8月10日一大早,他像往常一样去小区附近的公园晨练。走路半小时不到,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眼前发黑,双腿发软,差点摔倒在地。夏老伯被“120急救车紧急送至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鄞州人民医院)急诊。经测量,他的血压仅为88/56mmHg,被确诊为药物性低血压合并高温环境诱发的血容量不足。

“我一直是高血压,怎么变成低血压了?”夏老伯一脸困惑。

据心内科赵乾磊主任医师介绍,夏老伯因长期服用降压药,最近持续高温,体表血管扩张,加上晨练出汗多、饮水不足,血容量下降,血压就会“雪上加霜。再加上清晨本就是血压波动较大的时段,多重因素叠加,就容易引发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晕厥风险。

经过补液支持和调整用药,夏老伯的症状很快缓解,现已出院。

“高温天要减少剧烈户外活动,及时补水,并根据血压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用量,切勿‘照方抓药’一成不变。”赵乾磊介绍,很多患者非常重视高血压,却对低血压缺乏警惕。低血压同样危险,尤其对于老年人,可能导致头晕、乏力、跌倒、晕厥,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近期接诊的低血压患者中,90%以上都有高血压病史且正在服用降压药物。高温天气下,外周血管反射性扩张,血压自然下降;大量出汗导致体液流失,血容量减少;天热影响进食,钠盐摄入减少,进一步降低血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按原剂量服用降压药,血压很容易‘下得过低’。”赵乾磊建议家中常备电子血压计,早晚各测一次,尤其在调整用药或外出前后,避免大量出汗,若连续几天血压低于100/60mmHg,或出现头晕、眼花、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切勿自行停药或减药。

“血压管理不是一味往低降,而是要维持在一个‘安全、平稳’的区间。” 赵乾磊提醒,慢性病患者在季节交替、极端天气时更应提高警惕,做到“因时制宜、个体化管理”,才能真正守护心血管健康。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