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林昱辰 通讯员 方明宇 夏旺
“工作节奏越快,业务处理越要细,财务工作就是要把每一笔难算的账都厘清。”在一座占地超千亩的大型游乐园里,所有收支都要经过财务部门的精准核算。会计王晓娜自嘲,“感觉如履薄冰”。
这座“大乐园”便是中国海影城“奔跑吧乐园”。作为全国首个“综艺IP+”主题乐园,“奔跑吧乐园”拥有17台大型设施和75项体验项目,其业态创新与运营的复杂性,给财务核算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奔跑吧乐园。景区供图
“既要保证账目精准无误,又要确保税务合规,每一笔数字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在王晓娜办公桌上那摞厚厚的财务账本里,足以看出这座乐园在探索合规经营之路上的足迹——
该乐园于今年5月开始试营业,在此之前,乐园推出了“早鸟票预售+综艺IP联名”的营销方案。财务部门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预售票收入情况,需要在根据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的同时厘清IP分成收入的计税方式。
除了常规的游乐项目,乐园里还有实景演出、文创商店、餐饮服务等经营业态,营业收入的构成十分复杂。财务部门最初计划将营业收入按“兼营业务”分别核算税率,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各项服务在具体业务模式下的实际税率很难清晰界定,开票税率与预先设计的核算方案产生了冲突。
乐园在暑期旅游旺季会临时从周边雇佣村民来打扫卫生或维持秩序。出于内部财务规范要求,尽管这些劳务支出零散琐碎,但都需要取得发票,并在财务处理上规范体现。
面对大大小小的涉税难题,王晓娜始终充满信心。这份底气,来自她通讯录里那个特别的联系人——象山县税务局“项目管家”吴浩立。

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在乐园售票处与会计王晓娜(右)交谈。林昱辰 摄
从“奔跑吧乐园”选址规划开始,象山县税务部门依托“项目前置服务”机制,为其配备了专属联络员,提供全周期的税务护航。2023年,吴浩立从前辈手中接过这个重任,自此从未缺席,从涉税辅导到纳税咨询,从政策解读到风险预警,他利用征纳互动平台与纳税人保持常态化沟通,确保各项税收政策精准落地。
“以乐园早鸟票销售涉及的税务问题为例,在了解企业诉求后,我们立即组织团队对预售票、团购折扣和联名分成等业务所涉及的税收政策进行梳理,指导乐园对不同业务模式采取差异化税务处理。”吴浩立介绍说。

吴浩立与王晓娜的微信聊天截图。象山县税务局供图
“每当遇到涉税难题,我们只需向‘税管家’咨询,便能获得专业的解决方案。试营业首月,乐园营业收入申报实现零差错,我们整个财务团队都松了口气。”王晓娜赞道,“税务部门还为我们量身打造了‘涉税健康档案’,及时指导我们识别在跨境技术转让、进口设备免税等政策适用方面潜在的税务风险,帮助我们预防和化解涉税隐患。”
项目管家的设立,是象山县税务部门助力企业合规发展的生动缩影。“项目管家扮演着税企沟通桥梁的关键角色,一方面为税务部门收集企业诉求,另一方面帮助企业精准获取政策支持,实现双向效能提升。”象山县税务局定塘税务所负责人何建敏表示。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