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博会现场
从技术创新、场景升级到产业发展,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智化之风,正吹拂宁波的各行各业,助力产业升级跃迁。今年上半年,宁波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超400亿元,同比增长近15%。
第15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正如一个窗口,展示宁波“数智向新”步伐稳健。走在智博会的各个展馆,各种技术、应用场景令人目不暇接,一幅“人工智能+”图景正徐徐展开。
基础产业发展底气更足
数据,是人工智能时代三大基石之一。而数据的获取,离不开智能传感器。
“此前,传感器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如今在智能化的加持下,智能传感作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五官”和“神经网络”,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重要的“数字底座”之一。
为加快智能传感产业这一“数字底座”的发展,共建智能传感产业协会技术专家委员会在智博会首日正式成立。
目前,智能传感产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宁波,是全国较早发展传感器产业的制造业城市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宁波已集聚智能传感规上企业309家,集群规模近600亿元,形成了以柯力传感、中车时代传感为代表的宁波工业物联网特色产业园和以舜宇集团为代表的智能光电小镇两大传感器产业集聚区,在视觉、环境感知、位移、触觉、力传感器等多个领域具备明显的集聚优势。
以该专家委员会成立为契机,宁波将聚焦具身智能、汽车电子、生命健康三大重点领域,完善智能传感“2+N”两核多点产业布局,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市民在现场体验智能产品
吃到更多“智造”红利
划动手指就可以调控汽车玻璃天幕的明暗、挥挥手就可以操纵车门开关、手势调整即可瞬时切换导航……
坐进宁波春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展位上的智能座舱演示车,密密麻麻的绿色标点实时抓取手部动作,颇具未来感的功能已然成为现实。
“以前,汽车开发一个新功能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现在借助大数据模型与AI算法,这个时间周期可以压缩到两三个月,这极大打开了智能座舱场景的想象空间。”春建电子行政总监丁盛说,目前,企业已与10余家主流汽车行业客户开展合作。
无独有偶。在光学镜头领域,从10多年前的百万像素到如今的数千万甚至上亿像素,生产难度与安装精度的要求已不可同日而语。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光学零件及产品制造商,舜宇集团同样找到了破局之路——
有了AI加持,构建基于数据和图像的双模态系统,助力光电产品辅助设计与生产工序优化,“造得不准”“装得不准”的传统精密加工问题得到了解决。
“机械手组装镜头时不能一次准确找到位置,但我们在训练AI模型后,这个成功率达到80%至90%,每小时的生产量提升5%以上。”舜宇集团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威说。去年,舜宇集团实现营收316.8亿元,利润11.5亿元。
越来越多的宁波企业,吃到了“人机混合”智能时代的技术红利。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必将催生更多场景与应用。我们期待,“人工智能+”会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融入这座城市的发展脉动……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金宇涵 赵煜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