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母校恩情一辈子忘不了!93岁校友重返效实“汇报工作”
2025-09-28 22:34: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93岁老校友陈德华重返母校效实中学。

甬派客户端记者 王伟 通讯员 林书伊

9月,阳光和煦,效实园里书声琅琅。一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人在家人搀扶下,缓步走进效实中学。

这位老人是效实中学1953届高中校友、今年已93岁高龄的陈德华老先生。9月26日,这位教授级高工、国家工程设计大师,再次回到了培育他的母校。

陈德华回忆说,上次返校,是参加百年校庆,转眼二十五年过去了。“学校对我和我弟的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可以说,没有学校的培养和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原来,陈德华就读高二那年,家中遭遇经济困难,有次因交不起伙食费而停膳,无奈下,他只好静静躺在床上。学校老师找到他说:“快起来去吃饭吧,伙食费以后再说。”

后来,老校长李庆坤也告诉他,“你的家境我知道了,你们兄弟俩只管读书,费用不用你们操心!”正是学校在关键时刻伸出的援手,让陈德华和弟弟顺利完成了学业。

效实中学党委书记张悦向老校友介绍学校情况。

1953年,陈德华从效实高中毕业,考入浙江大学,从此投身化工设计领域。

他参与过大中型装置和项目设计30余项,从氮肥行业到硫酸和磷复肥行业、从专业设计到负责全面工作,为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工程设计大师”称号、“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陈德华始终将职业生涯取得的这些成绩,归功于在母校时打下的基础

“在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的理科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除能较深刻理解课本知识外,还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受益匪浅。”陈德华在给母校的信《爱我母校,感恩母校》中这样写道。

毕业以后,他曾致信母校,希望偿还当年欠下的费用,而母校的回信却这样写道:“你不要考虑这些,只要你好好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就行了。”

陈德华动情地说:“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我一直服从组织安排,努力工作,把求适务实的精神带到工作中去,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天我把这些奖状证书带来,向学校汇报我的工作成果。学校嘱咐我好好工作,如今我也想说,我没有辜负学校的期望。”

老先生带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向母校汇报。

怀着这份跨越数十年的深厚情感,陈德华向母校提出捐款意愿,希望能帮助家境有困难的学弟学妹。“我发自内心觉得这是应该做的事情。学校帮助我,我一直记在心里,现在,我也想尽我的一份微薄之力。”陈德华老先生说。

效实中学党委书记张悦代表学校对陈德华的到访与捐赠表示衷心欢迎与感谢。她说,陈德华年逾九旬仍心系母校,这份情谊令人感动和敬佩。学校校友会会长夏宏祥也表示,基金会一定会妥善用好这笔捐款,不负老校友的嘱托。

七十载光阴似水,却冲不淡一颗赤子之心。

“作为学子,爱我母校;效实中学在我知识匮乏时教育了我,在我经济困难时救助了我,让我受益匪浅。”93岁的陈德华用最朴素的行动,续写了一段跨越世纪、历久弥新的教育传承之情。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母校恩情一辈子忘不了!93岁校友重返效实“汇报工作”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9-28 22:34:00

93岁老校友陈德华重返母校效实中学。

甬派客户端记者 王伟 通讯员 林书伊

9月,阳光和煦,效实园里书声琅琅。一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人在家人搀扶下,缓步走进效实中学。

这位老人是效实中学1953届高中校友、今年已93岁高龄的陈德华老先生。9月26日,这位教授级高工、国家工程设计大师,再次回到了培育他的母校。

陈德华回忆说,上次返校,是参加百年校庆,转眼二十五年过去了。“学校对我和我弟的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可以说,没有学校的培养和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原来,陈德华就读高二那年,家中遭遇经济困难,有次因交不起伙食费而停膳,无奈下,他只好静静躺在床上。学校老师找到他说:“快起来去吃饭吧,伙食费以后再说。”

后来,老校长李庆坤也告诉他,“你的家境我知道了,你们兄弟俩只管读书,费用不用你们操心!”正是学校在关键时刻伸出的援手,让陈德华和弟弟顺利完成了学业。

效实中学党委书记张悦向老校友介绍学校情况。

1953年,陈德华从效实高中毕业,考入浙江大学,从此投身化工设计领域。

他参与过大中型装置和项目设计30余项,从氮肥行业到硫酸和磷复肥行业、从专业设计到负责全面工作,为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工程设计大师”称号、“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陈德华始终将职业生涯取得的这些成绩,归功于在母校时打下的基础

“在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的理科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除能较深刻理解课本知识外,还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受益匪浅。”陈德华在给母校的信《爱我母校,感恩母校》中这样写道。

毕业以后,他曾致信母校,希望偿还当年欠下的费用,而母校的回信却这样写道:“你不要考虑这些,只要你好好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就行了。”

陈德华动情地说:“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我一直服从组织安排,努力工作,把求适务实的精神带到工作中去,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天我把这些奖状证书带来,向学校汇报我的工作成果。学校嘱咐我好好工作,如今我也想说,我没有辜负学校的期望。”

老先生带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向母校汇报。

怀着这份跨越数十年的深厚情感,陈德华向母校提出捐款意愿,希望能帮助家境有困难的学弟学妹。“我发自内心觉得这是应该做的事情。学校帮助我,我一直记在心里,现在,我也想尽我的一份微薄之力。”陈德华老先生说。

效实中学党委书记张悦代表学校对陈德华的到访与捐赠表示衷心欢迎与感谢。她说,陈德华年逾九旬仍心系母校,这份情谊令人感动和敬佩。学校校友会会长夏宏祥也表示,基金会一定会妥善用好这笔捐款,不负老校友的嘱托。

七十载光阴似水,却冲不淡一颗赤子之心。

“作为学子,爱我母校;效实中学在我知识匮乏时教育了我,在我经济困难时救助了我,让我受益匪浅。”93岁的陈德华用最朴素的行动,续写了一段跨越世纪、历久弥新的教育传承之情。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